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公元1044年,辽兴宗“升云州为西京”,从此辽王朝形成了以上京为根据地,从各个方位上控制所统辖的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西京大同是辽王朝设置的最后一个京城,是辽朝重要的赋税收入基地之一,在辽朝的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去学术界研究和探讨西京大同的地位问题,往往只侧重于军事和政治方面,而很少从经济贸易方面来考虑,因而,很难客观地全面地再现辽西京大同的历史面貌。  相似文献   

2.
辽王朝在西京大同设立国事监、西京学及州学、县学等各类教育机构等,为辽代西京文化教育事业的勃兴奠定了基础。在这样优良的环境中,涌现出一大批著名学者,如邢抱朴、陈昭衮、虞仲文等,特别是一代才女萧观音,他们对西京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使西京的文化教育事业得以繁荣昌盛,成为整个辽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大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战略地位十分突出。首先,在我国古代,大同处于中央政权的边陲地带,在抵御外敌、巩固边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其次,在战争之余,它是我国北方地区与塞外及周边地区进行联系的交通要塞和商贸据点,对加强多民族国家的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再次,在南北分裂时期,它先作为北魏的国都,后又成为辽、金的西京,有着突出的政治地位。这样一个集军事、政治、文化作用于一体的城市,其战略地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檝为金朝词赋状元,一生风流倜傥,诗词文赋俱佳,深受时人喜爱。《田器之燕子图》联诗为金末文坛盛事之一,众多名家参与联诗,集文、诗、画为一体,属于稀世珍宝。由这一发生在西京地区的感人故事,可以窥见当时文学兴盛之一斑。  相似文献   

5.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均是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文学瑰宝,尽管这三类文学的分类与语言有所不同,但是这三类文学对人们发挥的作用却是相同的,为人们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良好的资源与教育理论依据。对于翻译文学来说,如果一味地以翻译者的国籍为依据对译本的国籍进行判定,则还是没能将中国文学的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摆脱掉。若承认了翻译文学国籍的双重性,则也跳不出二元论的圈子。翻译文学的独特性决定了翻译文学的地位,在我国学术界呈现出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与中国文学三足鼎立的多元姿态。  相似文献   

6.
伊尔赛@艾兴格尔是奥地利当代著名女作家,我国学术界对她的研究还很薄弱,分析论述她的文章不多.<被缚的人>为伊尔赛@艾兴格尔的代表作,该文具有深邃蕴藉的多重寓意和直觉、荒诞、象征等艺术特征.结合表现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肯定了表现主义文学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开山之祖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江淹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的辞赋家,他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人生经历和个人思想性格的原因江淹的赋作突现了以哀取胜的特色,无论从作品的主题还是抒发的情感都体现了这一特色,这样的特点正是魏晋文学重抒情的重要表现,故而江淹的作品在上承元嘉下启永明的文学历程上抒写了重要的一笔。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近现代文学不论是观念还是形式,都因为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而变化着。其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特殊文学形式,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价值的多元化、文学作品中内部的矛盾与冲突,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具有探索和创造的特征。卢梭对中国近现代作家的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犹太文学在当代的崛起与繁荣, 主要原因是: 犹太文化中心的出现; 空前的民族灾难对犹太作家创作动力和创作灵感的激发; 世界各族人民对犹太文学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但犹太文学发展前景黯淡。主要原因在于: 随着犹太民族文化生活的日益西方化, 其文学的民族个性更加弱化, 而西方化的品性更加强化, 导致其丧失了作为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陈家桥是七十年代人作家群中尤其以语言构建自己文学世界的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化妆时代》就是一个用语言来装饰意义的典型文本案例,他用语言来代表意义本身,也以其对语言的精湛把握做到了对作品意义的阐释。但是,语言毕竟不同于意义。尤其在小说的叙述当中,陈家桥采用了不同于其他七十年代人作家中以语言为工具来描写经验的做法,而是以语言来代表经验本身,这对于语言本身在文学中的地位带来很大挑战。他虽然实现了创新,的确也很成功,但是逃离不了语言处于突出地位而不仅仅是全部地位的文学规律事实。  相似文献   

11.
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文学课程教学过程由若干环节有机组成。本文从微观层面着重探讨课程导学、学生自主学习和面授辅导等环节的性质特点及其在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并对文学课程教学策略的实施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日益增多,尤其是英美文学大大地影响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影响了新一代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在分析了英美文学的魅力和我国文化的特点之后,重点探讨了不同时期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化的不同影响。最后对如何正确应对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化的影响这一问题做出了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文学经典的定义和标准对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妮亚》进行了解读,从思的内涵、诗的品性、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此书,认为该小说是一部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的、充满诗意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文学经典的定义和标准对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妮亚》进行了解读,从思的内涵、诗的品性、史的价值三个方面分析此书,认为该小说是一部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相当地位的、充满诗意的文学经典。  相似文献   

15.
赣文化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体系,分支众多,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赣文化的内容丰富,涵盖文学、理学、民俗、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在当前背景下,将优秀的赣文化进行传播,能推进赣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文章分析了赣文化的发展历史及地位以及涵盖的内容体系,指出了在当前背景下赣文化的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6.
《戈拉》在印度文学里的地位犹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在俄罗斯文学中的地位一样,笔者对戈拉自我身份认同经历的虚假认同、质疑和否定、重新构建三个阶段的分析,看到泰戈尔在戈拉身上映射出人与理想统一的宗教观念和印度现代化发展的理想愿景。  相似文献   

17.
由于来自于电影、电视和网络文化的冲击,以及文学自身在与国际接轨进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文学失去了在精神传播领域的"霸主"地位。于是就有了文学"边缘化"的说法。本文认为,文学在历史上就没有真正置身过"中心",所以"边缘"论其实是文学失恋后自身浮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外国的文学研究,尤其是英美文学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我国经济以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这对于文学研究以及学术精神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阐述了英美文学研究和学术精神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了当前我国英美文学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我国学者治学、成才需要的品质及条件。  相似文献   

19.
崇拜自然,赞美自然,郭沫若自云这是他与歌德共鸣的一个主要方面。“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郁达夫如是说。这两位我国现代浪漫派文学的开拓者对大自然怀有如此亲切、真挚的厚爱,原是不足为奇的。自浪漫主义文学诞生之日起,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诗人从自然万物得到美的启迪和诗意的灵感,而且是将他们自己创造的美赋予大自然,进一步从美的对象化中实现了人类创造美的本质属性。所以,自然观在郭沫若、郁达夫的文学活动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老舍早期的艺术理论专著《文学概论讲义》一书,探讨了老舍早期的文艺思想,着重阐述了老舍对文学的独立地位和独立价值的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及其在唯美与功利之间适度的文艺观和美学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