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一、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倡导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自由地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如教学"角的大小"时,教师可以设疑让学生猜测角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然后让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活动角,两个大小相等、边的长短不等的角以及两块三角板,自己动手完成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互相交流,有的学生得出了"两条边叉开越大,角越大;两条边叉开越小,角越小"的结论,有的学生得出了"两个角的大小相等,所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的结论,有的学生总结出了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2.
二年级孩子学习角的初步认识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开口大小相关”一向是教学时的难点。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这一内容时.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着重让孩子们体会“角的大小究竟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并采用了我国台湾的一些方法,即将两个不同颜色的、大小相等的圆纸片从中剪开一条口.然后重合,转动圆片,即可产生不同的角,以此让学生初步体会角逐步变大和变小的过程。接下来将两个圆片变成大小不一的同心圆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灵机一动     
“剪”破难点 小学数学第三册第 68页有这样一题:“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 ?哪个角小 ?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   学生对这两个角为什么会一样大,一时难以理解、接受。为此,教师采用如下做法。   首先,教师要求学生边动手拉活动角,边思考:你们看到了什么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过仔细观察、思考,很快得出结论: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然后,教师提问: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跟两条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 ?学生先观察,再动手操作,并思考:…  相似文献   

4.
一、导入新课(一)请你照我这样做。师生同做:拿出活动角(重合状),开始旋转角的一条边,使之成锐角、直角、钝角。边做边引导学生思考:旋转成了什么角?(二)拼摆图形,引入“三角形的认识”。让学生在活动角的两边上各取一点,使角的两边分别表示一条线段。再让学生增加一根硬纸条,任意和已知角拼成一种图形。(多媒体演示:屏幕上显现出学生拼摆的图形。(见下图))  相似文献   

5.
角的大小比较和角的度 量是“角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我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收到了较好效果。 1.联系生活经验激疑,引出量角工具。 在学生初步建立了“角的概念”后,我出示了大小一样但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提问:“这两个角哪个大?说说你的依  相似文献   

6.
角是平面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学习和掌握角的有关知识,对学习平面几何知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学习角呢? 一、会用两种方法定义角 1.从"静止"的观点定义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定义中的公共端点和两条射线是构成角的两要素,缺一不可,公共端点叫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叫角的边.显然,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开口大小有关. 2.从"运动"的观点定义角:"角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在这里,初始位置的射线叫角的始边,终止位置的射线叫角的终边,射线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下面的两个角,哪个角大?哪个角小?用三角板上的角比比看。让学生理解"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单元时都比较困难,现在让二  相似文献   

8.
例1 已知△ABC的三边互不相等(ab< )c<,试比较三条角平分线的长短(设三条角平分线的长分别用,,abcttt表示), 思考 当△ABC的三边,,abc给定时, △ABC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给定了,因此,它的三条角平分线的长也随之被给定,所以,,abcttt都是,,abc的函数.问题化为求这三个函数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一)角的概念的推广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射线的起始位置(始边)与终了位置(终边)所构成的图形就是角。由于旋转方向不同、旋转程度不同,一个角不仅可以在0到2π弧度间,而且可以大于2π弧度,也可以小于0弧度为负角。于是,任何一个角的大小可以用唯一的一个实数来表示;任何一个实数可表示唯一的一个角。在角的集合与实数的集合间形成一一对应。  相似文献   

10.
(用打电话形式进行 ,教师与一名学生各提话筒 ,相互对话。)师 :喂!××吧?生 :是!老师您好!师 :你好!喂 ,你们今天的数学课学习了什么内容?生 :从一点引出两条很直的线 ,这样的图形就叫做角 ,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 ,这两条很直的线 ,叫做角的两条边。师 :×× ,学得真不错!生 :我们都学得很认真 ,我们不但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还会画角呢!师 :祝贺你们学习进步 ,希望我们继续努力 ,天天向上!生 :谢谢老师!〔评析 :通过师生对话 ,让学生说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通过这种形式 ,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 ,达到了结束课的效…  相似文献   

