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去年11月24日和25日下午,邵华泽社长兼总编辑主持召开1992年的第33次人民日报总编辑办公会议,专题讨论加强和改进新闻的问题。与会者关注到: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闻界的改革和发展步伐随之大大加快。一批新的报纸出现了,许多报纸已经或将要扩到8版乃至16版。“竞争”——成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从何入手,迎接挑战?人民日报社的领导着力抓新闻。因为,他们认为“报纸竞争的主要部分是新闻”;人民日报要扬长补短,而这个短指的正是各新闻版程度不同地存在信息量不大、时效不快、针对性不强、写作水平不高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3月29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发的一则报道——“新闻秘书:”人大江苏代表团设了个“新闻秘书”的专职,由省报记者马健充任,因为熟门熟路,使得代表团与首都新闻界的联络秩序井然。马健还要为自己的报纸写稿,好在许多采访他一  相似文献   

3.
(一)世纪之交,报纸市场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回归本原:新闻竞争。新闻竞争的原动力推动着报纸新闻改革向深层次发展,机关报纷纷亮出旗帜:增强新闻性,强化“新闻纸”的传播功能。新闻竞争正从“软新闻”向“硬新闻”挺进。标志之———扩充新闻版几乎所有的报纸在扩版问题上更趋理性,着眼于满足读者需求和培育广告市场,对新闻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一是容量增大,新闻版一般达到了8-12个版,占报纸版面(12-16个版)的2/3。广州日报新闻版扩充数量更大,每天有5个要闻版、3个国际新闻版、3个珠江三角洲和广东新闻版、两个港澳台新闻版和…  相似文献   

4.
王中文  南长森 《今传媒》2004,(Z1):47-48
从 “ 图 文 并 重 ”到 “ 图 文 相联”,中国新闻摄影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迎来了“读图时代”,成为世界新闻摄影华文图片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有影响力的报纸如《人民日报》的华东版、《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北京青年报》《深圳特区报》《南方日报》《华商报》等在报业竞争中以其新闻摄影的独特创新而名声大震。尤以《人民日报》华东版、《华商报》引领世界华文报纸新时尚,正如许必华所言,《华商报》摄影报道“对世界报业、对新闻照片运用的潮流把握得比较准确”。其他一些党报、晚报、都市报也不甘落后,共同演绎了中国主流…  相似文献   

5.
新闻摄影是报纸不可缺少的一翼。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读者更钟情于简洁、明了、生动的形象新闻。可以预料,那种按照“重文轻图”的思路办出的报纸,将越来越失去读者,失去市场。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一些报人的重视,并提出了种种改进意见或措施,正在付诸实施。在这方面,创刊仅一年的人民日报华东版带了个好头,把加强新闻摄影工作作为报纸改革的突破口,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了总结、推广其经验,1月13日至14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与人民日报华东分社在上海召开了“人民日报《华东写真》新闻摄影研讨会”,与会同志听取了人民日报华东版新闻摄影改革的思路和强化与运用新闻摄影这一手段的实践经验,并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季鉴1997年第1季度新闻界纪事1月4日,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上海电视台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金话筒奖”颁奖晚会在上海举行。1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经民政部、新闻出版署批准,“中国报纸行业经营管理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报业协会”。1月9日,我...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的世纪报今年五月二十二日一版和五版,刊登了两张在高级法院发生枪杀事件的新闻照片。为说明照片的来历,特别在二版登了一则报道,文中写道:“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将要出版的英文日报,还在筹划之中,但是这家报纸在澳大利亚却已经抢先拍摄下了新闻图片。”其实照片的真正拍摄者,并非英文日报的记者,而是人民日报派到那里学习的新闻研究生张克宁同志。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张克宁应约去世纪报  相似文献   

8.
一年来,在现场短新闻评选活动推动下,新闻界同行们比较重视现场短新闻的采写,现场短新闻逐渐在版面上活跃起来。但是,除了为数不多的比较精彩而外。还存在两种较常见的缺陷:要么现场所见甚少,背景材料过多;要么现场写得虽细,新闻价值不大。1990年7月25日人民日报二版刊发的一篇现场特写《逛“跳蚤市场”》堪称为既有现场、又有新闻的佳作。据笔者所知,在这篇报道之前,国内报纸还未曾有过关于“跳蚤市场”的报道,这篇报道刊发之后,人民日报刊出过关于跳蚤市场的杂文,有的报纸还刊出了关于跳蚤市场产生在欧洲国家的资料。这篇报道刊发的时候,我们国内绝大多数读者对“跳蚤市场”究竟为何物,还不清楚。因此,这一读者未知、欲知而又应知的新鲜事物,决定了这篇报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历来为媒体所看重,被视为报纸的旗帜,舆论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近期浏览《人民日报》及华东版、《工人日报》、《扬子晚报》等报纸的评论栏目,细细品读有关评论,感受到了新闻评论的“新鲜气息”:报纸评论从形式到内容正在悄悄地“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媒体市场逐渐完善、竞争加剧和网络多媒体的冲击,以及技术手段日趋完善,新闻图片(主要指新闻照片)在报纸中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在泛视觉化潮流中,往日作为报纸版面“配角”和“点缀”的图片,释放出其强大的能量,“图片领着新闻走”被越来越多的媒体欣然采纳,新闻照片在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数量增多、篇幅加大,成组、成版图片大量出现。进入21世纪之后,新闻界更是出现了一个“读图时代”的新概念,认为现代生活节奏增快,使读者阅报时间大大减少,而新闻图片以其比文字报道更形象生动、易于接受的优点将在报纸版面中处于优势地位。的确,新闻图片在报纸中的大量采用使报纸呈现出缤纷的色彩和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但是,由于媒体竞争、采编人员对图片认识等主客观原因,在新闻图片运用上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纪事1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纸改版启动。1月2日,首届全国发行联盟联谊会在京召开。共有70多家报刊社、10余家发行公司派代表参加。1月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北京奥运特刊》创刊。1月6日,由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的“首届王选新闻科技奖颁奖大会暨中国传媒科技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1月6日,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中国网、千龙网等14家国家和地方新闻网站联合推出的“中国网络媒体2004年度新闻风云榜”揭晓。1月8日,广州少儿频道(YoungChannel)开播。1月13日,北京电台实行采编播人员首席制。1月18日…  相似文献   

