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们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多了,读的形式也多样了。但是不是在课堂上我们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学就有效了,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就传统教学的“读”、“悟”、“做”三点 ,重新审视教师行为在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取向。一、读既然是阅读教学 ,师生面对文本 ,必然涉及到有声朗读 ,从朗读入手 ,也是达到感知理解教材目的的必然途径。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正是从阅读入手 ,在学生的开蒙阶段以大量的朗读、记诵、积累引路 ,打下坚实的国学底子。“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等都是对传统朗读意义的表述。阅读教学重要的常规武器应推朗读 ,而最具引领作用的则属教师的范读。我们常见有的语文教师阅读课上大搞繁琐的剖析、讲解 ,有的甚至另…  相似文献   

3.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指出:“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索。”不难看出,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放在首要地位。而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所以要开展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就必须先从最根本的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那么应该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朗朗呢?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读得好,可以深切地表达出课外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就领会它的思想感情”。张田若先生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的路上,我和其他的语文老师一样,一直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下面是我在小学阅读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三要素:一、“读”——以读为本语文实践有很多种形式,其中读最为重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生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说:“朗读的作用很大,理解课文的唯一手段就是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最重要的手段。语文能力是讲出来的吗?不是!语文能力是读出来的,是学出来的。”在阅读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读”。  相似文献   

6.
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指出:“书用你自己去读,道理用你自己去探索。”不难看出,读书感悟是传统阅读教学经验的精华。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把阅读教学放在首要地位。而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所以要开展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就必须先从最根本的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那么应该怎样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书声朗朗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语文新课标倡导阅读教学要重视“诵读”,大量宜于中学生朗读的名篇佳作走进教材,校园里琅琅书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由“讲堂”变为了“读堂”;观摩课更是一读再读三读,师生共读、配乐读、轮流读,各种读法热闹非凡。然而在一片喊“读”、在“读”声中,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朗读教学实践活动或停留在对朗读语音、语调、语气、节奏等朗读技巧的研究上,或停留在关注朗读材料、时间、次数的多寡上,过分强调“读了”和读得“多”。而对朗读的对象——文本的关注相对较少。于是,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上去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对文本的理解力、感悟力、创造力却在逐步退化,以致出现了读得出美声却讲不出美情、写不出美文的怪事。  相似文献   

8.
李润泽 《考试周刊》2011,(24):65-66
怎样指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需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功夫。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了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新课标中也突出强调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倡导在课堂中让学生充分地朗读文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近期,笔者发现在我们的课堂中悄然掀起了“读步课堂”的热潮。从课初的初读,再到分自然段精读,教者在朗读形式上不断翻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配上音乐读、小组赛读等。这样的一读到底,不仅给听课者造成了听觉疲劳,而且学生对文本的感悟也只是“到此一游”。一言蔽之,肤浅缺乏深入,低效而又费时,盲目缺乏“行为指向”是目前课堂朗读教学的主要弊端。  相似文献   

10.
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课堂上教师以“读”为切入点,可使学生由读生疑,由读生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教学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读呢?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大量教学实践证明,阅读教学如何要落到实处、搞扎实,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到整个教学全过程中,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本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相似文献   

12.
一、多读,读有所获“多读多背”是传统的教学经验之一。人们熟知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能吟”等都是古人读书经验的精辟概括,说明了“读”的重要。新大纲强调了朗读和默读训练的重要性,“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多读,理所当然地成为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调动学生多读的积极性,我们采用了指名读、小组读、齐读、引读、同桌对读、评读、感情读、分角色读、配乐读等多种方法,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反复…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重视感悟和情感的熏陶,小学阶段的重点是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知和感悟。”我在教学中以此为指导思想,确定“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运用”这一教学模式。把读书作为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使学生始终处于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4.
杨宁 《语文天地》2014,(29):52-53
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让我们由衷地沉醉在朗读的魅力之中吧。怎样让朗读的魅力之花绽放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探究并构建了“一听四读四练一赛”的“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以读促学”就是以“朗读”贯  相似文献   

15.
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也是阅读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读书方式。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的有效朗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朗朗书声中感悟了文意,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得到审美愉悦,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怎样才能让朗读避免“虚情假意”,达到“情真意切”呢?怎样落实有效朗读的指导训练呢?本文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朗读万能”的一种思想倾向。一些教师思想中存在误区,以为语文教学以读为主就是一读到底,或没有目的地进行朗读体会,或在同一层次的理解水平上反复进行朗读。而我认为,阅读教学要善于发掘文本的精彩之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明义”的理念愈来愈得到教师们的认可,并在教学实践中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这对语文教学的发展无疑意义重大。然而,有的教师在努力践行这些理念时发生了偏差,在如何把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手段,在指导学生朗读与感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朗读指导的形式化、肤浅化、程式化、模式化、唯技巧化上。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加以剖析。  相似文献   

18.
设计理念 1.反复诵读,逐层递进,读中领悟 中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训练,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本文设计了多种朗读训练形式:“自由读”——画下最能触动心灵的句段;“品味读”——抓住关键词想开去;“教师引读”;“丰富人物提示语,揣摩人物内心读”;“指名读”——听听哪儿读得最动情等,使学生在感悟朗读中逐步领悟文章中心。  相似文献   

19.
“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其中,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低中高三个学段的朗读分别作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力显了新课程对朗读的重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成了挂在教师嘴边的口头禅,课堂上再现诵读吟咏的万千气象。但我们的朗读教学是否真正有效呢?审视目前的朗读现状,笔者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相似文献   

20.
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但在边疆民族地区的不少阅读课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朗读训练,繁琐的分析,多余的提问,占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即使读,也是为讲这一段,而让学生读这一段,笔者认为,这种为讲而“读”,不是读的训练。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