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  相似文献   

2.
报纸的批评报道要坚持。表扬,批评,声音都响亮。批评稿写的好,声音有时更响亮。我们坚持批评报道不能动摇。中央支持,群众欢迎,记者、编辑有很大的积极性。坚持批评报道,必须注意: 1、新闻要真实,事实要准确。考虑到广  相似文献   

3.
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如何看待批评报道在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中的必要性?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应该把批评报道是否属于正面宣传与以正面宣传为主时该不该重视批评报道分开;把批评报道的属性与批评报道的作用分开;把宣传报道分类与宣传报道艺术等人为因素分开。《正确的新闻批评也属于正面宣传》(见《新闻战线》1991年第4期)与《批评报道不能列入正面宣传》(同上)两文,从题目来看是对立的,但从内容上看,所引论点、论据却基本相同,只是各自作了不同的发挥。前者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问题就出在没有注意上述三个“分开”。  相似文献   

4.
仅利与责任是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只具有权利而不负责任,也不能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利。党和人民对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既赋予了开展新闻批评的权利,也提出了新闻批评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批评报道在新闻报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几年因为不准确的批评报道引起的新闻官司也越来越多,除了一部分是被批评者讳疾忌医、无理取闹外,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批评稿件不准确或不完全准确引起的,值得编辑记者引以为鉴。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批评报道要注意准确性: 一是事件本身真实准确,这是批评报道的基础。不真实就谈不上准确,但即使新闻事实本身是真实的,也应注意其准确性。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可以说,绝对正确和绝对错误的事即使有,也很少,大部分事物是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糅合在一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条件下其中某一个方面更突出而已。因此,在批评报道中对事件的定性要准确,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不要无限上纲,脱离事件本身的范围和程度;二是不能以偏概全,不因失误抹杀成绩,不能批评某一个人就把一个人说得一无是处,不能批评一件事就把一件事中的积极因素抹杀。  相似文献   

6.
批评性报道,是新闻整体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好党、政府和人民耳目喉舌的重要职责。对于党的新闻事业来说,批评性报道不可少,也不能少,更不能取代或消失。但是,批评报道往往会招惹很多是非和麻烦,这促使我围绕批评报道作了一些思考。 批评性报道的地位与作用 批评性报道对实际工作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一点不言而喻。所以如此,是因为批评报道有着很  相似文献   

7.
媒介批评的意图丁俊杰(北京广播学院)我对媒介批评没有什么研究。我个人的看法是,媒介批评,有一点是明确的,绝对不能局限于批评媒介。确立了这样的前提,才有可能将媒介批评由小到大发展起来,不致夭折,才会成为气候。从全球范围看,无论在何种体制下,传播媒介都要...  相似文献   

8.
表扬和批评,对于党的各级报纸来说,是两项必不可少的重要职能。报纸在执行这两项职能的时候,应当把重点放在表扬方面。不这样去做,就不能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就不能使先进的东西得到发扬,就会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损失。但是,决不可因此而削弱报纸上的批评,甚至把这种批评看成是可有可无。作为党的报纸,是否经常地、认真地开展批评,是衡量报纸有无党性或党性强弱的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保国 《报刊之友》2010,(11):129-131
报纸的批评报道,是各新闻媒体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虽说报纸的批评报道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但在日常的新闻实践来中,报纸的批评报道却受到诸多的限制和打压。尤其是在监督政府行为、官员言行、司法审判、公众人物等方面,舆论监督还不能充分地发挥其特殊的作用。近年来,新闻诉讼、记者被殴打、被起诉,甚至被通缉等事件不断发生,这些不仅影响到报纸的批评报道作用的正常发挥,降低了报纸的批评报道本身的公信度,更暴露出新闻立法工作的相对滞后。  相似文献   

10.
批评报道的自由不是无法无天的自由,也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自由,而是需要并且实际享有法制支撑、政策支持并受到两者规范的自由。批评报道活动包括选题、采访、编辑、播报等一系列业务环节,是媒体围绕着制作和刊播批评报道而运作的完整过程。限于篇幅和能力,笔者不能对批评报道活动各个环节的自由依据问题,一一阐述和解析。  相似文献   

