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淮水边,青溪畔,南京市秦淮区第一中心小学,一所百年老校屹立于此。学校始建于1907年,百余年来,我们坚持"明远乐行"的校训;"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校风;"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教风。我校以德育为先,融智育、体育、艺术、科技等活动为一体,坚持"润物无声、教育无痕"的教育理念,提炼出意韵深远的"润"文化为校园文化,围绕"润"文化全面实施教育教学工作。在"润"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建设"润物无声"的环境;积极开发"润心课程";积极打造"润智课堂";积极开展各项"润美活动"。  相似文献   

2.
学校的发展即文化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永远在路上。为此,我们在实践中探索一条继承与发扬学校文化建设的新路径——书话永平。在"爱润永平"工作体系的"爱润管理""爱润课程""爱润课堂""爱润学子""爱润教师""爱润家长"工作深入推进中,去"发现管理""发现课程""发现课堂""发现学子""发现教师""发现家长",书写永平故事,厚积"爱润"文化。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土壤,孕育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根基,生长着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是力量,提升着学校品质。用文化引领教育,用文化经营学校,是一所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策略。我校在文化立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探索,形成了"三寻三求"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一、寻查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求发展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涟水县外国语小学全方位挖掘"米公"文化的教育内涵,将学校的书画教育课程建设与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相结合,确立"翰墨凝香润童心"的书画课程发展理念,以"米公"文化引领墨韵课程建设,培本固原,以点带面,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书画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正顾明远先生曾说:"教育犹如一条大河,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的活水。"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越深厚,学校的基础就越深厚。北京小学大连开发区华润·海中国分校于2011年9月成立以来,根据"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润泽生命,启迪智慧"的办学理念,以"生命与智慧"教育为主题,以"润德、润智、润体、润美"的"润教育"为核心,让"润"点化师生的心,浸润师生的情,滋养学生的根。围绕教育是"润"的  相似文献   

6.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具有独特品质魅力的学校文化,是提升教育内涵的重要方面。学校文化是土壤,孕育着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根基,生长着学校特色;学校文化是力量,提升着学校品质。用文化引领教育,用文化经营学校,是一流学校走向成功的基本策略。我校在文化立校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以"山"为切入口来建设学校文化,名曰"仰山文化",形成了"三寻三求"的学校文化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7.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仅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载体。涟水县外国语小学不断深化拓展,挖掘"墨韵文化"的教育内涵,围绕"翰墨凝香润童心"这一文化主题,积极营造书法教育的情境,努力打造墨香校园,在全体师生中普及书法教育,推进学校书法文化特色课程基地建设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8.
吴江市高级中学在办学之初,就把"研究型学校"作为学校特色来建设.我们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努力构建"学习型学校",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名师强校,文化润校"策略,扎实推进特色建设,追求学校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德育》2014,(20):F0003-F0003
正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石麟小学始建于1928年。1996年迁至龙泉街1582号。学校占地36186m~2,有76个班,3958名学生.专任教师193名。学校确立了省级"和文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核心课题,坚持"爱悦润和"的核心价值观,秉持"百年石麟,中和致远"的核心理念,坚持"持中管理(和美校园、勤廉机制、和进团队)、和润育人(和雅课程、和悦德育、和润课堂)"办学特色,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确立了"文化引领学校发展"的优势策略。学校以"和悦德育""和润课堂"研究为带动,加强学科德育课程和德育课程化建设。"和文化"建设在省、市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山东青岛永平路小学成立于1956年,2001年7月归并于青岛春雨小学,2014年11月恢复为青岛永平路小学。学校秉承"春风化雨,润心无声"的核心理念,不断完善"爱润教育"学校文化体系。"爱润教育"的理解: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教育手段,爱就是助力成长;润,滋润,"润物无声",意在从心而入。"爱润教育"是将"爱"和尊重的学校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永平人,助力每一个永平人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与时代同心同向。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在开展品格教育的长期实践中,以“品润心灵”为内涵的学校文化润育而生,即学校“品”文化。学校充分发挥“品”文化的育人功能,走出了立德树人视域下文化育人的价值育人、环境育人、和谐育人、隐性育人的四条路径,精心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品润心灵”学校文化品牌,实现了学校办学水平大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打造四雅文化,构建美丽校园"是我校的发展目标。近年来,我校以"雅润童心,追逐个性"为教育目标,从"建设雅境、塑造雅师、培育雅生、开设雅课"着手,让"四雅"文化体现出学校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一、建优雅环境,给学生以美的熏陶我校在校园环境规划中,本着"环境育人、环境润心"的宗旨,以"生态、雅致、人文"为原则,建设景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学校的血脉和灵魂。南通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以张謇教育思想为底色,从文化立根、文化赋形、文化育人三个方面整体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大生文化,并在课程建设、课堂变革的过程中自觉传承,形成了"以生为大"的课程文化和"凡是必求其适"的课堂文化。大生文化贯穿学校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融入师生的血脉,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和共同创造。  相似文献   

