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等人创办于1843年,也是上海最早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后期的翻译活动既为晚清西学东渐发挥出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莉  兰兴伟 《兰台世界》2015,(7):115-116
墨海书馆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等人创办于1843年,也是上海最早一家出版机构。墨海书馆后期的翻译活动既为晚清西学东渐发挥出其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翻译人才,为近代翻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出版广角》2011,(5):27
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是200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推动的一项工程,旨在为外国读者用自己熟悉的语言阅读关于中国的图书,了解中国提供便利,主要采取资助翻译费的方式,鼓励各国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中国图书。国外出版机构在谈妥中国图书版权转让事宜后,可以通过"中国图书对外推广网"(www.cbi.gov.cn)直接  相似文献   

4.
傅兰雅(1839-1928),英国传教士,著名翻译家.自19世纪60年代起,他在中国停留30多年,长期任职于清政府重要洋务机构江南制造局,并担任该局翻译馆的主管.在华期间,傅兰雅与中国同事一起翻译了大量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技术书籍、读本以及一些社会科学著作,是在华外国人当中翻译西方书籍最多的一人.1874年,他参与创办近代中国第一所科学学校——格致书院;1876年,他主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份科学杂志——《格致汇编》;1885年,他创办了近代中国第一家科技书店——格致书室.傅兰雅为科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借此实现了他自己曾在《江南制造总局翻译西书事略》中明确表述过的个人理想:"惟冀中国能广兴格致,至中西一辙尔.故平生专习此业而不他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5.
2009年9月8日,作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互知·合作·分享——首届海外中国学文献研究与服务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加拿大、中国等国内外中国学文献资源典藏服务机构、研究机构的近100住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对国内外中国学文献收藏服务机构和教学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海外与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彼此取长补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收集整理了1970年至2013年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英译作品比较有影响的59家出版机构资料,并以这些机构出版的114部作品在全世界收藏图书馆家数为依据,简要分析了欧美翻译出版中国当代文学所存在的意识形态化特征。期望这种对于海外出版机构的专题研究能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出版拓展欧美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组织,戈宝权、叶君健任编辑顾问,林煌天任主编,陈彦田、袁锦翔任副主编的《中国翻译词典》,历时六年之久,终于在1997年11月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它填补了中国翻译研究的一项空白。 叶君健在,《序》中指出,这部词典也可以说是一部大型的翻译百科全书,内容包括面广,除对翻译界有成就的人物作译事介绍外,还把翻译理论与技巧、翻译术语与译事知识、翻译史以及中外翻译与文化交流方面的资料都编成词条。此外,还收录百家论翻译、中国和外国翻译大事记、世界文学名著书名汉英对照和中国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新闻出版总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联合发起,中国首次由政府机构大力支持的官方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产品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将于2003年7月25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相似文献   

10.
近日,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学院(IMLS)提前发布2007全国50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州图书馆机构数据。这些数据主要由IMLS一年一次的义务调查——州图书馆机构(stLA)调查获取,今年正好是第14次。基于州图书馆机构提供的大量共享服务的数据文件提供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政策制定者、从业人员、数据使用者和用户尤会感受到信息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日本沙伊玛鲁出版社,近一年多以来,出版了许多有关中国问题的书籍,其中包括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传记及事件等。沙伊玛鲁出版社是东京出版国际社会科学图书方面有影响的出版社。该社在每年东京国际书展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展出图书,品种繁多,特别是出版有关中国问题的图书,受到读者的青睐。 沙伊玛鲁出版社对中国友好,社的领导田村胜夫多次访问中国,与中国出版社及一些著名人士常有交往。 该社拥有一个庞大的翻译机构、经常培训高水平的翻译人才。翻译机构长于英语、汉语及法语等。  相似文献   

12.
《出版与印刷》2010,(2):55-55
在近期由《首席财务官》杂志社主办的“中国CFO最信赖的百佳服务机构评选”活动中,富士施乐从上千家参选企业和机构中脱颖而出,荣获“中国CFO最信赖的IT外包服务机构”大奖。  相似文献   

13.
董颖 《声屏世界》2012,(5):178-180
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办,联合国贸发会议和经合组织作为永久支持单位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将于2012年5月28日——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4.
《声屏世界》2012,(4):199
经国务院批准,由商务部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协办,联合国贸发会议和经合组织作为永久支持单位的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型的服务贸易交易会——首届中国(北京)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京交会),将于2012年5月28日——6月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1979年为界,分析了前后30年中国文化对外翻译出版基本内容、外译语种、出版机构等变化,三个方面的特征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由此提出了中国对外文化译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那世平 《图书馆学刊》2012,35(4):113-116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是清末中国官办的西书翻译和出版机构,翻译馆具有翻译与出版相结合、翻译与编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文史与理工相结合、图书与情报相结合、翻译与科技教育相结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格致汇编》是清末最早的中文科学期刊。它是由英国人傅兰雅(Jnhn Fryer,1839—1928)自筹资金创办的,并由傅氏编辑。傅兰雅是清末最大的译书机构江南制造局翻译馆的主要译者,他同徐寿、华蘅芳、赵元益等中国人合作,翻译了近百种科技书籍,为近代科技传入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沪局译书大都比较专门深奥,不易为初学者理解,傅氏感到:"僻处远方,购  相似文献   

18.
石颖 《兰台世界》2015,(4):150-151
随着西学东渐的日益强劲,晚清大量外国科学文化书籍被翻译引入中国。各类民间或官方的翻译机构纷纷涌现。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应各界的强烈呼吁,于1932年6月14日正式成立了国立编译馆。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0月18日,《英语世界》创刊30周年纪念会暨第二届“《英语世界》杯”翻译大赛颁奖会在北京举行。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中央编译局副局长王学东,中国翻译协会、中国出版集团等机构的领导,英语教学界的代表,《英语世界》的顾问和编委,翻译比赛的评委和获奖选手以及新闻界的记者等共两百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由商务印书馆党委书记孟传良主持。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12月20日,由中国国家文物局、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共同主办,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承办的"阿拉伯之路——沙特出土文物"展览举行开幕式。沙特亲王、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主席苏尔坦·本·萨勒曼,沙特驻华大使塔基·阿尔马迪,沙特阿美石油公司副总裁纳赛尔·纳菲西,沙特旅游与民族遗产总机构副主席阿里·哈班,文化部部长雒树刚,中国驻沙特大使李华新,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