11.
一位先生在评价《天注定》的时候,毫不客气地说,这是一部血腥暴力的电影!这令我大吃一惊:看到鲜血就骂暴力,岂不是看到拥抱就说色情,看到吃饭就说醉生梦死?我们面对文化艺术,不能用孩子一样的"直感"来评价,而应该发挥一点"批评的想象力",而不能只从画面和文字的直接意思来讲述意义。可是,当前的批评,却正热火朝天地陷入到这种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新闻报道中的一个难题,许多记者不愿“碰”,不敢“碰”,怕招来麻烦。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搞批评报道的难度更大一些,因为主持人是以个人的名义和听(观)众打交道的,批评的权威和力度似乎很轻,搞不好还会“引火烧身”,所以有些节目主持人对批评报道缩手缩脚。这样说,是不是在主持人节目里就不能搞批评报道呢?其实不然,在这方面,主持人有自己的优势,掌握得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的实践证明了这一  相似文献   

13.
自从中央重申新闻工作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以后,新闻工作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正面宣传在不断加强。在全国范围内,不仅突出报道了张子祥、傅显忠等先进人物和亚运精神等新的典型,而且再次宣传了雷锋、焦裕禄等老的典型人物。批评报道过多过滥和过于集中的问题,也已得到纠正,稳定和鼓劲的舆论环境,业已逐步形成。为了巩固和发展这一大好形势,有必要探讨一下,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搞好批评报道的问题。批评报道绝不能错位新闻是不能缺少批评报道的。因为批评报道的有无和好坏,关系到新闻事业的党性、真  相似文献   

14.
舆论监督是现代媒介的一项重要功能,批评报道是新闻题材的重要品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传播规律,也表明了读者对批评报道的需要。但是,有的党报有分量、有针对性的批评报道难得一见。 批评报道要有突破,关键在于领导支持。对写批评报道的记者要多鼓励,而不是求全责备;对各方面打招呼、通人情的电话,要顶住,而不轻易打退堂鼓;对于批评报道要从政策上扶持,解除记者的后顾之忧,而不是一般性地对待。《南方日报》的做法是把批评报道列入记者每月的考核指标,如果是题材重大、社会反响强烈的,还要重奖,因此在报社形成敢…  相似文献   

15.
梁小丽 《新闻世界》2013,(5):183-184
长期以来,我国的媒介批评多集中于学界和业界,普通受众的参与可谓寥寥,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囿于学者书斋里的"高雅"理论。微博的出现正在改变这一现状。本文结合相关案例,通过对媒介批评内涵及微博特性的探讨,就微博对媒介批评的影响做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宋双峰 《今传媒》2006,11(8):19-21
自从有媒介起,就有伴随着对它的种种批评。来自于社会各方面的批评,与媒介同生共长,相互依伴着发展起来。是公众和社会,给了媒介无与伦比的威势权力。而当媒介日益膨胀、扩张,在商业化的泥沼里越陷越深,难以自控,造成传媒污染之时,也是公众和社会,甚至还有媒介自身,给了自己批评媒介、监察媒介的力量。本文试以媒介内部的批评、行业自律的批评、受众的独立批评三方面对媒介批评的困境进行阐述和分析,提出如何取得两者良性互动的相应对策。媒介内部的批评——新闻公评人,编辑部最孤独的职业?媒介内部的批评可以说是一种道德层面的自我批评,也…  相似文献   

17.
从报纸、广播和电视里,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个新口号,叫作“花钱买批评”。乍听起来,挺新鲜,为了纠正不正之风,居然肯花钱买批评,其姿态不  相似文献   

18.
从报纸、广播和电视里,经常看到和听到一个新口号,叫作“花钱买批评”。乍听起来,挺新鲜,为了纠正不正之风,居然肯花钱买批评,其姿态不  相似文献   

19.
和几位新闻界的同志在一起聊天。同行相聚,三句不离本行。一位同志叹苦经说:现在最难写的恐怕要算是批评报道了。被批评单位喜欢挑刺,分明写的是事实,也要和你搅个没完,这倒不怕;还有审稿人员,往往顾忌太多,怕得罪这个那个的,弄得人没有积极性。所以,记者对批评报道视为畏途。对同行所叹之苦,笔者自然也是深有同感的。现在,不少读者对报纸有这么个反映:批评太少且不够尖锐。原因恐怕就在于批评稿难写,不少记者避而远之吧! 我觉得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作为党的报纸,无疑要以激励、歌颂为主,但是,对于一些不良的现象,特别是对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弘扬时代主旋律无疑是我们的基本责任。但是正如有位名家所言.没有批评的媒体.是不完善的媒体:没有履行监督责任的报纸,是不负责任的报纸。我们虽然不能把媒体批评看做是万能工具,但社会实在是不能没有媒体批评的声音的。因此,笔者认为,负责任的批评是疗救社会弊病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