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频率:定位明确特色明显 2002年上半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着手酝酿新一轮广播专业化频率的改革。7月15日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10套广播专业频率(上广:新闻、交通、戏剧、文艺;东广;新闻综合、流行音乐、综合音乐、财经、浦江之声、金色)启用新呼号全新亮相,上海的天空被焕然一新的电波覆盖,上海文广集团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架构基本完成。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呼号的文艺频率也于当天顺利开播。  相似文献   

2.
广播新闻频率专业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并非什么新话题了。国内的省级电台、市级电台,可以说是专业频率多如羽翼。但是尽管如此,感到十分缺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没有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这在一个合理的专业频率格局中是个非正常的现象。本文旨在这个问题上做些探讨。广播新闻频率的现状目前国内省级电台的新闻节目大都安排在新闻综合频率(或称综合频率),主要以早、中、晚三档新闻节目为主,辅之以整点新闻,作为整个新闻节目的主要构架。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素以“新闻立台”为宗旨的上海电台990新…  相似文献   

3.
在电视频道专业化的改革大潮背景下,广播也走上了频率专业化的道路,一批交通、音乐、新闻频率迅速崛起,人们似乎看到了广播的第二个春天。然而,另一个问题却接踵而至——同质化现象加剧。频率设置雷同,频率定位模糊,节目竞相模仿造成专业电台“专”而不专,“小”而求“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4.
类型化新闻广播模式与传播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广播业从“珠江模式”的崛起一直保持上升、发展和扩张的势头,到2003年可做一分段:这一年被国家广电总局定名为“广播发展年”。在正式提出“广播发展年”这样一个概念的同时,还提出了要加强广播频率专业化、节目对象化的转变进程,并将此定为全行业工作的一个重心。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各地广播电台要以频率专业化为主要改革目标,带动广播全方位的工作发展。由此可以看出,频率专业化的改革,包括类型化的改革,不仅仅是广播业2003年度工作的重点,而且将可能是未来很长时间的主要工作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1993年以来.以频率专业化为特征的广播改革方兴未艾.广播业的这种变革,从内容上讲,是从传统意义上以新闻为主的综合内容走向单一的专业化频率的变革.从对象上讲.是由“大众化”.“广众化”向“窄众化”.“分众化”的转变.可以说.广播的“窄播化”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6.
《新闻知识》2004,(8):16-16
最近,陕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改革再结硕果——以“新闻传播速度最快、新闻信息承载量最大、收听人数最多”为目标的陕西新闻广播于7月28日正式开播。这标志着陕西人民广播电台以新闻广播为领头雁、各专业频率优势互补、比翼双飞的广播发展新格局已经成型。 近年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锐意改革,按照“专业化办台、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交通、经济、生活、文艺、农村、音乐等专业广播相继成立,陕西广播已经跻  相似文献   

7.
新闻媒体,新闻为先,上世纪末的广播改革,虽然进行了专业化细分。但是,新闻仍是专业频率的主要构成。那么,广播电台生活频率的新闻节目如何定位呢?近年兴起的一个词“民生新闻”,让我们看到了一缕曙光:做小而精的民生新闻。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传媒体制逐渐由事业型走向市场,频率专业化、栏目精品化和受众细分化成为发展趋势,其中尤以广播媒介为甚。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广播媒介就开始频率专业化的探索,从中央到各地方广播电台开设了新闻、经济、文艺、交通、音乐等频率,这对广播媒介冲破计划经济时代传统“大而全”的一台统天下的媒介市场格局,实现受众细分,加快广播媒介的市场化进程,有着积极意义。但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消极影响和媒介市场发  相似文献   