11.
[题目]如图1所示,一个正方形中有一个长方形(涂色部分),长方形四个角的顶点恰好分别把正方形的四条边分成两份,其中较长一段的长度是较短一段的2倍,已知涂色部分的面积是5/12m2,问正方形的面积有多大?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1.学生玩活动角:旋转活动角的一条边,形成大小不同的角。  相似文献   

13.
一、知识的整理与概括  1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1)说一说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联系:线段是所在直线或射线上的一部分;射线是它所在直线上的一部分。区别:①端点个数不同(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无端点);②线段有长度,射线和直线都无长度。](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议一议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的越大,角越大。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你能说出锐角、直角、平角的度数吗?用量角器画出一个150°…  相似文献   

14.
三角板是我们学习数学常用的工具,一副三角板通常由两块特殊的直角三角形板组成,其中一块的两条直角边相等,这相等的两边所对的角都为45°;另一块的两条直角边不相等,较短的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较长的直角边所对的角为60°.你是否知道,由一副三角板,可以拼成各种不一样的图形,其中有很多可以构成求角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注意标上各个顶点或某些交点的字母,灵活利  相似文献   

15.
一、灵活运用公式,要使学生抓住公式所体现的图形与数量关系的本质。在教学中,有的学生常常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如果题目稍有变化,公式套不上,就不会应用,本来很简单的问题,也做不出来。例如,教学余弦定理的三个公式,学生只知道这是已知两边夹角求第三边的运算公式。基础好一点的学生,还知道已知三边求角,可以用这个公式。但对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条边所对的角,要求第三条边,就不知道运用这个公式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分析了余弦定理(三个公式)所体现图形的数量关系,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公式的本质是反映任意三角形的三条边与一个  相似文献   

16.
解直角三角形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角的大小,求出未知的边和角的过程.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除了已知的直角外。如果再知道任意一条边及一个角的大小,或者任意两条边的大小就可以求出其余的边与角.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射线和角的特征,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和表示角的符号。2.从实践中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跟两边的叉开大小有关。3.从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射线和角的特征,会画射线和角。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叉开大小有关。教学过程:一、学习射线l.认识射线课件演示:出示一条直线,并向两边延长;在直线上任意点上两点,闪烁两点间的部分移下来。师:从刚才的演示中你发现了哪些知识?课件演示:在直线…  相似文献   

18.
手帕的妙用     
手帕在成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件卫生用品,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是一件百玩不厌的玩具。家长可利用它对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教育。铺平手帕,家长可以让孩子数数有几条边、几只角,教他找出中心点。四五岁的孩子还可在家长的指导下,量量比比四条边的长短,知道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同样大小的是正方形。如手帕上有一定数量的物体就引  相似文献   

19.
一、学习探究自主化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结合教材和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等各方面的因素,从实际出发,充当一名“编剧”和“导演”,为学生创设出不同的学习情境,设计出适合学生不同个性的角色,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他们能用各种方法去发现、获取新知识.例如我在教初一“两个角的和、差”一节时,首先让学生用一副三角尺探索如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再让学生根据学过的两条线段的和、差的特点思考如何才能求出两个角的和、差,之后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应该使两个角的顶点和…  相似文献   

20.
[教学片断一]师:关于度量,同学们已经学过度量线段的长短,我们以米、厘米作单位,某一条线段里含有3个1厘米?它是3厘米(生)。如果它含有5个1米呢?(生:5米)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一个角),角的度量是量角的什么?是不是量它两边的长短?(生否定)那量什么?生:量它中间的宽度。生:量它叉开的程度。生:量角的两条边叉开的程度。师:那叉开的程度该怎么表示呢?人们也规定了一个单位?(屏幕动态地展示过程,教师作解说)人们把一个半圆平均分成180份,其中一份所对的角(动态闪烁),就叫做一度的角。计量角的单位就是度。(板书并指导写法)师:(屏幕另出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