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与突破在中国画中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画是以线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线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写意花鸟画中线的作用更显突出。方楚雄、吉瑞森把工笔花鸟画中的双勾造型运用到写意花鸟画之中,并把线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新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样式,有明显的风格趋向,极具学术价值,为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是真正的"大花鸟、新境界"。  相似文献   

2.
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与突破在中国画中一直是一个难题.中国画是以线为主的艺术创作形式,线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在写意花鸟画中线的作用更显突出.方楚雄、吉瑞森把工笔花鸟画中的双勾造型运用到写意花鸟画之中,并把线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形成了新的写意花鸟画创作样式,有明显的风格趋向,极具学术价值,为写意花鸟画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是真正的"大花鸟、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工致、细腻、色彩艳丽、重形似,但不失其“意”,是院体花鸟画的高峰。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画的写意性有其历史承传性,重写生的绘画观念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客观基础。线条与色彩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载体。工具材料是北宋前期院体花鸟绘画写意性存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大写意花鸟画,自明清以降一直风骚画坛。特别到了近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先后将大写意花鸟画,推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因此,后继者要在大写意花鸟画上有所拓展,确实是难如上青天,这是不争的事实。当下大写意花鸟画坛,可以说空前繁荣。然繁荣并不代表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花鸟画经历了从“写生”到“写意”的重大历史演进,在坚持“写生”的前提下,艺术家结合自己的情感,并通过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来“写意”地展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这种“写生”“写意”的结合,使工笔花鸟画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得到拓展和升华,同时也拥有了生动活泼的辨证方法的构图格式,丰富和凝聚了中国花鸟画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6.
周欣 《考试周刊》2008,(6):152-153
北宋是花鸟画的繁荣时期,更是花鸟写实艺术的颠峰.擅长花鸟画的画家远非前代可比.朝廷设立画院,以画取士,倡导精工、细谨、典雅的画风.但这并不意味着北宋院体花鸟画就缺乏文人所倡导的写意精神.本文主要针对北宋院体花鸟画之写意精神论述之.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创作中 ,构图和赋彩是创作成功的关键。因此 ,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 ,把握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要意在笔先 ,在对花、鸟的生长规律的理解与研究的基础上 ,酝酿意境 ,安排好主宾关系 ,寓变化于统一之中 ,高度概括地表现花鸟的精神本质与境界。赋彩与作者的主观性紧密相关 ,创作时既要符合生活真实 ,又要顾及艺术性的夸张 ,力求色彩新颖 ,沉着而有韵律 ,富有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8.
张冉 《文教资料》2012,(6):97-98
水墨工笔花鸟画的出现和发展,是花鸟画史上由"富丽堂皇"的院体工笔花鸟画向"以写胸中逸气"的明清大写意花鸟画的转折。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伴随着整个中国画的水墨审美发展进程,并结合花鸟画给观者视觉美感的特点发展起来的。水墨工笔花鸟画在元代成为花鸟画表现的主流形式,到了当代,由于现实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纯粹精神,水墨笔工花鸟画因其特有的花鸟美感和水墨的本真特点重新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水墨工笔花鸟画形态,是审美发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陈启才,字无为,青果庐主,至公堂后人。江苏徐州老年大学花鸟画专业。师从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董玉龙先生、大写意花鸟嘲家崔子范先生,擅写意花鸟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写意花鸟画是一种思想性和品趣性融为一体的高品位艺术。到了近代,中国写意花鸟画开始迟滞不前,究其原因:一是笔墨造型构图难于超越前人;二是写意花鸟题材的有限性限制了花鸟画家的创造面;三是写意花鸟画难以创新立意。面对困难,创新派以东方传统的民族精神为主体,融汇西方生命力和现代性艺术特点,以更高的精神和理想,表现花与鸟以及他们和大自然的关系和情感。  相似文献   

