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3页。【教学过程】一、由点到面探索规律(一)同一乘法算式中因数与积的变化。1.导入:同学们,20×3的积是多少?(20×3=60)揭示:在20×3=60这个乘法算式中,20是一个因数,3是另一个因数,60是积。课件:提问:现在20和3这两个因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所得的积)所得的积等于多少?你能很快地算出来吗?汇报:你是怎么算的?方法一:20×(3×2)=120;方法二:60×2=120。补充课件:  相似文献   

2.
对于反映乘积与因数关系的一类数学题,分解质因数法在解题过程中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它往往能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思维困境中创造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例1.有四个小朋友,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1岁,四人年龄的乘积是3024,问年龄最小的小朋友几岁?  相似文献   

3.
【教材把握】《倍数和因数》是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这一单元主要安排的教学内容有:认识倍数和因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素数和合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有:认识倍数和因数;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知道一个数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例1是用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例2是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例3是找出36的所有因数。  相似文献   

4.
填空题其形式比较单调,做起题来学生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运用假定法使每一道题都有多种填法,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于思考、钻研,同时也促进智力的发展.例如:(1)1/4×( )=1/5×( )=1/6×( )=1/7×( )(2)1/4÷( )=1/5÷( )=1/6÷( )=1/7÷( )引导学生观察第(1)题四个算式的关系,题意是要求四个算式的积都相等,已知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要求一个因数,必须先确定积(这是解这道题的关  相似文献   

5.
一、回避引导,一帆风顺案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师:大家通过36×30=1080和36×30×2=1080×2这组式子产生了猜想(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怎样知道这个规律对不对呢?生(齐答):验证。师:好!请每个小组四人合作进行举例子验证。生1:我们组举的例子是25×32=800,让25不变,32乘  相似文献   

6.
巧求完全数     
如果一个正整数的小于它自身的所有正因数之和等于它本身 ,那么 ,这个数叫做一个完全数 .例如 ,6的小于它自身的所有正因数之和为 1 2 3=6 ,所以 ,6是一个完全数 .可以验证 ,6 ,2 8和 4 96是小于 10 0 0的完全数 .将这几个数分解后得 :6 =2× 3=2 2 -1× (2 2 - 1) ,2 8=4× 7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数中,因为1=1~2,4=2~2,9=3~2,16=4~2,…,N=n~2,则称1,4,9,16,…,N为完全平方数.除完全平方数外,则其余称为非完全平方数.定理 完全平方数有奇数个因数;非完全平方数有偶数个因数.证明 若N是一个非完全平方数,则对它进行因数分解时,必有成对的因数,其一小于N~(1/2),另一必大于N~(1/2).例如 N=12,对12进行因数分解如下:12=1×12,12=2×6,12=3×4,  相似文献   

8.
搞好正、反比例的教学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数量关系的分析上: 一、掌握几种数量之间的关系。成比例的量有三个,一个是不变量,另两个是变量;其中,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几种带规律性的数量关系。 1.基本数量关系: 每份数×份数=总数 (因数)×(因数)=(积) 总数=每份数×份数→每份数=(总数)/(份数)→份数=(总数)/(每份数)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因数)→因数=积/(因数)  相似文献   

9.
一、先足符号,再相乘例1 计算(-11/6)×(-11/5)×(-11/4)×(-11/3)×(-11/2) 分析与解: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负因数有奇数个,积为负:负因数有偶数个,积为正.积的符号确定之后,其余运算就与小学的求积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10.
一、回避引导,一帆风顺 案例: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师:大家通过36×30=1080和36×30×2=1080×2这组式子产生了猜想(板书):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就乘几.怎样知道这个规律对不对呢?  相似文献   

11.
规律一点通     
题目:你能在。里直接填上“〉”、“〈”或“=”吗? (1)1.5×0.9○1.5(2)1.5×1○1.5 (3)1.5×1.2○1.5 解析:我们发现这三道题的第一个因数都是1.5,第(1)题中的第二个因数小于1,  相似文献   

