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聚酯弹性体(聚酯-聚醚多嵌段共聚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酯弹性体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性能热塑弹性材料,它具有塑料和橡胶的特点(可注塑成形),又具有普通橡胶不可比拟的高强度和加工成型优势,有很宽的使用温度范围(-5℃~℃120),耐老化性(包括耐气候老化、耐霉菌老化、耐辅照)和耐化学品、耐溶剂性好,特别是耐油性优良。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能够自动捆成线团的塑料材料,利用它制成的塑料线可用作手术缝合线和医疗植入物。这种“智能”塑料由热塑性塑料聚合物制成,可被人体吸收,经设计后能够记忆一种特定的形状,当加热到体温时,它就会自动转化成所需的形状。参与该研究的科学家说,这种塑料可用来制作植入物或骨钉,植入人体时比细线略粗一点。加热之后就会变成所需的植入物形状。由于该材料具有记忆功能,它能以一个松散线团的形式穿过切口。当被加热到体温时,材料“记起了”它设计好的形状和大小,然后收缩拉紧伤口。等伤口愈合后,材料自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测量乳液、涂料、及塑料用聚合物的成膜温度,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产生温度梯度的设备,设备的温度采集点共19点,控温精度±1℃,温度范围-10-70℃。  相似文献   

4.
为了测量乳液、涂料、及塑料用聚合物的成膜温度,我们设计了一种可以产生温度梯度的设备,设备的温度采集点共19点,控温精度±1℃,温度范围-10-70℃。  相似文献   

5.
新型导电塑料美国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新型导电塑料,它可能比工业上使用的普通塑料更容易生产,并且很容易吸纳化学附着物形成新的材料。这种Oligotron聚合物由科罗拉多州TDA研究公司研制而成,它是由中心导电、两端绝缘的微型材料片构成的。绝缘端使这种塑料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并吸纳特殊分子。几十年来,研究者一直试图用塑料取代金属作为导电材料,制造电子设备。除了能减轻重量、节约成本之外,导电塑料还可以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从而令传输数据的光纤和超薄影碟机等发明得以实现。然而,由于最初研制出来的导电塑料的非溶解性,它们不能像用…  相似文献   

6.
塑 料的高效再生技术日本ススキ公司与静冈大学的田坂茂教授,开发了塑料的再生技术,可从纤维强化塑料(FRP)中取出将近70%的燃料。这次开发的技术是,将占质量70%的不饱和聚酯,其余为玻璃纤维构成的FRP,溶入290℃—350℃的植物性油中达2h左右。在温度降低的阶段,如果添加灯油等,过滤,则在不饱和聚酯分解的状态下,可分离成混合的油类与玻璃纤维。取出的油类可以用于与重油相同的发电用燃料。通常,在高分子材料的再生中使用高压设备的情形多,而该技术用价廉、安全的方法即可再生利用塑料,并且相对于回收成本来说…  相似文献   

7.
晓洋 《技术创新》2005,(10):30-33
今年4月18至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的Identiplast2005大会上,该报告的作者Harald及Pilz在大会上宣读了一份有关高分子聚合物塑料产品对环境影响的深人研究报告,该报告是由欧洲塑料协会委托奥地利一家咨询机构来进行的。这份报告分析了用于包装、建筑、汽车、家俱和E&E行业的76种塑料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对于使用其它材料如铝、玻璃和皮革代替塑料在达到与塑料相同的效果时它们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估计。该报告称,如果塑料完全被其它材料代替,则能耗将增加26%。与此同时,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将增加56%。  相似文献   

8.
大豆油应用广泛,从食品到燃料,到润滑油,到墨水,到个人用品。但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用豆油可以制造塑料,它具有石油基塑料所没有的显著特性。这种塑料是把占重量百分比40%~65%的豆油与不同数量的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混合物加热到130℃而制成的。拉罗克说,加入更多的豆油制得的是像橡胶样的弹性材料,而用更少的豆油制得的是坚硬的热固性塑料。这种生物塑料具有两种石油基塑料所不具备的很有前途的特性:它具有良好的降低噪音和振动的效果,以及优异的形状记忆能力。形状记忆塑料可以被加热,复原,然后冷…  相似文献   

