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衮和他的《江南野史》燕永成《江南野史》是龙衮以纪传体修撰的有关南唐史事的笔记。龙衮,北宋时人,其爵里和生平未详。据余嘉锡先生考证:一说为吉州(今江西吉安)人;一说为螺江人,并且同欧阳修为乡曲。其人善画,作有《百马图跋》等。 ̄①《江南野史》成书于北宋...  相似文献   

2.
据龙衮《江南野史》、马令《南唐书》、吴任臣《十国春秋》等史籍记载 ,有江梦孙其人 ,字聿修 ,江州 (治今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 )德安人 ,先世虽不仕 ,却“以儒道为高”。“少传先业 ,颇蕴经义 ,旁贯诸书 ,籍籍声誉 ,远近崇仰 ,诸生弟子不远数郡而至者百人。春诵夏弦以时开讲 ,鼓箧函丈 ,庠序常盈”。时江州为杨吴政权所统辖。由徐知诰辅政。知诰“欲广贤良之业 ,闻其学术 ,遂以币帛聘之数四” ,皆辞不赴。后强起为芸阁郎(一说秘书郎 )。梦孙颇为知诰所“亲礼” ,并被“委之荐进” ,亦称“得人”。梦孙以来自民间 ,“颇知民间利病 ,邑宰之政 …  相似文献   

3.
“清代野史”的史学地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的“野史”是代表中国封建社会野史发展过程的最后阶段,是中国野史集大成之作。上海书店印行的《清朝野史大观》一书,是“清一代野史的总汇”(《清朝野史大观·编辑凡例》)。此著篇幅浩繁,经过编辑,悉心编纂总其成为五类十二卷,即清官遗闻、清朝史料、清人逸事、清朝艺苑、清代述异等五个部分。各部均分用二卷或四卷来论述。对《清朝野史大观》的宏观研究,是对中国史学研究的一个有益的补充。要通过我们的研究,去粗取精,寻回中华民族广泛留存民间的史学瑰宝,以弘扬我中华悠久流传民间之野史文化,这对研究祖国历史文化将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四友斋丛说》是明代综合性野史笔记中价值颇高的一部笔记体著作。它采集广泛,举凡明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均有涉及,可谓增补了官修正史的不足。其中,作者何良俊从自己眼光出发,记录的有关明中叶江南尤其是金陵文人的交游与创作,更是为我们考察特定时代南京文坛的文人心态与文学思潮的源流嬗变提供了丰富而具体的史料。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家在研究唐代历史的过程中,对于正史如《新唐书》、《旧唐书》、《通鉴》所记载的史料比较重视,对于野史则重视不足。本文通过对《唐国史补》的分析研究,以为其虽为野史,但由于成书时闻、作者经历等原因,经认真取舍具有正史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失为一部研究唐史的重要史料书。  相似文献   

6.
《契丹国志》中卢文进史料分见于卷1《太祖大圣皇帝》、卷2《太宗嗣圣皇帝上》与卷18《卢文进传》等处,共1119字。考其史料来源,卷1、卷2中相关史料基本出自《资治通鉴》;卷18《卢文进传》照抄《南唐书·卢文进传》,《南唐书·卢文进传》又照抄《新五代史·卢文进传》。应慎重对待《契丹国志》的史料,应在进行史源学的辨析后使用。  相似文献   

7.
《国朝典汇》是明人徐学聚编辑的一部典章制度类史书,以政书体的形式保存了大量明代史料。《国朝典汇》明太祖部分的史料来源主要是《明太祖实录》。另外,结合《皇明祖训》及诸如《昭代典则》、《宪章录》等大量野史笔记,精心编辑,把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史实,分门别类,汇合成书,其史料价值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8.
徐锴卒年考     
关于徐锴卒于何时,马令的《南唐书》和陆游的《南唐书》记载各异。后人认为陆书优于马书,多从陆说,即徐锴卒于开宝七年七月,而从现存的史料来看,陆说是有问题的。徐锴卒年应以马书和《宋史》的记载为允,即开宝八年十月至十二月间。  相似文献   

9.
《四库全书》所收南唐史著比较研究张历凭,雷近芳《四库全书》向有“千古巨制”之称,它系统保存了大量古文献典籍,是中国文化史上一笔宝贵的财富。长期以来,人们十分关注《四库全书》的保存与整理,注重对它的宝贵史料的研究和利用。本文仅就该书所收有关南唐史著进行...  相似文献   

