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端午的粽子     
<正>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在我们故乡,家家户户都会品尝独有家乡温柔味道的五芳斋粽子。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它是一个美好而温暖的名字。端午节,相传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而死,又成为华人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故乡端午节的习俗也像其他地方一样,用艾草、菖蒲、蒜头连梗  相似文献   

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被秦军攻破。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3.
5月28日晴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因反抗封建专制的残酷迫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投江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便划小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的遗体吃了,所以把米饭投到江里,  相似文献   

4.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端午的含义是什么?词典上说;端午是指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相传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这一天有吃粽子、龙舟竞渡等风俗。 其实,早先的每月初五,均可称为“端午”。因为“端”就是“初”,所以初五就叫端午,端只作一般用法,并非专指五月的初五。后来,五月初五单独成为节日,就把“端五”称作“端午”,成  相似文献   

5.
端午节趣闻     
胡德兴  李喆  杜沛红  任静 《科技文萃》2001,1(6):161-162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也称端阳节,关于它的起源,历来说法很多,主要有: 梁.吴钩《续齐谐记》称为,端午节是专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怀石沉于归汩罗江,楚人哀其死,于是用赛龙舟和包粽子的形式来怀念他。  相似文献   

6.
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它通常在阳历的六月份。这个节日有着众多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340-278 BC)。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和中国早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面对强秦的压迫,倡导举贤任能,富国强兵,但他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怀王去职,后被流放。他在流放中,仍心系他的祖国,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在他听到秦军攻破楚国京城的消息时,于农历的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而死。  相似文献   

7.
<正> 端午节(2010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岁时八节"之一,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法不一,最常见的是两种:一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的楚国诗人屈原,二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被吴王夫差赐死、尸体于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吴国忠臣伍子胥。传说伍子胥死后化为涛神。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一些地区还会在家门前悬钟馗像镇宅,挂菖蒲驱瘴。此外,人们还有"躲端午"(指接已嫁之女回家过节)、立蛋(如在正午时将鸡蛋直立起来,表示来年会有好运道)、佩香囊等习俗和活动。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最新一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的端午节成功入选。(韩国在2005年的申遗成功的项目为"江陵端午祭"。)  相似文献   

8.
[病文入院]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它的传说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纪念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极力主张联齐抗秦,遭到靳尚等人的强烈反对.因此,屈原被赶出都城,流放边疆.  相似文献   

9.
屈原与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自古家家包粽子吃,户户挂菖蒲剑,人人喝雄黄酒,然后看赛龙舟。相传这些民俗都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大诗人,被世界和  相似文献   

10.
端午的习俗     
饰非 《初中生》2008,(5):14-17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等。  相似文献   

11.
黄伊 《新读写》2012,(6):50-50
我国有很多节日,但我最喜欢端午节。你知道屈原吗?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人们庆祝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他。在农历五月初五那天,人们举行龙舟赛,我观看比赛,还喜欢拍照。人们不仅家家包粽子、吃粽子,每年电视上还会有此类的比赛和娱乐节目。肉粽是我的最爱,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学会了包粽子。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一个习俗,每逢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包粽子吃,有些地方要划龙舟竞赛.这个习俗是为了纪念屈原. 上溯历史可以知道,这个习俗由来已久.宋代就有,苏轼《屈原塔》写道:  相似文献   

13.
端午     
【相关题目】赛龙舟青青粽叶艾蒲飘香端午随想温馨端午节那年端午【写作指要】端午是一个以严肃的心情来过的节日。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曾于农历五月初五含愤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一天当作节日,这一天要吃粽子,赛龙舟,艾蒿高挂,雄黄飘香,粽叶滴翠,香囊系身……端午节的民间风俗各地不同,但都围绕着驱妖祛邪。写这个节日要抓住本地区  相似文献   

14.
6月18日即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古老而传统的节日,由于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地区不同,过端午节的乡风民俗也多姿多彩、各不相同,吃粽子。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起初人们用竹筒装米投江以示祭悼,为避免蚊龙鱼虾争抢窃食,便以苦谏叶包黍米,并缠上蚊龙害怕的五彩丝线,沿袭至今,以食粽来祭悼。悬喜挂艾。每逢端午节,人们为了避邪散毒,便在门上悬挂艾叶和营蒲,待艾叶和首蒲自然干燥后,若遇有腹痛等,取艾叶适量,煎水饮之,很有效。系彩线。由于夏季虫多,为避免毒虫叮咬,端午节的早晨,许多地方的长辈便会在孩子们…  相似文献   

15.
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重五节,因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日之一,其它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春节。  相似文献   

16.
端午的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有关端午节的来源,历史记载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之说、恶月恶日驱避之说等等。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  相似文献   

17.
《双语学习》2009,(5):9-9
今年的5月28日,也就是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里,好吃好玩的东西可多了!快来熟悉一下它们,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节日吧!  相似文献   

18.
看龙舟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独有的端午节,它是民间为纪念我国伟大诗人屈原而形成的传统节日,流传有许多的风俗习惯,其中划龙舟是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我非常喜欢看龙舟比赛。端午节这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和妈妈一起来到湘江河畔。站在河堤上远远望去,两岸已是人山人海,就连河  相似文献   

19.
李穗玲 《早期教育》2010,(6):I0002-I0003
我国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隆重的民俗节日——端午节。这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因为这一天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活动。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我国的一个传统文化节日,有关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很多,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戴香包等逐渐成了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这次来我们擂台赛上“打擂”的两篇习作,就都与端午节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