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语文必修一、专题一、模块一为吟诵青春。这一模块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吟诵活动体验。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说,吟诵青春的学习材料是一组诗歌,要组织学生围绕理解与吟诵两个要点展开活动,在理解感受的基础上朗诵,在朗诵揣摩的过程中加  相似文献   

2.
朗诵是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其要点是"口诵心悟"。具体到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吟诵青春"专题的教学中,应把握两个基本要求:第一,强调经历与参与。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第二,重视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前,各种形式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正方兴未艾地开展,专门的吟诵学会也已宣告成立。究竟什么是吟诵?古代的吟诵和现代的朗诵、朗读之间,究竟关系如何?  相似文献   

4.
谢敏 《师道》2023,(4):25-26
<正>《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低年级学生“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指明了古诗词教学的方向:加入吟诵,利用声音入情入境的性质,为学生创设一种声音带来的情境,促使学生展开想象,更好地学习、理解、记忆古诗。  相似文献   

5.
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式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熬课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要想完成体验式教学,必须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  相似文献   

6.
邓昌新 《中学文科》2005,(12):11-11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头发和胡子     
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能大胆地朗诵儿歌。2、理解小孩和爷爷的形象区别,感受诗歌的幽默和童趣。活动重点:1、通过脸谱的变化,感受作品的幽默和童趣。2、通过粘贴活动,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活动准备:头像两张,每人一张画纸(已画有两个头像),幼儿粘贴用的“头发”和“胡子”。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中对于阅读的定位是这样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日常教学中,我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做了如下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徐慧聪 《现代语文》2011,(3):106-109
案例的背景 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依据课程标准,以专题或模块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让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教化功能,作品的人文精神,作品隐含的恢弘壮阔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语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2.
正晨诵是一种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儿童在吟诵时可以感受与理解、传达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它是一种仪式,是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它是一种氛围,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的氛围。新教育小学的晨诵榜样陈美丽老师说过:"通过晨诵,让孩子能有一个博爱而敏感的心灵,能有诗的情绪,感动于花开花落,流泪于天边的  相似文献   

13.
吟诵教学是把吟咏和朗诵相互结合,在深入了解吟咏和朗诵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实践,不断总结吟诵教学的经验和教训,最终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上达到入情入心境界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古典诗词吟诵教学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旨在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初读古诗、再读古诗、吟诵古诗、演读古诗和品评赏析这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生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技巧,以及通过反复朗诵,感受诗歌的艺术形象,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6.
张俊书 《新疆教育》2012,(14):69-69
从古至今,诵读吟咏一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语文学习手段。学生只有在反复吟诵中才能真切感悟出诗人的复杂情感。教师应采用多种朗诵方法,不断深化学生的吟诵感悟。  相似文献   

17.
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如何体现、落实非常重要。基于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是“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属性定位,需要在教学中将“文化自信”的落实与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关联起来。具体途径是,在诵读中品味文字、在讲述中读活文章、在思辨中感受文化,通过系列语文实践活动体悟文本中的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将文化自信悄然落地。  相似文献   

18.
朗诵也叫诵读,即大声地有感情地读。现代的语文教育家都十分重视朗诵。叶圣陶和朱自清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和眼来学习;须在心和眼之外,加用口和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问,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生受用不尽”。诵读能够带动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感知。学生是有血有肉,有丰富情感的鲜活个体,他们富有悟性和创造性,学生在诵读中会自主完成联想和想象的思维过程,感知文本的形式美与内蕴美。所以说,朗诵,是师生共同感知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修订)》。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对学生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上强调要大力加强“活动”课教学环节,以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思想政治活动教学的宗旨在于“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  相似文献   

20.
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教学的第一点要求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实现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又重在“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是一种对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考察.这种能力又必须“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谓“学生独特的感受”应该就是学生在自己有限的知识水平基础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即所谓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