10.
南唐虽是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却是五代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南唐重儒学,君臣尚文雅。南唐词学活动主要集中于宫廷贵族之家,作家主要是南唐君臣。其词学思想极少有理论上的表述,主要蕴涵于词学创作之中。南唐词学思想的特点:一是词体功能意识由花问的“资羽盖之欢”转向“销魂独我情何限”的“缘情说”;二是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审美理想。在词学思想史上,南唐词学思想是由花间过渡到北宋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庚申夷氛纪略》是记载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篇私家著述,所述僧格林沁在京津保卫战中的“畏葸”表现,近年来已被学术界多所引用。本文依据基本史料,辨析、指出了这篇野史有关记载的严重失实  相似文献   

12.
历代官私书目,或著录《何氏注孙子》,或著录《何延锡注孙子》,卷数或为三卷,或为二卷。《崇文总目》著录《何氏注孙子》二卷之何氏即何延锡。其余著录何延锡《注孙子》三卷或《何氏注孙子》三卷,其中增加的一卷,当是宋代"何氏"所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的注者有二:一是南唐何延锡;二是宋代"何氏"。三卷之中照录于《通典》及《武经总要》的文字及"梅氏之说得之"之语,当是宋代"何氏"所增益。而此"何氏"或许确是某一姓何的人,或许是伪托南唐何延锡而称曰"何氏"的某一人。故传本《何氏注孙子》三卷注,以五代何延锡注为主,又有宋代"何氏"增注。  相似文献   

13.
孙光宪曾有江南、湖湘之行。孙光宪长期任职于荆南,荆南地狭兵弱,而吴及南唐幅员辽阔,国力强盛,与吴及南唐的关系是荆南对外关系的最重要的组成部份,荆南与楚国的关系则复杂而微妙。孙光宪的江南、湖湘之行尤其是江南之行,有很大可能在其任职荆南期间。  相似文献   

14.
韦庄是唐末五代人,家居京兆杜陵,即今之陕西西安。他很有才华,感情丰富,又处唐朝末年,“国家不幸诗家幸”,写出了《台城》《古离别》等传世名作。他也是五代著名词家,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其词上承白居易、刘禹锡,下启南唐冯延巳、李煜等词家,韦庄一共写过五首《堇萨蛮》。《芏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是一首塞北游子对江南的深情赞歌。  相似文献   

15.
朱衮字子文,号石北,明代永州人,有《白房集》七卷传世。今永州朝阳岩内存朱衮石刻五通,与《白房集》所载诗文互为印证。  相似文献   

16.
朱衮字子文,号石北,明代永州人,有《白房集》七卷传世。今永州朝阳岩内存朱衮石刻五通,与《白房集》所载诗文互为印证。  相似文献   

17.
北宋唐诗文献的整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唐人别集的辑佚与校刊;二是大型诗文总集的编录及有关文学史料的汇纂,三是杂史、野史、笔记小说对唐诗文献资料的保存。这些工作,为宋代唐诗学的成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宋会要辑稿》兵七之三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十五和卷十六、《宋史·南唐李氏世家》、《玉壶清话》、《能改斋漫录》等书都记载了宋代在太祖开宝七年(公元974年)闰十月至十一月采纳江南进士樊若水“请造浮梁以济师”的建议,在采石矶(今安徽当涂采石矶)长江江面上修浮梁一事。这些史料已被史学界发掘并引用。1983年第4期《社会科学战线》上刊登王曾瑜先生的《宋代横跨长江的大浮桥》一文,就根据以上史藉和现代水文资料,详细论述了采石矶上建造浮桥的经过,桥的构造、宽度及“济师”的作用,并说:“在世界古代史上,建造如此长跨度的  相似文献   

19.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 进士欧阳衮(柳璟榜) 《永乐大典》引《闽中记》:“欧阳衮,字希甫,闽县人。宝历元年及第。”按《淳熙三山志》:“欧阳衮,终侍御史。”《全唐诗》:“欧阳衮,字希甫,闽人,宝历元年及第,官侍御史。”  相似文献   

20.
《祖堂集》是五代时南唐静、筠二禅师编集而成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该集中“把”的用法和意义多样,且相互间联系紧密.文章拟先对集子中的“把”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简单描写,然后以词义引申为经,用法发展为纬,对文本中“把”的演变进行较详细的解释,最后得出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