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樊蓉 《广西教育》2022,(10):78-81
本文认为语文教学应是一个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语文教师除了传授知识,更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以“语文之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充满情趣。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美趣导学”教学策略:一是以美入趣,引导学生发现美;二是以美唤趣,让学生感受美;三是以美促趣,指导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学必须全面落实课改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积累知识素养。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有体验之美、有师生和谐之美。着力打造魅力课堂。语文之美、人性之美是就语文课程内容而言,体验之美、和谐之美是就语文教学方式而言,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语文,在学语文中享受语文,获得审美的体验。  相似文献   

3.
审美素质是每个人必备的素质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针对学生实际进行美育语文教材中,可以说篇篇都渗透着美:写景中的绘画美,叙事中的含蓄美,童话中的想象美,诗歌中的音乐美、形象美,等等。如小学语文教材中:《趵突泉》《春雨的色彩》《长城和运河》《春天在哪里》等都是典型的美文。帮助学生发现美是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文教材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一、在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中的美包括语言结构美、艺术形象美、思想意境美等。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向学生展示语文中的美,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感培养是不可忽视的,是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的培养,需要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渗透,让学生通过听、说、读、看等形式去发现美、感受美、体验美和想象美。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课本里所选的文章,都蕴含着美。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透过文本自身,引导学生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展现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一、创设情境——发现美创设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发现文本中蕴含的美。激发学生情感的途径有很  相似文献   

7.
“美”是语文教学的主题,语文教学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对“美”的认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真正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生活美、意境美、文化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创造美的课堂?如何对学生进行美的引导、美的认知与培养呢?  相似文献   

8.
<正>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语文阅读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修养和审美情趣和能力。在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各种美的因素渗透到其中,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阅读中的美,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一、朗读中体验美,激发美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方法很多,但运用最多的是朗读,学生大声的朗读不但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呼唤审美化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渗透美育。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去发现、挖掘作品中的语言美、自然美、意境美、情感美等美育因素,把语文教学活动变成审美活动;让学生在浓郁的美育环境中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项重要任务,而文本解读、挖掘文本是一条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在阅读中体验,"悟"出文本的本色精彩,在文本感受中发现美、欣赏美、挖掘美、感受美。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利用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引领学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美显得十分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知美、理解美、评价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在实践中积极地创造美,使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审美观。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主流教育的教材,人教版语文教材彰显了语文教育理念的发展水平,代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方向.通过人教版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古典诗词中进行有意识地积累学习和学习,让学生在语文古典诗词的海洋中构建起学生认识语文之美、爱好语文之美和创造语文之美,这是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研究美育实践构思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臧绪琴 《教师》2014,(26):59-59
小学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和体验美,又要使其发现和欣赏美,更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让学生在课文中欣赏到文字的语言美、情景刻画的意境美、表情达意的情感美。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材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语文教学不应拘泥于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能力,还应该从指导学生"美读",点拨学生"美思",带领学生"入境"入手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6.
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与众不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这种审美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审美教育是突出语文人文性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力图引领学生走进语文的审美世界,让学生领略语言美,体验情感美,品味意境美,感受形象美,让每一堂语文课都能成为对学生一次美的洗礼。审美活动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美的享受过程,让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审美能力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魅力无穷的学科,表现在语言美,意境美,思想美,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感受美,让语文的魅力吸引学生,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陈雪梅 《考试周刊》2010,(38):36-37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让学生与教师、作者在生动、形象的语文环境中互动交流,从而让学生真正体会语文教学的"美"。教师应使学生在新课导入中体会愉悦美;在课文朗读中感受情感美;在文本感悟中品味生动美;在语文实践中体味成功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