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是提升其业务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推行参考现行国际商务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过程中,学生还存在一定的误区,专业教学与考证要求的融合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应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国际商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度,以更好的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几年的引进和发展,我国在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资源,完善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培养了大批外向型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提升了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但是,我国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培训仍然存在专业构成不够合理、报考学生规模较小、培养标准不够高、高职院校参与度偏低、国际证书地位不高等问题,需要优化国际证书结构,调整高职院校办学评估指标,制定就业优惠政策,降低证书考试成本,改革职称晋升办法,提高国际证书标准,使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在职业教育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考试》2004,(3)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的陆续推行,从劳动部门明确规定的90个职业资格证书,到人事部门的30多类行业性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再加上社会上推行的300种以上或“土”或“洋”的资格证书,证书足以让人眼花缭乱。与此同时,人事部有关负责人还表示,我国还将继续在许多专业领域加快实施职业资格特别是执业资格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完整的执业资格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4.
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我国的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年,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与英国文化委员会合作,以"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命名,开始了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的引进工作.学习英国NVQ制度,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达到国际水平的职业资格鉴定体系,是我国引进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目的.1997年4月,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选定北京市外国企业服务总公司和深圳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首批试点单位,试验内容主要是英国NVQ制度的文秘和行政管理专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尔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有关单位商定,并报国际证书协调办公室审核同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山东、湖北、江西、甘肃、辽宁、福建等省、直辖市建立省级中英职业资格证书合作项目考评中心.  相似文献   

5.
《河北自学考试》2003,(7):30-30
目前世界上有7类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因其权威性而得到普遍认可,这7类职业资格证书又被称为“黄金国际职业资格证书”。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专业资格在英国、欧洲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被认为具有法定会计师资格,会员可成为执业会计师,受法律许可从事审计、税务、破产执行及投资顾问等专业会计师的工作。适合参考人员:财经类高级管理人员、财务主管等。CIA(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认证)它不仅仅是国际内部审计领域专家的标志,也是目前国际审计界惟一公认的职业资格。适合参考人员:内部审计、财务管理人员等等。CISA(信息系统审计…  相似文献   

6.
李希 《辽宁高职学报》2012,(1):15-16,52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它在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应用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了解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的积极作用。为此,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要采取有效措施,使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进程日渐推进和加速,职业教育走国际化培养的道路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要走向国际市场,必然要求各个领域和部门以国际通用标准为准则,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符合国际通用资格标准的人才,高职教育提倡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也需要与国际通用的人才培养标准接轨,本文主要通过阐述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含义,引进证书的意义,渠道、类别等来为我院主要专业群引入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型、引进途径及其要求等做参考,同时也给出了我院引入证书的可行性分析和引入证书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一、英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英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NVQ制度)的主要特点:(1)建立国家统一和国际互认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适应了劳动力市场的需要。英国将全国职业资格划分为从低到高五个级别,用以反映不同层次员工的职业能力。自1986年以来,英国在150个行业和专业开发了数千个职业的标准。这些标准几乎覆盖了所有职业,从刚工作的新手到高级行政管理人员的所有技能和知识层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国家体系,提高了标准的通用性、透明性和可比性,打破了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障碍,促进了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互认,适应了劳动力市场的需要。(2)职业资…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行各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我国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性,以及应如何正确引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获取职业资格证书 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各行各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提高我国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探讨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性,以及应如何正确引导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模式丰富多彩,从所依据标准的角度看,有基于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基于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模式和基于教育的职业资格证书模式;从管理制度的角度看,有统一模式、分权模式和中间模式。只有充分认识到其理论与开发技术的复杂性,才可能把我国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在数控专业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文章阐述了在数控专业学生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义和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提出了加强职业技能培养、实行职业资格证书的途径,探讨了"学历证书 职业技能 职业资格证书"的"工程师逼近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立法宏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法律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立法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法规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立法欠缺;规章一级的职业资格证书立法不够系统.微观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证出多门,主管部门不统一;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不够具体明确;与职业资格证书配套的就业准入立法效力层级太低;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互认规定得不充分.本文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立法的建议为:修改《职业教育法》、修改《劳动法》、制订职业资格证书条例、整理现有的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部门规章.  相似文献   

14.
专业认证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职业性专业教育实施专门性认证。通过分析专业认证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关系,就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互脱节的现状,提出了构建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接轨的高职教育认证体系,深化与职业资格融通的专业教学改革等措施,以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学生的就业需要。  相似文献   

15.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已具备某专业(工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凭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是凭职业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证书》上岗任职的制度。实行这一制度,无论对推进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在内的职业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高职院校的普遍实行,非秘书专业学生参加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人数日渐增多。本文就经贸类高职院校组织开展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与考试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国内外职业资格国际认证的现实状况,提出应对挑战的具体措施应包括严把职业资格准入关,成立专门机构规范证书市场,以职业资格证书主导教育与培训,改革职业资格认定方式,做好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职业资格和职业资格证书的类型与等级,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确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并将其融入课程教学,通过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论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有着很大的区别,高职教育的专业不是普通高等教育意义上的“学科专业,”而主要是“技术专业;”因此,高职院校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意义、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结合国外职业资格制度发展经验,我国高职院校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实行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教育制度,使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且互通,是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性和实现培养目标的要求,是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目前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却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重视职业资格证书的实用性,加强双证的融合,淘汰含金量不高的证书,提高其社会认可度,并采取措施和国际接轨,以提高我国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