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许多同学在写作文时,常常为写作材料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同学们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有很大关系,但也不排除不会使用材料的可能,不能将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为了在作文时不至于"巧妇难  相似文献   

2.
有不少同学,在高考写议论文时,常常为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平时不注重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不会灵活运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因此.要使高考议论文写作不至于空洞说理或者运用老掉牙的材料,除了平时留心积累之外,掌握一点“一材多用”的技巧,同样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有不少学生,在高考写议论文时,常常为材料的贫乏而大伤脑筋,这固然与平时不注重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但也不排除不会灵活运用材料,不能使有限的材料发挥尽可能大的作用,即不会“一材多用”。因此,要使高考议论文写作不至于空洞说理或者运用老掉牙的材料,除了平时留心积累之外,掌握一点“一材多用”的技巧,同样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桑进林 《新读写》2014,(3):45-45
要使中高考作文避免因没有材料而内容单薄的毛病,除了平时留心积累之外,掌握“一材多用”的技巧,同样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材料作文是近年高考作文题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它在多类高考作文题目中是不容易理解的,原因在于它从作文立意、写作体裁及文字表达、字数等多方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者主要从准确理解题目需求、选择正确的角度、注意平时对事物的思维训练等方面强调材料作文写作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考场作文对于每一位考生而言,都是一项具有竞技性的挑战。作文考试的一次性,要求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在规定的时空里完成最佳作品。而现实情况往往是,不少同学平时写作水平很高,积累了很多优秀习作,但一到考试,却不能崭露头角。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同学没有学会一项技术--转化。考场作文反对抄袭和套作,但不反对借鉴和转化。平时作文和应试作文虽然有差别,但可以相互转化。平时优秀习作可以作为考场作文的半成品,适当转化,便能完成优秀的应试作文。而且,从众多的应试作文高手的经验来看,拿高分的作文也不是考场急就章,除了考生临场发挥能力和扎实的作文功底外,主要还是在平时优秀习作及使用过的素材的基础上转化而来。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语文考试中作文的考试虽然出现了“话题作文”热,由学生自拟题目,但初中毕业会考作文还是以命题作文为主。我从学生的毕业会考作文中发现了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深思的一个问题:有些学生不会审题,对题下“材”,造成考场作文走“题”,得分平平。“跑题”乃作文之大忌,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形,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意。一、望题生义,张冠李戴有的考生对考题一“望”即止,便茫然命笔。由于这样不分析、不概括就草率匆忙为文,常使作文体裁不合乎要求,或内容与题“背道而驰”。例如:湖南省1999年的初中毕业会考作文题为《…  相似文献   

8.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不少同学的作文显得单薄无物,主要原因是缺少积累,能够有力地表现和佐证中心的材料太少,即使有也是材料陈旧,缺乏典型性。其实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只要善于点化,许多材料都可以一材多用,巧作论据。先看下面几个作文片段:  相似文献   

9.
《大学语文》考试中的作文作为考生的考场应试作文,除了平时养成的良好写作习惯以外,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也有助于考生得到高分。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时习作,它是“一锤定音,不许再来”,况且分值高达30分,所以它必须“抢眼”,要在阅卷老师判分的“第一时刻”就获取他的好感。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体验,为考生从以下几方面作一指导,希望对考生夺取高分能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纵观近几年全国中考作文试题,语题作文异军突起,以其独特的开放性——自主立意、自拟文题、自选角度、自选文体,为考生提供了发挥优势、展示才华、抒写性灵的空间,因而颇受考生的欢迎,尤其是近几年出现的“材料式”话题作文,它既充分显示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优点,又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限制性的优点。在考试中,既可以让学生充分自主写作,又可以避免因内容过于宽泛而产生的缩构作文,能够真正体现中考选拔人才的本质要求。那么,写作这类“材料式”话题作文,学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每次考试完,都有一些考生为自己作文的低分疑惑不解,考场中自己绞尽脑汁、苦费心思写出的文章,得分却远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殊不知它们当中很多都是犯了一些考场作文的譬兵家大忌”。受阅卷时间的限制,高考考场作文更是不能例外,不过如果平时就注意这些问题,考场作文就不容易“犯忌”了。考场低分作文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应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相似文献   

12.
王占英 《高中生》2012,(18):14-15
和传统材料作文及话题作文相比,新材料作文突出了文体的自选性和立意构思的可选择性,所以考生写作时容易出现以下几种误区。新材料作文通过材料对考生进行限定,以避免猜题、宿构、抄袭等现象,从而体现考试的要求。所  相似文献   

13.
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感到困惑.因此,设法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笔者在作文教学中作了一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积累写作材料的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经常碰到"学生咬笔头"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内容可写、无话可说.学生硬着头皮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语言干瘪.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在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课外阅读面窄,不注意材料的积累.为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开源活水",积累材料.  相似文献   

14.
作文训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训练中,教师时常发现有的学生不知该写什么,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其症结在于这些学生写作材料匮乏,平时不注意积累材料,胸无点墨,当然谈文色变。本文就谈谈作文材料的积累。  相似文献   

15.
“审题”.即弄清题目要求。对考生来说,就是确定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写以及怎样合理地写、灵活地写。尽管高考作文试题的本质是开放的.但毕竞是考试,总要有些限制,所以,考生就必须学会将“自由写作”巧妙地安放在统一命题之中,既符合题目要求,又展现出个性才华。可是,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审题”戍了面目最为狰狞的一件事,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审题”甚至变成了宣判“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的大砍刀.削得我们完全失去了写作的自主性,沦为高考写作的奴隶,  相似文献   

16.
朱笑冬 《学语文》2003,(3):23-24
被阅卷老师打入“冷宫”的作文即低分作文,其原因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其一,考生平时作文基础太差,不会审题,完不成规定的作文,即使面对严肃的考  相似文献   

17.
李燕 《现代语文》2010,(7):139-139
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质量与作文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选材,即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从平时积累的写作材料中,挑选出作文所需的材料。那么,选择材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作文选材要“六宜”。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高考语文作文越来越倾向于让考生"自选文体",这一要求对于考生来说,赋予了其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写作起来更能得心应手才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文体不清、问题混乱等现象层出不穷;不少学生在平时写作中也出现了很多文体不明的现象。特别是考试时,考生一见到题目,就会争分夺秒地写起来,根本不考虑写作的要求,当意识到时,时间已不允许从头再来,悔之晚矣。这里对文体的忽视占到很大的比重。即使注意到"要求",也有在写作中偏离文体的现象,以至  相似文献   

19.
在中考阅卷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考场作文出现偏题、跑题现象。这样的作文即使语言和材料内容都不错,但仍然要被判为三类卷甚至以下。分析偏题、跑题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觉得主要是考生的审题意识和扣题意识不强,目中或心中无“题”。具体说来,一是考生审题不准,理解题意出现偏差;二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随意性大;三是忽视扣题点题,没有掌握一定的扣题点题方法,写作中不能把握住思维的缰绳。  相似文献   

20.
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规律性,它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写作的特定文章,与平时作文不全相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差异,主要有两点:其一,依赖性与自主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有老师的引导、批改、讲评、校正,考生容易多一分依赖性。考场作文没有任何“外援”,完全靠自主操作,最能展示风采;不过,稍不注意也很容易离题。其二,时间的宽松性与严格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