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维 《中学生百科》2012,(12):27-28
决斗,最近在微博上很流行。真正意义上的"决斗",我国从来没有,这是个舶来品,是西方人发明的玩意儿,在欧洲早期社会发展中,在大约11世纪到15世纪之间,决斗开始出现—发展—流行。起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当时欧  相似文献   

2.
经验论与唯理论是欧洲近代哲学围绕认识论问题所展开的一场重要之争,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又广泛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经验论和唯理论的产生,它们的本质区别与各自的片面性、进步性以及对人类认识发展的启发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决斗     
欧洲曾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当两人发生了龃龉或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我始终不能理解,一个好端端的生命为什么要让它在决斗中毁灭呢?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便倒下了,倒在他人的咒语和狂笑里,倒在别人的谈资里,倒在死不瞑目的时间里,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这样的斗法,形式上虽然废除了,但实质还在。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这里虽然没有“小…  相似文献   

4.
ATTHEDROPOFAHATHewasquarrelsomeandreadytofightatthedropofahat.读过这句话,你如果把它理解为“他这人爱吵架,帽子掉到地上就会同人争吵”,那可就同句子的实际意义相去甚远,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了。中世纪,在欧洲社会中,流行着决斗的风气。一些骑士或武士们为了自己的心上人,往往采取决斗的方式,如俄国的大诗人普希金就死于决斗之中。这些人们在决斗之  相似文献   

5.
最近,方舟子先生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学史上的决斗》一文,里面讲述了涉及科学家的两次著名决斗,然后他说“:我不知道历史上曾经有哪位科学家为了一个科学问题而要求用刀枪来决定胜负。这需要两个当事人都一样的疯狂才行。即使发生这样的决斗,其结局也与科学的结论无关。科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文化急剧变化,表层上形成了两种矛盾,一是"中西之争",二是"古今之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这两种关系的视野来讨论中国近代文化问题。不过,最近清华大学教授秦晖在"中西之争"中提出了"文化之别"与"制度之别"的不同选择论点,指认近代文化发展的实质是"制度之别"的选择问题,这是很有见地的。但是,现实上,"制度之别"的选择并不是撇开了"文化之别"单纯地发生的。实际上,"制度之别"的选择蕴含于"文化之别"的选择之中并形成了"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它是近代中国文化矛盾的核心。但人们因局限于"中西之争",从而辨不出"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及其与"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区别,进而也辨不清"西化"与"近代化"的这一关系作为问题的存在,并在实际的论述上往往把"近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出现理论盲点。诚然,近代文化发展存在着"中西之争"、"古今之争"的不同层面,但二者综合而形成的矛盾是"西化"与"近代化"的关系问题。而基于这一视野对近代文化问题进行科学认识,不是把"现代化"归结于"西化"去理解,只能是相反,这样才能正确辨清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问题和实质。  相似文献   

7.
决斗并非起源于法国,但是当它的种子在法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时,便以闪电般的速度传遍到法国的每个角落,成为普通民众,特别是上层贵族津津乐道的解决争端或挽回荣誉的一种重要途径。尽管有法律明文规定不准进行此类活动,但却屡禁不止。从根本上来看,人们进行决斗最主要也是共同的原因在于维护荣誉。法国近代的决斗往往会超越阶级和性别进行。事实上,决斗的产生和发展都植根于法国的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8.
决斗起源于古代欧洲,可分为司法决斗和荣誉决斗,15世纪以来荣誉决斗演变为决斗的主要形式,后来被逐渐移植到美国。19世纪上半期,美国南部的决斗之风十分盛行,大多数南部上层人物和政治家几乎都与决斗有缘,充分显现了南部社会的野蛮和落后。本文认为,南部决斗之盛行与黑人奴隶制的扩展、强化以及南部农业经济体制下贵族习俗的复活、蔓延息息相关。它使南部逐渐形成了崇尚武力而漠视法律,重视荣誉而轻视生命,富有战斗精神而缺乏妥协观念的社会风尚,这对内战的爆发及其残酷历程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骑士游戏     
许克 《中学生天地》2008,(12):38-38
在中世纪的欧洲,经常会有两个骑士进行决斗的故事发生,有时是为了爱情,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所谓的荣誉。我觉得徐涛和我,就像是两个骑士,我们的决斗每天都在上演。  相似文献   