9.
在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9件作品分获一、二、三等奖,1个节目被评为新闻名专栏,获奖作品数量和项目之多超过以往各届,集中反映了中央台频率专业化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创优是中央台一贯坚持的重要工作方针,经过长期努力,孕育了一大批为广大听众所喜闻乐听的名牌节目和精品佳作,增强了中央台广播的品牌影响力,特别是“十五”期间,以频率专业化改革为标志,中央台事业建没与产业发展全面加速,全新打造九套专业化广播频率,精心推出一批新节目和栏目,为国家电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0.
赵林 《东南传播》2010,(11):127-129
随着广播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广播频率专业化的日渐深入,广播业界的竞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最大程度地彰显频率的品牌魅力,广播专业频率的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成为燃眉之急。整合新闻资源是广播新闻专业台的必由之路,这方面的探索值得我们总结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丁霞 《声屏世界》2008,(12):46-46
在广播频率众多、广播受众与市场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小城市的广播媒体竞争尤为残酷与激烈。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专业化”电台成为传媒业尤其是中小城市广播媒体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新余市总人口110万人,城区人口50万,全市大小车辆13万辆左右,可接收到的广播频率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周边地市的宜春台、吉安台,同一城市的交通广播、城市广播、渝水车电台。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本刊于5月下旬在上海召开了“广播新闻改革研讨会(片会)暨《学刊》组稿会”,会上,代表们对广播新闻的现状、广播新闻改革的走向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了许多很好的意见。下面刊发一篇会议综述和三篇文章,供读者研究、参考。由《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召开的广播新闻改革研讨合(片会)暨《学刊》组槁会于5目下旬在上海举行。上海台、上海东方台、北京新闻台、江苏台、福建台、安徽台、山东台、南京台、青岛台、于波台等10家电台的台长或新闻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如何深化广播新闻改革”的议题展开讨论,各台还就…  相似文献   

13.
凸显六大亮点以专业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所属10套广播节目实行专业化改革已近半年,这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上海广播界变化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改革得到听众的普遍认可和好评。一批原有的名牌节目通过改版,针对性进一步增强,收听率稳步上升:一批新的亮点节目,定位准确,锋头正健。频率资源配置得到优化,专业广播的优势正在形成,广播媒体的竞争活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新闻频率、经济频率、文艺频率、音乐频率、交通频率、健康频率等等,频率的名称已经为频率的经营和发展圈划了一个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广播的频率专业化。在这一进程中,各级电台纷纷设立新闻、经济、交通、艺等专业频率,大打专业优势战略。频率专业化确实迎合了广播听众分众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事业的整体繁荣。但频率专业化建设是否能成为解决当前广播电台生存发展问题的万能钥  相似文献   

16.
频率专业化被称为中国广播的第二次创业。随着广播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随着广播改革的逐步深入,今天的广播早已经步入了频率专业化的时代,全国各地电台都已经或正在进行频率专业化改革。以辽宁的广播频率为  相似文献   

17.
自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上海广播电视台东广新闻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将频率定位为新闻频道后,广播的新闻属性和媒体优势再次凸显,许多省市电台在新闻频率专业化方面都做了大胆的尝试,而县级台由于信息量少、时效性差、报道程式化,在新闻报道方面还是因循守旧、裹足不前。如何使县级电台也能顺应这一广播新闻发展的大趋势,办出广播新闻自己的特色,使县级电台新闻报道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贴近广播新收听群,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一、以声为主,直接连线采用全新的广播新闻采集模式,突破文字稿限制,以有声语言代替传统的文字稿播音模  相似文献   

18.
广播频率定位的细分,是因应媒介的受众随着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市场的细分而逐步地开始形成,实行频率专业化也就是要满足受众在这些方面的要求。作为专业化频率的一种,广播新闻频率是”专门播送新闻性节目的广播频率,一般连续播出各类新闻性节目,及时报道各种突发新闻.最新动态,播发详尽.有深度的新闻报道、新闻分析等。根据著名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观点,大众媒介具有环境监测.社会协调(联系)、文化传递三大功能,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之后又提出了传播媒介的娱乐功能。目前学界已有定论,提供信息,对客观现实环境进行监测是大众媒介首当其冲的重要功能。那么,作为体现广播媒介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有没有建成新闻频率专业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呢?现实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陈小蓉 《视听》2016,(6):44-45
互联网蓬勃兴起,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播如何生存发展?广播频道的专业化成为改革的重点。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内容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理念越来越清晰。突出频率的特色定位,以分众化、地方化、精品化来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全国广播频率改革的首选。笔者结合潮州电台的实际,从"广播频率专业化""专业化频率要打造品牌节目"等方面分别阐述走专业化道路、提升品牌效应的必要性和做法。  相似文献   

20.
杨琛 《中国广播》2009,(5):45-46
频率专业化改革催生了广播品牌,音乐包装日益成为广播频率强化品牌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关频率的实践,阐述音乐包装对新闻频率品牌的提升作用:通过使用不同风格的音乐确立频率品牌整体形象、参与频率品牌品位的打造、运用音乐提示和分割段落促使频率形成统一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