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道家是先泰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清静无为,人们历来认为道家思想消极。然而几千年来,道家一直不被人们遗忘,道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因为道家思想中有许多“真理的颗粒”,特别是在看待世界和处世哲学方面。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借鉴运用的。这里笔者想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艺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幼教普遍存在“城市化”现象,城市幼教在经费条件和硬件方面,要好于农村,但农村也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能形成农村幼教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无论是在春秋时代还是在后世当代对经济问题的理论解释以及经济问题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文章就老子的“无为”、“顺乎自然”、“无的作用”、“知常日明”、“知足去奢”、“损有余而利不足”的均富思想、“小国寡民”的思想进行古今论述以求得出现实的结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非常重要的一家 ,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清静无为 ,人们历来认为道家思想消极。然而几千年来 ,道家一直不被人们遗忘 ,道家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因为道家思想中有许多“真理的颗粒” ,特别是在看待世界和处世哲学方面。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主张在班主任工作中是可以借鉴运用的。这里笔者根据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谈一谈班主任工作的“无为”艺术。班主任开始班级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班规———班级规章制度。虽然学校有各类规章制度 ,但在具体的班级活动和班级管理中 ,依然需要根…  相似文献   

5.
认真分析了黄炎培以“划区施教”“富教合一”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进理论的思想特征,指出在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认真学习借鉴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尤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农村改进理论,必将极大地推进我们的农村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实施新农村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有其特殊的历史意义。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指出构建农村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施教路径,不仅应该因材施教,更应该因人施教、因需施教、因财施教、因岗施教。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人生理想境界的形成与他的个人生活遭际,时代的黑暗有一定的关系,道家思想与魏晋玄学的影响对他的人生理想境界的形成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崇尚自然的人生旨归,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虚极静的审美心胸使陶渊明达到了遗世独立,恬静自由,顺乎自然的“至人境界”,追求心境与物境融合的陶渊明在艺术上采用了“情景合一”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需要牢牢把握中央的政策精神,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坚持因材施教,还需要根据教学时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纪念日开展“因时施教”,通过事件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理论与中央政策精神,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陶渊明人生境界的形成与他的个人生活遭际、时代的黑暗以及道家思想与魏晋玄学的影响均有一定的关系。崇尚自然的人生旨归、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虚极静笃的审美心胸使陶渊明达到了遗世独立、恬静自由、顺乎自然的“至人境界”。追求心境与物境融合的陶渊明在艺术上采用了“情景合一”的表现方式。  相似文献   

10.
尚思 《安徽教育》2011,(3):35-35
【正】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这一重要环节,积极探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的好方法,做到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材施教,使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相似文献   

11.
构建和谐农村幼儿教育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幼教长期不振是制约我国幼教事业发展的瓶颈。在目前政府对农村幼教投入不足,社会对农村幼教关注也不够的情况下。农村幼教的发展的确举步维艰。我们应该明白,没有农村幼教的发展便没有中国幼教的发展,所以必须对农村幼教予以切实的扶持。本期刊发一组关注农村幼教的文章,有不少做法值得各地借鉴。比如:南京市的农村幼教扶持计划。让政府财政进乡村;姜堰市改变过去农村幼教“乡镇办、乡镇管”的模式,由市乡(镇)共管;连云港的“城乡联姻”,等等。南京师大和西北师大的幼教专家一直保持着“心系农村”的好传统,令人钦佩,所有幼教理论工作者和研究人员都应该学习他们。  相似文献   

12.
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如何把孩子教育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其实,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家长感悟体验人生的过程,是和孩子共成长的过程。而在对孩子进行因势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因龄施教、因情施教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幸福,体验到了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集体教学过程充满着变化,常常会发生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事,有时让我们难堪,有时让我们生气,有时让我们失控。不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影响活动计划的实施,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往往很担心意外事件的发生。可在实践中,我感受到教师如果善于抓住时机,因时、因事、因地采取灵活方式较好地处理意外事件,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还能展现教师的教育机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早在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孔子就创立了教学相长、学思并重、学行相需、知能兼求的思想,提出在施教时应当注意兼顾各种教育因素,注意掌握教育的"度",因时、因地、因人而宜地灵活施教.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具有兼求和谐,力求适度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个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5.
水满则溢 ,物极必反。教学也一样 ,它不仅强调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因时施教 ,而且在教学技巧上还要把握一定的“火候”、一定的“限度”、一定的“分寸”。   课中高潮——不宜太多。一些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追求高潮迭起 ,此起彼伏 ,追求这种“轰动效应”未必就是好事。冷静地分析 ,我们会发现这种热闹是有些问题 ,诚然 ,从教学心理看 ,课堂教学追求有“趣”是一种境界 ,有“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有“趣”才能在教学中形成高潮。教学中挖掘点“趣味因素” ,甚至可能“制造”点快乐是明智之举。但是 ,热闹的课不一定是高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学前教音专业媒体.我们一直希望幼教事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且能够“雪中送炭”。更何况,事业发展的样貌差异往往体现着宝贵的地域特色和各地幼教同仁不竭的创造力,构成了中国幼教弥足珍贵的资源。此次开设“地域”专栏,用来自农村的声音拉开帷幕,传递着我们的心声——关心农村幼教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中国幼教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我们幼儿园处于农村乡镇中心,家长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可能不如城市幼儿园的家长,那么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充分挖掘农村幼儿家长的教育资源,更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幼儿家长支持与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呢?请大家各抒己见吧。中班组A教师:有的农村幼教工作者认为只要把孩子带好,按部就班就行了,至于开发利用家长教育资源,那是学校领导的事。还有的幼教工作者没有认识到家长教育资源的优势和宝贵,大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感,认识上有些“雾里看花”,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因此,不善于与家长沟通,没有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我认为…  相似文献   

18.
李贽虽非道家人士,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李贽思想的道家内藏主要见于:李贽“童心说”内藏道家蕴涵,“童心说”直接受到老庄思想影响;李贽行为任性自然,传承于老庄悠然率性之本色,有道家风格;李贽思想的平等观,与道家学说如出一辙;李贽对传统封建统治思想的强烈批判,直接发扬了老庄的批判之风,他是道家批判精神的实际践履者;李贽大无畏的生死观不仅受到佛禅思想的影响,也受到过庄子“过隙人生”、“悬解”等理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优势条件与问题分析张燕最近,我有机会接受国家教委委托,同一些幼教同行对安徽贫困地区实施“社区、学校、家庭”一体化项目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考察和评价。结合近年来参加北师大社区教育课题的经历,对社区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深感农村...  相似文献   

20.
农村中学如何搞“社区教育”这还是一个新课题。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社区教育”不但城市可以搞,农村也照样可以搞。但农村有农村的特点: 第一,学校施教区比较大。农村初中一般是每乡镇一至两所(多数乡镇为一所,它的施教覆盖面积一般都在数十平方公里)。农村完中施教区一般是三至四个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