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钧(1881——1940),字重子,号怕翁,一号白心老人,湖南湘潭人。其姊杨庄,为王闿运先生冢妇;其兄杨度,为近世闻名政治家。杨氏兄弟,均奉王氏为师。杨钧喜临汉碑,间写山水。著《草堂之灵》一书,论列金石书画。其中《记何》、《论四冢》、《记猿》、《说秘》等文,专事捏造事实,用以诋毁何绍基;而《哭陈》一篇,则为诋毁何氏长孙何维朴而作,昔之名宿硕儒,见人一善,必广为延誉,如不容口;杨钧则无中生有,出言诞诬,恣意丑诋我国具  相似文献   

2.
正汪士慎(1686—1762),字近人,号巢林,别号七峰居士、溪东外史、晚春、甘泉山寄樵等,安徽休宁人(一说歙县人),寓居扬州。清代画家、书法家、诗人。他擅花卉,精于兰竹,尤擅画梅,因有一目失明,遂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其作格调清淡秀雅,素有"汪梅"之说。金农称汪士慎画梅之妙和高西唐(翔)异曲同工。其书法擅狂草、篆隶,另著有《巢林诗集》。清代初、中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杨岘,字季仇,一字见山,号庸斋,晚号藐翁(66岁时以藐视上官被劾,归而署号曰藐翁).浙江归安(今湖州市)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卒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为晚清书法名家,精研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金石小学皆极能事.又工古文,有《迟鸿轩诗弃、文弃》.杨岘17岁(1865)补博士弟子员,早年即治《春秋三传》,又治《三礼》,学问深湛.37岁(1855)秋,乡试中第四十名举人.38岁入京会试,此后屡困场屋,未得功名,壮年时  相似文献   

4.
李攀龙     
《语文教学之友》2021,(4):F0002-F0002
李攀龙(1514-1570年),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王世贞、谢榛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诗歌以七律、七绝见长。其七律声调清亮、词采俊爽。在《与子与游保俶塔同赋》中,以“金牛忽见湖中影,铁骑初回海上潮”描绘保俶塔下的西湖;在《酬张转运龙洞山之作》中,以“浮泯并结金龛丽,飞窦双衔石瓮圆”来形容龙洞山的金龛和石瓮,非常传神。  相似文献   

5.
李新强,男,字辛樯,斋号金石轩。1975年生于茶树王之乡镇沅。幼承家训,搦管临池。临池之际,遍读古今名碑法帖书论,多有心得。1999年毕业于思茅师专,因书法特长留校工作。2005年创立金石轩书法研究社。现为思茅师专书法教师,金石轩书法研究社负责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普洱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普洱市诗词楹联协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6.
《广东第二课堂》2009,(7):38-38
商承祚(1902-1991),广东番禺人。当代著名的古文字学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字锡永,号驽刚、蠖公、契斋。  相似文献   

7.
名书欣赏     
《基础教育研究》2010,(8):F0002-F0002
西湖春晓郑午昌 郑午昌(1894—1952),名昶,号弱龛,浙江嵊县人。擅山水画,花卉蔬果。其山水画重峦叠嶂,层次分明,飞瀑流泉,自然成趣。其画作多次在日、英,美.比、法等国展出,曾获纽约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其作品有《宿雨初牧》、《柳溪图》等;《溪山钓鱼》、《西岩夜泊》等藏上海美术馆。  相似文献   

8.
王永江评传     
王永江(1871——1927),奉系军阀集团主要人物之一。字岷源,号铁龛,奉天金州(今属辽宁)人。出身贡生,博学多才,能文善诗。1907年出任辽阳警务学堂监督,后擢升为辽阳警察所长。1911年以后,先后任职督府参事、奉天警务处长、财政厅长、奉天省长、北京政府内务府总长等职。1927年病逝于金州。平生著有《易原窥余》、《铁龛诗存》、《学易偶得》、《铁龛诗余》、《医学辑要》、《方书选粹》、《赫山子》等书。  相似文献   