12.
在自然数中,"6"这个数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数,然而它却隐藏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特性。这就是6的因数有四个,即1、2、3、6,除了它本身以外,其他三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6这个数本身,具有这样特点的数,人们称之为完全数。  相似文献   

13.
我作为一名教研员,在二年级的两个学期期末调研试卷上分别出了三个题目:1.如下图每排摆三辆小轿车,摆了三排(如图)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学生情况分析:⑴一共有多少辆汽车?3×3=9(辆)这一问没有任何问题,学生都会解答。⑵这些小汽车一共有多少个轮子?这一问学生的答案不统一,答案如下:①2×9=18(个)②4×9=36(个)大多数学生的做法是第一种,令人费解。随即采访了一些学生,孩子的想法是那样的天真,在座的成年人无不哑然。生1: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只看见图中有2个轮子。生2:我知道一辆汽车有四个轮子,可是我…  相似文献   

14.
设 a≠0,b≠0,则0×0=0 (1)0×a=0 (2)a×0=0 (3)a×b≠0 (4)(1)(2)(3)三式可综述为因数有为0的,那么积必为0。(A)这是0的一个性质。而由(4)可知,因数都不为0,那么积必不为0。可见唯有0才有(A)这种性质,所以说(A)是零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吴国和 《辅导员》2014,(19):24-24
在自然数中,“6”是非常普通的一个数,然而它却隐藏了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特性。这就是6的因数有四个,即1、2、3、6。除了它本身以外,其他三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6这个数本身,具有这样特点的数,人们称之为完全数。  相似文献   

16.
观察下列各式的值,找出其规律: 1×2×3×4 1; 2×3×4×5 1; 3×4×5×6 1; 4×5×6×7 1; 从以上各式看,所得的结果依次为25;121;361;841;…………其规律是四个连续的自然数的乘积加上“1”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这是一本数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道数学题。上面的结论显然是正确的。但对任意四个连续的整数的乘积加上“1”是不是也是一个完全平方数?请看下列各算式:  相似文献   

17.
最近,笔者随堂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觉得有必要做一番比较。A老师:(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课时师:你能说一道因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法算式吗?生举例:103×123321×405759×3044560×807……师:将这些题计算在草稿本上,算完之后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计算,并说思路。教师指名板演。开始集体讲评。当讲到第2题时,教师让学生进行比较: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生1:我觉得方法2简便,因为它只要乘两次就够了,而方法1要乘3次。生2:我觉得方法1简便,因为它不用考虑进位。师:中间有0的乘法,0在第二个因数的位置的时候,计…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第八册《数学》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①”:“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在拓展应用中,有一个因数变化的“积的变化规律”,也有两个因数都变化的“积的变化规律”和“积不变的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拓展应用以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为主,三种题型可以互相变换。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在周长公式中的应用学生已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长 宽)×2,正方形周长=边长×4。其中,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就是积,长与宽的和、边长、2、4都是因数,而…  相似文献   

19.
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9页有这样一个思考题:"用1、2、3、4、5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是哪两个数?要使乘积最小呢?换五个数字再试一试。"刚开始,我按《教师教学用书》上的方法进行指导: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那么两个乘数最高位应该分别是4和5,而三位数的十位应该是3或2;因为3×53×4,2×52×4,所以两位数十位上应该是5,三位数的百位上应该是4;又因为43×5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常常因为孩子的某些言行,为他们贴上这是个"××孩子"的标签,可事实呢?他们也有让我们佩服和感动的闪光点。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件往事使我终身难忘。那是我在单人校任教的第一年,我班有个叫健健的小男孩,个子不高,也不太讲卫生,又是一个好动顽皮的孩子。班上有二十多个孩子,不管是比他年龄大的,还是比他年龄小的,他都要欺负。家长也常常来我面前告状,因此,他没少挨我的批评。可他每次认错都很快,却一点不改,真让人头疼。我也认为他是一个难管教的"坏"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