10.
邱窝 《华章》2011,(6):54-54
屠格涅夫和冈察洛夫都是19世纪俄国文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两人的友谊曾经持续了一生,但他们之间却曾因为屠格涅夫的馈族之豸谚和《前夜》而发生过一次剧烈的冲突,甚至险些决斗。  相似文献   

11.
人的问题,即人的价值和人性论问题,是中国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近代中国思想启蒙,也必须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在近代古今中西之争中,康有为把孔子扮演成改制的圣人,说孔学与新学无本质区别,西方的那些新思想许多东西在孔学中都包括了。但事实上,西学本质上不同于孔学,康有为的思想也不同于孔子的思想。康有为是以复兴、宏扬孔学为旗号,宣传自己的新思想。弄清康有为与孔子关于人的思想的区别与联系,对于了解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宗超  韩霞 《现代语文》2006,(9):72-73,64
一、孤独的个体生命意识 有人曾经这么说过,“法国的诗人死于醉酒,俄罗斯的诗人死于决斗,中国的诗人死于穷困潦倒。”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事实。中国现当代的白话诗人多如浩瀚的星河,璀璨夺目,但多年来,白话诗的早期开创者之一朱湘却好像是一颗被世人遗忘在天边的星星,没有人注意,如同他生前一样的寂寞,死后也是寂寞的。  相似文献   

13.
战胜自我     
读完《读者》2000年第一期《决斗》这篇文章后,我沉思了许久。作者鲜明犀利的观点,精彩有力的话语让我深深折服。我仿佛感受到“决斗”字后燃烧着的熊熊的火,感受到作者的激情,甚至触摸到“决斗”之魂。“决斗”有很多种,有欧洲古典式的生死决斗;有战场上,刀光血影的格斗;有竞技比赛中两方的激烈较量;有生意场上勾心斗角的算计,这些都只是自己跟别人的决斗。而作者认为“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是最主要的。”自己跟自己较量大多是精神上的决斗,它看上去并不轰轰烈烈,甚至是冷冷清清的,但一个优质的生命就该这样趋于完善。这…  相似文献   

14.
荒野的枪声     
《红领巾》2010,(10):8-8
两个人在一片开阔的荒野上决斗,他们同时拔枪对射。结果两人都胸部中弹身亡。 有两名目击者碰巧在远处看到了这场决斗,但警方调查详情时,他们的证词却不一致。一个说是一声枪响,另一个说是两声枪响。这两名目击者中是否有人说谎呢?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19世纪末的人心与技艺之争,“五四”期间的科学与玄学之争是勃兴近代科学思潮,促进中国科技体制由引进到消化到创新的近代转型,并由此引发带动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改良与革命。  相似文献   

16.
欧洲,特别是西欧地区,是世界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祥地,而且还出现了作为跨国界、跨文化学习和国际教育的先驱——法国的巴黎大学和意大利的波伦亚大学,并诞生了曾经成为世界教学、科研中心的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正是由于欧洲近代大学具有跨文化学习的优良传统,所以当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这一国际教育思潮自本世纪50年代悄然形成并被国际教育界、学术界、理论界人士逐步认同后,欧盟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也开始稳步发展,大力开拓留学生市场,几乎成为欧盟国家的共同战略。20世纪80年代英国有一个撒切尔时代。英国人把包括教育市场化、教育私有化在内…  相似文献   

17.
目前科学史研究中普遍认为,科学起源于近代欧洲文艺复兴之后。本文立足于科学史的事实材料,认为科学作为“分科之学”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德、阿塞米德等人那里就已经诞生,而欧洲近代科学不过是古希腊科学的复兴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曾经的“留学意大利签证难,难于上青天”,如今发生了根本变化 意大利是欧洲古文明和近代文明的双重发源地,在教育上有很多专业在欧洲甚至世界范围处于领先水平。但对中国学生来说,意大利一直不是主要的留  相似文献   

19.
1921-1924年间顺直省议会内部断断续续的省区分合之争,表面上是议会内部直隶省与京兆、热河、察哈尔三特区之间的纷争,实际上是当时军阀之争、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在议会中的反映。分合之争折射出近代直隶地方代议机关所处的复杂的政治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中学教科书里,一接触到近代科技,就不能不提到牛顿、达尔文等一批欧洲人的名字,少有中国人。为什么近代科技由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来开创呢?有一种答案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太长,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当然也就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可是为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那么长呢?欧洲的封建社会又那么短呢?这里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数学是自然科学之首.以下主要从数学这一角度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