14.
文化的本质是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表征,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体现,反映了人作为主体存在的精神和价值。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传承和创新文化一直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建设目标,如何培育文化既是教育的本身使命,也是社会对教育的根本期待。关怀人、尊重人和发展人,这都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人性的主题成为学校价值选择的核心。因此,学校文化建设的成败成为评价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今天我们对学校的种种批评,都可以从反思学校文化建设中得到答案,也反映了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上海市长宁区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校文化建设这一核心主题,结合时代特点和学校特色,发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使得整个区域的教育文化环境更具有人文性、教育性和伦理性,为每个孩子的精神发展创造了温馨的家园。如上海市复旦中学挖掘百年老校深厚的历史底蕴,提出"六人"概念来培育学生的平等意识;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提出"IACE女孩",培养新时代女性;长宁区初等职业技求学校针对教育对象是智障学生的特点,在教师中间倡导"价值共同体"的建设;江苏路第五小学用"和谐教育"来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长宁实验幼儿园通过营造幸福感来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幸福传递,形成"文化引领教育,教育关注人性,人性提升文化"的良性教育文化生态。为此,本刊专访了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党工委陈设立书记,与他一起探讨学校文化建设问题,并分享长宁教育文化建设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刘红梅 《中国德育》2013,(16):67-68
广州是重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我校校园建设和文化建设自然少不了国际化的烙印。经过深入研究,我校确立了以博雅教育理念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我校倡导和实施的博雅教育,就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围绕"博学、雅正、融和"的核心价值观,引领师生做到"读书求博学、做人要雅正、处世讲融和"。要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将博雅教育理念直接或间接地融  相似文献   

16.
<正>基于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基于对校情、学情的认识,我们以书法教育为突破口,引领师生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以科研课题为抓手,撬动学科美育融合,发掘传统文化育人内涵,开拓了一条以书润心的美育途径。注重翰墨书韵的学校环境的布置和以"正诚"校训为首的学校文化建设,国家课程重视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地方课程重视学习传统文化技能;校本课程重视体验传统文化乐趣;生活课程重视浸润培养传统文化品质,从单一的"以书润心"延展为"以文化人",构建起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探索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方式,以  相似文献   

17.
<正>江苏省金湖县闵桥镇中心小学位于美丽的高邮湖畔,万亩荷花荡旁。学校以"营造荷雅文化,奠基幸福人生"为办学理念,以"荷香润品"项目建设为主题,精心打造"荷香润品"特色文化学校,让学生有更多的精力和空间发挥自己的特长。近年来,学校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素养,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在"荷乡  相似文献   

18.
明智:"求智文化"的提出与定位【李群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我理解:有特色的学校都拥有一种先进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学校文化。而学校特色是学校文化的整体表现,是全体师生所共同认可的.并能够表现为师生基本行为的:是在学校氛围中能够感觉到的,而不需要刻意讲解和阐述的。因此.办好每一所学校.就需要形成各自独特的学校文化气质,这才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标志,也是追求教育内涵发展的长久之计。本着"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我  相似文献   

19.
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小学在结合学校文化背景及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学校的文化资源,提出了"六韵教育"这一教育品牌及"六艺芳润,匠心独运"这一办学理念,并由此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锻铸学校品牌。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江都中等专业学校坚持以"抓内涵、精管理、提质量、谋发展"为专业内涵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在校企合作上求突破,在建设模式上求创新,在服务能力上求提升,有效地强化了学校内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