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是孩子性格差异的必然要求,以创意型作业为评价载体能实现评价的功能.创意型作业评价的特点诸如趣味性、激励性、发展性、人文性等,要求教师在评价中尊重差异性、注重实践性、体现开放性、强化研究性,首先改教师"布置"作业为师生"设计"作业;其次改教师"批阅"作业为师生"评阅"作业.总之,让每个学生在创意型作业评价活动中有自主学习、自由探索、自能发展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为了教师能对学生作出正确的评估、评价,科学性进行判断,并对其错误或不足进行修正,在“改”解学生学习、训练的效果,学生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改”和“批”结合起来。学生也得以认识、评价自己,教师要对作业的完整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学习状态作出的评估、评价,以便了只“改”不“批”则浅,只“批”不“改”则空,因此,必须把“改”和“批”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是义务教育的一大痼疾,国家发布的“双减”意见明确指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结合双减意见文件以及当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现状,将小学语文“过度作业”归纳为超难度作业、高时长作业、机械性作业、同质化作业等4种表现形式,并分析4类作业的症结及其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以此建议探索精准高效型、生活实践型、创意激趣型、分层选择型、评价指导型等作业形式,破解过度作业现象。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学生怕写作业,特别是英语作业,而教师也怕改作业的现象一直存在。为什么英语作业会成为学生心中的“眼中钉”呢?可能是大部分英语教师布置的作业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规定得太死,学生没有丝毫选择的余地?再加上教师批改的方法太简单、草率,评价过程重结果,造成当前学生厌倦作业,甚至逃避作业的现象。作业的改革,是指教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不同数量、不同层次的作业,真正做到因人而异,突出学生个体,尊重个体的差异,从而使全体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另一方面,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作业的时间、内容、形式和评价上有一定的主权和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是希望学生可以在作业完成中,再次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升。在“双减”背景下,想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势必需要教师注重作业设计,降低学生作业量的同时,注重作业难度、作业类型以及作业评价的分层,这样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更利于学生在相应的作业完成中获得进步与成长。“双减”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势必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除了需要教师全面掌握教材中课文内容之外,还需要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6.
以鲁教版“勾股定理”为例,对初中数学实践作业(写作作业、探究作业、项目作业等)进行设计,并从学科素养点、作业设计说明、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和解读,指出初中数学实践作业作为基础类作业的有益补充,在设计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师生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教师多元化评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美术教学中美术作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课堂中教和学的聚焦点。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于美术作业的设计缺少创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本文试图通过四方面的美术作业变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改传统,适当地将一些合适的课程的一次作业变成分段多次;找创意,把常规的绘画平面作业变成生活化及有创意的DIY作品;改人数,让学生孤军奋战地完成作业变成团队合作;传承中华文化,让现在学生将对国外盲目崇拜转化成对中华文化的欣赏与骄傲。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评价是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为主,是师生间一种“我判你改”的简单的相互信息反馈。  相似文献   

9.
英语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式学习方式”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极其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切都体现了当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英语作业的传统模式,作业的总体创意和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考虑,合理地设计英语课外作业,并给予科学的评价。因为有效的作业评价,可以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师如果能为学生创设想象设计型作业、开放型作业、观察型作业、探究型作业、教育型作业、阅读型作业等形式多样的创意作业,就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徐栋 《江苏教育》2023,(7):88-89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作业设计要紧密结合课堂所学,关注学生校内外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作业形式要丰富,注重主题考查与跨媒介创意表达,给学生留足创意发挥的空间,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语文作业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同时,“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师合理优化作业设计,充分提升作业效能。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常生活、真实情境与真情实感等融入语文作业,能够切实提升初中语文作业的效能。  相似文献   

12.
作业评价在教育教学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美术作业是检验教学结果的直接因素。长期以来,一些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学生按照教学要求用模仿的方式被动学习,教师对于学生作业仅仅依靠“像”与“不像”或“对”与“错”来进行评价。这种传统的作业评价方式从表面上看能显示教师的技术水平,也能使作业水平整齐,达到一种标准,然而却压抑了学生的发展。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信心,对画画乃至其它学习都是不利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作业批改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热情,给他们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它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业设计不仅要充分尊重、正确理解学生的差异,也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更要以人为本,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历程中获得成功体验,不能“大一统”,要求学生“齐步走”。本文以“间隔排列”一课为例,尝试展开聚焦差异的作业评价研究,从预学作业、随堂作业、课外作业三个方面展开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董彬 《考试周刊》2011,(83):183-184
一、学生作业之现状分析 我们经常会看到:办公室中教师在埋头苦干地改作业,教室里学生在奋笔疾书地做作业。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天天没完没了地改作业,何年才是个头啊!学生:今天又要做死了,这么多作业,老师们都疯了!”为何出现以上这种情况呢?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付红 《河北教育》2000,(6):23-24
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和学生及时弥补知识漏洞为主 ,是师生间一种“我判你改”的简单的相互信息反馈。在这种相互反馈中又以学生的反馈为主 ,教师仅用“ ”、“×”及简单的分数或“优”、“良”来反馈。如同没有表情、没有感情的“判阅机器” ,日复一日地在学生作业本上生产着老掉牙的、激不起学生多少热情的符号与分数。其实 ,数学作业评价形式空间很大。教师完全可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尽情发挥 ,在学生作业本上倾注真诚情感 ,把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希望 ,及对作业的看法都用新颖别致的、能激起学生情感波澜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已被异化为教师“教的补充”、“教的强化”。作业过程与评价越来越注重作业本身的客观性,轻视人的主观作用,缺少学生、教师与作业的情感态度的真实互动。即使作业评价有简短的文字交流,  相似文献   

17.
李萍 《小学生》2023,(5):109-1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研究“双减”政策的内涵,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语文作业是学生高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基于“双减”要求对语文作业进行设计,体现出个体差异和综合应用。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实际,分析如何在“双减”背景下优化设计理解辨析型、手脑并行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语文作业,结合智力理论设计协商式、探究式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起到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业一批改一反馈—个别辅导”,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生作业链,其中的“个别辅导”,又是这个作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作业批改后,教师结合作业中反映的情况,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适时、具体、恰当、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不仅能帮助学生减少累积性错误,巩固已学知识,增进师生情感,还能帮助学生改进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形成作业练习中的积极态度和积极心理,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做作业是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而教师也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以及学生学习的态度和学风。通常,教师惯用评判正误的“√”“×”和划分等级的“优”“良”“合格”来评价学生的作业。这样的评价冰冷死板,既不能对学生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所以转变这一评价方式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数学教学中学生作业的评价方式,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毕瞻焕 《教育导刊》2009,(12):52-54
在“高中绘画模块课堂作业创作高效教学策略”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坚持以生为本,在教学中建构以情带技的“美术作业创作高效方法”、开发新的创作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预测中动态生成创意等策略,使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利用最少的课堂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佳的作业创意效果,达到高中绘画模块的“成就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体会到创作的无穷乐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