12.
旧话重提。今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头条位置以《雪封阿勒泰,战鹰解危难》大字醒目标题刊登了三幅照片,报道新疆阿勒泰地区300名被大雪围困的采金工人得救的消息,引起强烈反响。 当天早晨7点中央电视台在《新闻报摘》中摘发的第一条,就是人民日报一版的头条图片新闻。 当天早晨9时许,烟台日报同行来电话兴奋地说:“我们刚刚看到今天人民日报一版的照片,感到非常高兴,在我印象中,这是建国以来人民日报第一次以这么精彩的新闻照片为一版头条……” 差不多同时,美联社驻京办事处来电话  相似文献   

13.
七月二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我们的心愿》编辑部文章,阐述了人民日报“要在宣传改革的同时,对报纸本身的工作也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是我国新闻界再次吹响改革号角的一个喜讯。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在于:1.重申了1956年改版“致读者”社论的精神,认为扩大报道范围、开展自由讨论、改进文风三条改革方案是一次成功的探索;重申“人民群众是它的主人,只有靠着人民群众,我们才能把报纸办好”这个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2.认为胡耀邦同志《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是我们办好党报的指针。3.文章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例如“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  相似文献   

14.
去年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刊登了一条一句话的新闻: “长江的洪峰已经缓慢通过安徽省安庆地区和安庆市,这里的八百多华里堤防安然无恙。”同年11月13日,解放军报一版又一次发表了八条一句话的新闻。这样的特短新闻,在报纸上久违了,读来颇有耳目一新之感。现在来提倡一下,对促进新闻改革不无好处。回想十年浩劫中,帮八股盛行,新闻越来越长,以致出现了五六千字的新闻也不足为怪。近年来,由于大声疾呼地狠煞长风,情况大为好转,短新闻多起来了;但是,一句话的新闻,仍属“稀有物种”,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引发一场“地震”,但也颇受争议,在你看来,其他报纸(新闻网站】是否会跟进?收费的利弊是什么?李光明:《人民日报》数字版收费会在新闻和网络界引发讨论甚至争议,我个人把它理解为新兴媒体的探路和对报业转型的思考,绝大多数报纸和新闻网站会持一种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16.
陆仲阳 《新闻记者》2003,(10):54-54
由中信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联合推出《美国人和他们的新闻》是讲述美国新闻人和他们所理解追求的好新闻的书。该书原版英文书名直译过来是“关于新闻的新闻:危险中的美国新闻界”。由此可以看出,这是一本反思之作。作者为美国权威报纸《华盛顿邮报》的总编辑伦纳德·小唐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新闻     
中央9家主要新闻单位名专栏(节目)评选颁奖会5月8日在京举行.10个为群众熟悉、被群众认可、并得到新闻界普遍赞赏的新闻栏目“走”上了领奖台.这10个获奖的名专栏是: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和“人民论坛”、经济日报的“每周经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纪事 1月1日,《人民日报》由12个版扩为16个版,这是《人民日报》历史上的第三次扩版。 1月1日,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开播,这是黑龙江省第一家新闻专业广播频率。 1月1日,浙江电台旅游之声开播,这是我国首家旅游专业电台。  相似文献   

19.
人民日报第七版刊登过一则预告性新闻:《地球穿过流星雨,夜观流星好时机》,标题颇吸引人,读后却令人沮丧。这则新闻的导语中说:“居住在地球北半球的人在8月中旬每夜都能看到很多流星。天文学家说,这是夜观流星雨的一次最好机会。”这则冠以“本报讯”的预告性新闻,竟发表于8月18日的人民日报上。如果说北京地区人民当天可以看到报纸,那么,也只有三天看“流星雨”的眼福(消息没有说别的时间能否看到)。  相似文献   

20.
1991年9月22日新华社播发了记者姜在忠采写的新闻特写《北京出新景满街“招客灯”》。这则社会新闻很受报刊用户的欢迎。首都有六家报纸采用,人民日报在新闻播发后十多天,还拿出宝贵的版面刊登,人民日报海外版到1991年11月21日还刊用了这条“招客灯”新闻。一则社会新闻何以受到青睐?它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