9.
张明堂的隶书书法风格独特,人称"铁笔隶书"。"铁笔隶书"既有汉碑典雅、庄重的形态,又有汉简、帛书潇洒飘逸的神韵,更有甲骨、金石文字的筋骨和意趣。"铁笔隶书"源自中国传统书法的隶变,诠释了隶书书法的深刻内涵,是当今书坛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0.
一、方外交——药龛和尚 药龛和尚是翁同和交往颇多的一位方外人士,戊戌削职归里以后,翁同和与药龛的接触更甚于往昔。在翁的日记和诗词集里留有不少记录,《药龛集》里也有所反映。 药龛和尚(1825—1909),名照尘,号煮石头陀,俗姓赵,本邑西乡人。七岁时投虞山三峰清凉寺披剃,为觉海和尚门徒。咸丰丙辰(1856年)继其师任该寺住持,为三峰名僧硕揆禅师九代法嗣。药龛好读书,内典而外,旁及子史百家;又工诗善画。幼时曾为翁同和大姐丈俞大文诗弟子。住持三峰寺时,药龛重视培植僧材,延聘邑中名士王伊(1838——1908、字景石,号聘三),到寺为沙门弟子授  相似文献   

11.
《燕子龛禅师》是写四川(今重庆)云阳的燕子龛禅师;这是一首内容丰富,技法高超,雄奇苍郁,语淡意悠的好诗;大量事实证明,它是王维"蜀物多淹泊"的杰作。  相似文献   

12.
正滕西奇先生新著《两汉名碑注译》一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汉碑研究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该书虽名曰"注译",但其实际价值却远超此二字所涵盖的范围。可以说,该书既是一部遵循传统注译古文方法的著作,又是一部充满新意的汉碑整理与研究专著。《两汉名碑注译》的新意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的创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6月下旬,以北京师范大学倪文东教授为首的"齐鲁之行、访碑游学"艺术考察队,对山东境内的主要碑刻书法和相关文化遗迹进行系统考察研究。他们登泰山,看《经石峪金刚经》,品泰山历史文化;看岱庙,访《张迁碑》《衡方碑》,体会汉碑之雄强;走曲阜,观《礼器碑》《史晨碑》《乙瑛碑》《张猛龙碑》,体悟汉魏书法石刻之博大精深;到济南,看山东博物馆,赏大明湖之美景;去济宁,品博物馆汉碑,看汉墓石刻,观水牛山摩崖;赴邹城,看博物馆,观四山摩崖刻经。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以连载的形式呈现艺术考察队在访碑游学过程中的见闻与思考,敬请各位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别号东洲居士,晚号叟。他精通金石书画,篆、隶、行、草均有突破,但尤擅行草书,不失古人,别具一格,有"晚清第一人"之誉。在风格上,他弃"二王"的妍美、恬淡之风,宗法颜真卿《争座位帖》《祭侄文稿》和李邕《麓山寺碑》等,形成了自己  相似文献   

15.
毕沅是一位杰出的金石学家。他曾大规模整葺西安碑林,保存了大量金石资料;撰写金石学专著《关中金石记》和《中州金石记》,主张金石和历史互证;在方志编纂中主张金石单独立志,成功主修《西安府志》;鼓励帮助后学,助阮元撰成《山左金石志》。毕沅一生的金石学成就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孙樵是唐代散文家,他的文章思想主要体现在《与高锡望书》《与贾希逸书》《与王霖秀才书》《与友人论文书》《寓居对》《骂僮志》等篇中。他的文章思想丰富,主要有:主张文以"明道";重视"史法",强调文质恰当;重视作家之"穷"与创作的联系;强调文章之"奇"。  相似文献   

17.
《龙龛手镜》的部首主要承袭《说文解字》而来,少数部首为其首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龙龛手镜》242个部首的来源,并通过讨论与部首相关的问题,来揭示《龙龛》部首设置的特色:一是部首字在正文中是否作字头,二是部中之字如何安排。  相似文献   

18.
《一切经音义》用字是《龙龛手镜》收字的源头之一,但其间字形具有多大程度上的联系,还是个未被完全揭示的现象。我们通过对高丽本刻本《一切经音义》与中华本《龙龛手镜》字形的比勘,发现《龙龛手镜》所收《一切经音义》用字具有较复杂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龙龛手镜》收字随意性、局限性、规范性。  相似文献   

19.
将《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残卷与《龙龛手镜》相印证,纠正了《龙龛手镜》中一部分俗字的错误,并补充了《龙龛手镜》未收的一些俗字。  相似文献   

20.
大足宝顶山大、小佛湾各有一个父母恩重经变图龛,均雕凿于南宋时期。小佛湾的已风化殆尽。大佛湾的保存比较完好,编为第15号。该龛高6.90米,宽14.50米,龛顶系平顶。全龛造像可以分为三层,都为高浮雕。龛的上层系七佛像,中层是《父母恩重经变相》,下层右壁为阿鼻地狱图,左壁无造像。兹将各层造像内容简介于下,再结合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