11.
两宋全景花鸟画样式之所以千百年来为后学所追摹,最重要的因素是在题材表现上丰富多样,真正能做到不得真意不足贵.在两宋全景花鸟画作品中,水景和坡石在题材表现中颇具特色.在传世全景花鸟画作品中,有的作品是山水画家所作,水和坡石的表现明显带有山水画的特点,这说明山水花鸟在技法表现上有其融合点.两宋全景花鸟画中的水景和坡石既有造型的严瑾,又具有水墨的韵致,故而对后世的水墨写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王雪涛,是现代中国卓有成就的花鸟画大师,创作上主张“师法造化而抒己之情”,摆脱了明清花鸟画的僵化程式,创造了清新灵妙、雅俗共赏的鲜明风格,对我国小写意花鸟绘画做出了突出贡献.下面,是其有关花鸟画创作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号为八大山人的朱耷善花鸟、山水,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其写意花鸟画,以独特的面貌开一代新风.朱耷的写意花鸟,在朴拙之中流露巧妙,画中多用简笔,构图或一鸟,或一石,或一鱼,墨有忧愤、孤独、恨气,画鱼皆翻怪眼,画鸟皆睁怒目,一种求生不得的痛苦煎熬精神状态以及深入骨髓的悲哀和无奈渗透纸背.正如郑板桥诗日:“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鸟画自从魏晋时期萌芽以来.历数发展,直到明代文人画潮流中,写意花鸟画终于勃兴起来。特别是徐渭独树一帜,创立了水墨大写意花鸟画风.史无先例,开一代先河。水墨写意画到徐渭手里比前代更为简练、奔放,技法更为丰富,更加直抒性灵,从根本上完成了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变革.真正地成为“大写意”。  相似文献   

15.
正周彦生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画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在画坛崭露头角,为全国美术界所瞩目。他专攻花鸟画,尤其是工笔花鸟和小写意花鸟成就最为突出。如他的《岭南三月》《满园春色》《绿色的韵律》《紫气春来》等作品,不但在相关大展上获奖,有的更成为当代具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在当代花鸟画坛产生了重要影响。19世纪末期,画家职业化已成为无可非议的主流。岭南花鸟画  相似文献   

16.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是中国画中与写意花鸟画相对应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是美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画法.本文从我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探讨了在学习工笔花鸟画时的一些心得体会.为我自己将来的学习铺垫了道路、指清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双勾写意花鸟画是近几年形成的新的写意花鸟画形式。而双勾技法自古有之,双勾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一直隐现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梳理与探究双勾写意花乌画发展的历史,有利于人们对“双勾写意”这一独特表现形式引起足够的认识和关注,从而促进写意花鸟画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8.
八大山人的艺术思想和绘画实践对明清两朝的绘画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的突出成就,开辟了我国写意花鸟在造型、构图等方面的先河,影响着我国画坛数百年之久,并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了不朽的财富.文章根据八大山人的人生经历探究八大山人在不同时期有关花鸟画作品的创作手法、风格形成等方面的特点,并着重对八大成熟期的艺术造诣做出分析,从而体会八大花鸟画的演变过程和他的绘画特征及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9.
浅谈写意画     
本文大体描述了写意画形成、发展、繁荣的发展过程及其各个历史阶段的代表人物,点出了写意画以写意花鸟画为典型。从“线”这一中国画与书的联结体谈到“写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性的美学范畴,中国写意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强调气象与形式,由形到神,达到艺术画的完美统一。作者着重对花鸟画进行了分析,以王维、徐渭的画作特点对早期的花鸟笔墨形式和破墨技法进行了.探析,然后论至清代拟人化的花鸟、空灵流动的构图、个性化的抒发和近代上海画派的金石入画、形色交融等。表现了写意画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精神和意外意、味外味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工笔花鸟画既是花鸟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我国民族绘画中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技法的一门独立的画科,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工笔花鸟画的技法形式亦在不断演变,尤其是现代工笔花鸟画,既有传统技法的特色,又吸收了西方现代绘画中一些形式因素.使其表现形式和风格更趋于多样化。对现代工笔花鸟画技法的探索、研究、总结是为了促进工笔花鸟画的进一步发展.满足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