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朗读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低年级是朗读教学的起步阶段,具体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在学生学习朗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扎实有效的方法来落实这些要求。一、激活朗读热情低年级的学生,因为识字不多,对朗读材料的理解有限,朗读兴趣不高。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激活学生学习朗读的热情。  相似文献   

2.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拼音学习过渡到课文学习,朗读尚处在起步阶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热闹一片,在教室外很远就能听到他们响亮的朗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拼音学习过渡到课文学习,朗读尚处在起步阶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热闹”一片,在教室外很远就能听到他们响亮的朗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低年级学生刚刚从拼音学习过渡到课文学习,朗读尚处在起步阶段,朗读教学在低年级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教学实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一些问题,最为常见的是低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热闹"一片,在教室外很远就能听到他们响亮的朗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肖霞 《新教师》2019,(9):39-40
农村低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朗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朗读字音不准;二是朗读时丢字、添字;三是读破词、顿读、拖着嗓子唱读;等等。因此,农村教师必须充分利用低年级阅读教材短小优美、充满趣味的特点,在语文常态课中开展朗读训练的教学实践,探索有效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6.
一、朗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 从阅读心理的发展来看,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初步形成流利的朗读技能,大概有三个互相联系的发展阶段: 1.分析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以字为单位读。具体表现为把一个个  相似文献   

7.
王丽芳 《小学生》2013,(1):60-60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极佳载体。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因此,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一大难点。怎样才能做好朗读训练呢?一、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  相似文献   

8.
李瑾 《成才之路》2014,(31):102-102
朗读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学生走进文本内蕴世界的有效方式。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一直以来就非常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而对于小学低年级而言,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好的语言感知能力,甚至对生字的掌握还显得不够纯熟。如何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特有的状态,提升学生朗读能力呢?一、关注初读,消除字词障碍,奠定朗读的基础低年级学生刚刚进入校园进行学习,朗读能力尚处于幼稚阶段。  相似文献   

9.
语文新课标在进程与方法上强调了对朗读的要求,即“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一要求贯穿于各学段教学目标之中。由此可知,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那么,在阅读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落实“课标”呢?笔者认为,低年级朗读训练应该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低年级是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语感培养的重要阶段。教师如何紧扣低年级的语言学习特点,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加强朗读指导、读语言悟情感、开展语言实践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吴尾君 《湖南教育》2014,(11):62-63
刚开始带领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有许多困惑,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太小,认知水平不高,能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吗?经过两年的实践,我觉得低年级是可以开展阅读的,并且低年级开展阅读有很重要的意义,它让我和孩子们收获了许多乐趣。一、一起朗读,乐在潜移默化阅读,首先是读。一是分角色朗读,如果选择的是读一个故事,故事里有几段对话,我们就进行分角色朗读。二是示范朗读,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必然会感染学生,让他们也不由自主地跟上朗读。  相似文献   

12.
<正>在小学阶段教育体系中,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对于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更重视以强化学生认知能力为主要发展目标。结合现代教育体系及新课标改革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加强重视以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强化学生朗读水平,完善朗读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效果。一、重视趣味教学,提升学生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13.
从本质上讲,朗读并不是一种简单地读,而是一种创造性阅读活动,要求朗读者集中精力,琢磨体验字里行间蕴藏的情感、意境和心理活动等。尤其是随着朗读深入,朗读者就能够跨越时空与作者形成对话,真正挖掘出文本中所蕴含的精髓,能够使朗读者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特点,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低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夏凤枝 《江苏教育》2012,(34):34-35
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个难点,一年级学生刚入校门,语言表达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语言规律,循序渐进,按从易到难的顺序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逐步打好朗读基础。那么,究竟该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我校近年来正在进行学案教学的探究,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当前,小学生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很普遍。唱读,是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出声大,速度慢,效果差。造成唱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低年级阶段开始训练学生朗读课文时,没有把好正确朗读的起步训练。因此,确实抓好低年级朗读的起步训练,是杜绝唱读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基本功,也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主要途径。当前,小学生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很普遍。唱读,是一字一顿、不加理解地大声读,出声大,速度慢,效果差。造成唱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低年级阶段开始训练学生朗读课文时,没有把好正确朗读的起步训练。因此,确实抓好低年级朗读的起步训练,是杜绝唱读现象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效措施,也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发展思维能力、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从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教学的迷失与回归、新《课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朗读的要求、优化小学语文朗读训练的途径与方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王菲 《考试周刊》2014,(84):51-51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要求在各阶段都要给予朗读充分的重视。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文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点。提高朗读教学的水平,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本文将就新课程理念下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教学进行相关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指导可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快乐地读;激发读书兴趣,让学生积极地读;教给朗读方法,让学生明白地读。  相似文献   

20.
张伟 《华章》2011,(14)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训练形式.目前,在农村低年级阅读教学中,人们开始关注朗读这种形式,重视对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农村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交流经验少,理解能力差,朗读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要加强朗读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