9.
英国一家小公司研制出来一种材料,它们看上去跟普通的塑料没什么两样,可以延伸如橡皮,而且这种材料是用蛋壳做成的。通过用天然气提练出的聚合物,取代蛋壳中的蛋白质,就成了这种材料。该材料一旦曝露在阳光下,只要几个小时就会自行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而且价便宜。看到这样的东西,使人不禁想起来污染人类生活的一次性垃圾,如果用这种材料做成一次性饭盒胶袋等,从而使人们中的生活垃圾在丢出去几个小时候就可以消失,这该是多么有益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0.
塑料与混凝土、钢铁、木材并称为世界四大工业材料,其体积产量已十分接近钢的体积产量。挤出成型是塑料成型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挤出成型设备都是基于电加热与螺杆剪切联合作用塑化的原理,存在着体积和重量大、噪声大、制造成本高、能耗大等缺点。华南理工大学青年教授霍金平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进行了“聚合物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又称为“黄金薄膜”,这不仅因为它有着像黄金一样的金属色泽,而且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低温性能,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269℃-400℃)内具有稳定而优异的物理、化学、电学和力学性能,是其它塑料薄膜如尼龙薄膜、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乙烯薄膜等无法比拟的,在当今许多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微电子、电气绝缘、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科学家创造出第一种零电阻导电塑料。一些从事有机材料工程和凝聚物质物理学研究的欧洲专家称赞这一发现是“惊人的”突破。瑞典林雪平大学的奥勒·因加内斯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新路。”最终 ,这种材料生产的塑料元件可能带来根据量子力学原理设计的新一代超速元件。但是 ,参与这项研究的伯特伦·巴特洛格等人认为 ,这种塑料得到实际应用的可能性还很小 ,因为它的超导特性只有在其自身降到零下 2 70 .5摄氏度时才能显现出来。科学家们以前曾试图把碳基聚合物转化成超导体 ,但没有成功 ;部分原因是多数聚合物的原子结…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1,(6):720-721
中科院化学所光化学院重点实验室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三芳基硼化合物.实现了对温度在很宽范围的灵敏响应。在以前利用温敏材料制备的化学荧光传感器中,随着温度的增加,发光组分的发光效率会大大降低,很难实现较大温度范围的检测。该研究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三芳基硼化合物作为发光组分,  相似文献   

14.
设计、制备功能化超分子聚合物是当今高分子科学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于2012年5月19—21日在杭州召开了以"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前沿问题"为主题的第73期双清论坛。会议围绕超分子聚合物结构构筑、聚合过程与功能调控等关键科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推动我国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的发展,同时凝练该领域需要深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包括发展超分子聚合新的驱动力、深入研究超分子聚合过程与理论、实现超分子聚合物的特殊功能并发展成特殊聚合物材料。最后,本次论坛提炼了本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今后资助的重点与方向,对未来5—10年进一步推动我国超分子聚合物科学与材料研究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系纸浆与造纸研究中心主任格瑞特·艾伦教授与其合作者,在高达70℃的温度下成功地应用了一种生物过滤器处理废气。这种生物过滤器就像一个微型生态系统一样运行。居留在生物过滤器上的一个微生物群落很适合这种污染物和条件。它在这样的温度下能够“死而复生”,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该研究小组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实验室规模的研究是利用Nor-Pac牌滴流生物滤器(biotricklingfilter,美国弗吉尼亚州NSW公司生产)进行的,它是由大小约180毫米的聚丙烯片材制成的。该高温研究表明,能够…  相似文献   

16.
前沿     
俄发明能导电的塑料俄罗斯乌法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能够导电的聚合塑料。专家认为,该科研成果将会引起微电子技术和仪表制造工艺的革命。这个具有导电性的塑料薄得像蜘蛛网一样,并呈透明状。科研人员是在研究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和耐高温性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导电性能的。此聚合塑料能承受超过400摄氏度的高温,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绝缘体或者导电体。几年前,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因发明能导电的塑料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导电性是在塑料中添加了金属粉末后才表现出来的。俄科研人员发明的能导电的塑料中没有添加任何金属粉…  相似文献   

17.
彭文 《百科知识》2005,(6X):39-40
美国和德国科学家第一次研制出了能在不同波长光线下改变形状的塑料,这一成果的基础是塑料的形状记忆效应,也就是塑料在一定温度下发生有限的变形后,可由加热的方式使其恢复到变形前形状的特性。不过,科学家首次使光的波长成为塑料形状记忆效应的发生条件。这一成果在工程、制造业、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提出采用基硼酸聚合作用下高分子防火材料制备技术。首先根据芳基硼酸聚合物的分子特性分析,进行聚合物的防火性和阻燃性特征分析,实验中,将氯化铪(1.281 g,4.0 mmol)和APTES(ARAIDRICH)3-巯丙(1.32 g,8.0 mmol)溶于DMF中,芳基硼酸聚合物Ti O_2纳米粉体(30%))随着Tween-208-冠-6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程序控温下,合成了螺[4,4]-1,6-壬二甲基-3-苯基丙烯,进行高压密相处理,在高压舱中以10℃·min~(-1)的速度从室温加热到240℃,加入换热离子涂层,在热胀冷缩状态下提高防火材料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完成芳基硼酸聚合作用下高分子防火材料制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防火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吸热峰值和阻燃层热解能力极高,耐高温性和防火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土工合成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岩土工程材料,是以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等聚合物以及玻璃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各种类型产品,置于土体表层或各层土体之问,起到保护或加强土体的作用。针对土工合成材料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发明与创新》2003,(11):46-47
能导电的塑料俄罗斯乌法有机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成功地研制出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关专家认为,该科研成果将会引起微电子技术和仪表制造工艺的革命。俄罗斯《独立电视台》27日报道了这项研究成果。从电视上看到,具有导电性的塑料薄得像蜘蛛网一样,并呈透明状。据报道,科研人员是在研究该聚合物的溶解性和耐高温性的过程中,偶然发现其导电性能的。此聚合塑料能承受超过400摄氏度的高温,并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成绝缘体或者导电体。几年前,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因发明能导电的塑料而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其导电性是在塑料中添加了金属粉末后才表现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