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1 毫秒
1.
安然 《视听界》2002,(6):40-41
常熟广播电视台“午间风”广播节目是午间一档一小时的新闻性专题节目,迄今开播十周年了,2002年10月26日举行了专题研讨会。在会上,“午间风”节目主持人作了汇报,专家、领导分别从各个不同层面对“午间风”作了剀切的评述和指点,现摘要如下: 主动介入社会发出自己声音安然(节目主持人):十年回望之际,“午间风”运作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亮点不可不提,这或许是县级电台在平时的运作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2012,(6):4
《午间风》是集新闻监督和市民服务于一体的民生热线节目,创办于1993年。二十年来,节目始终坚持实话实说、客观公正的宗旨,做市民与政府部门和民生行业的空中桥梁,努力达到解除民忧、集中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目的。《午间风》近年来实现了"声屏网报"四位一体的热线运行模式,互动受众遍及周边县市乃至苏州、上海,有困难找《午间风》已成为虞城百姓的共识,《午间风》在2011、2012两年连获全国广播民生类热线直播节目"60强"和"十佳"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午间半小时》和《新闻纵横》节目,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性专题节目,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深受听众的欢迎和喜爱。这两个节目都是中央台在广播改革中推出灯重点,是台领导重视、全台同志关心的名牌节目。 《午间半小时》节目是1987年1月1日开办的,到现在已经开办8年多。据有关权威调查机构在全国抽样统计,《午间半小时》节目拥有4.9亿听众,8年中收到听众来信140多万件,听众评价这一节目内容丰富、话题新颖、贴近生活,弘扬了主旋律,反映了群众呼声。《午间半小时》节目从1987年起,24次获全国好新闻奖、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奖,6次获国际奖。主持人分获全国主持人节目“开拓杯”特别  相似文献   

4.
1997年1月1日,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开播10周年的日子。《午间半小时》是一个接近听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节目。这个节目紧紧把握时代的脉博,讴歌改革,提倡创新,追求进取,揭露、打击社会生活中阻碍改革发展的错误思想和不正之风。十年来,《午间半小时》受到社会各界普遍欢迎。人们称呼《午间半小时》是“午餐桌上的好朋友”、“现实生活的百科全书”。并成为全国叫响的名牌栏目。《午间半小时》十年来收听率不减,这与节目制作人员坚持改革、创新、进取精神是分不…  相似文献   

5.
电视台的播音员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现在报告晚间新闻”。我认为这是不妥的。《午间新闻》、《晚间新闻》是一次新闻节目。所谓“午间”、“晚间”只不过是发布新闻的时间,并不是节目中播报的新闻发生在午间或晚间;因此,我们只能说“现在报告新闻”而不能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实际上《午间新闻》的全称应是《午间新闻节目》,为方便和精练省略了“节目”二字。说“现在报告午间新闻节目”显然搭配不当,因为在广播电视中只能说“播送……节  相似文献   

6.
广播引入直播机制,设立热线电话,是广播事业的一次革命。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以点歌为主的文艺类直播节目;以求医问药为内容的服务类直播节目;还有一类就是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的直播节目。常熟人民广播电台自1993年开始设立直播节目之后,文艺类直播节目和服务类直播节目,一直是热线电话非常热。而作为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类型的直播节目——《午间风》节目,刚开始则热线电话不如文艺类和服务类直播节目多。分析原因,社会热点问题探讨类型的直播节目,如果变成了主持人,嘉宾的一言堂,缺少了听众的参与,可以说节目就没有成功。那么,…  相似文献   

7.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一向是一个不被人看好的时段,业内人士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创办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明显上升,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 回顾3年多的新闻实践,《阳光直播室》节目  相似文献   

8.
<正>从2007年1月1日起,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将原有在综合频道播出的《福建早间新闻》、《午间新闻》和在东南卫视播出的《东南早报》、《东南午报》分别合并为早间节目《早安海西》和午间节目《午间报道》。半年多来,栏目主创人员坚持"主流民生海峡特色"这一栏目定位,不断探索,努力开创民生新闻新局面,收视率节节攀升。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加大广播宣传力度,拓宽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渠道,提升人民政协和广播的社会影响,2003年7月,湖北襄樊人民广播电台与襄樊市政协联合开办了《政协委员视点》节目(以下简称《视点》)。节目通过政协委员的视角,观察、分析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帮助市民了解政策法规,解疑释惑,增进共识。(《视点》节目每期30分钟,在每周四中午12:30的午间黄金时段中播出。  相似文献   

10.
编排电视节目,午间是一个不被常人看好的时段,总认为观众群少,收视率低,社会效益会受到影响。浙江电视台于1998年将《午间新闻》改版为《阳光直播室》以后,以“拓展新闻外延。丰富午间屏幕”为宗旨,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进行了杂志型栏目的有益尝试,高效地开发了午间时段。使午间节目的平均收视率从0.05%上升到0.3%,还成功地实现了“五家电视台的新闻主持人跨地域双向交流,共同主持节目,并实时播出”的多地新闻演播室的光缆连线直播,这档节目在1999年度的“中国新闻奖”评比中夺得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桂冠。  相似文献   

11.
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两会”报道工作,认真贯彻了“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奋发进取、讲求实效”的方针,把握住民主、求实、团结、稳定、鼓劲的基调,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了基调平稳、气氛热烈、重点突出的报道风格,在报道内容和报道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 在节目安排上,中央电台多层次、多侧面、全方位的报道分四个层次:一是《全国联播》和《新闻和报纸摘要》;二是《两会专题》;三是《新闻纵横》;四是整点新闻和《午间半小时》、《439播音室》、《对台湾广播》、《华夏之声》及对少数民族广播等综合性对象性节目。所有节目共发稿1198件。  相似文献   

12.
知道《午间半小时》的人很多,熟悉杜嗣琨的人很少。《午间半小时》节目自1987年元旦开播以来,一直很红火,被听众称为“午餐桌上的朋友”。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个名牌栏目,《午间半小时》也推出了一批优秀节目主持人,如傅成励、方舟、虹云、原杰等。和这些名...  相似文献   

13.
“走出去办广播,办看得见的广播”,这是近几年来广播领域倡导的一种发展趋势。从2005年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开力、了《直播中国》节目,成为“走出去办广播”的一个范例。这档节目就像一扇开启的窗,为中央台走进地方、地方台走向全国送来了清新的风。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在《直播中国》节目开办三年来,六次与中央台中国之声合作,推出大型直播节目“走进青岛”,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电视以黄金时间和次黄金时间对观众进行拉网式扫描之后,广播却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档,午间的《阳光政务热线》、午夜的《私语热线谈话》节目广播均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把这一优势发挥得更到位,可做的工作很多,本期关于广播热线节目的几篇文章对开拓思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直播节目如何才能成精品,常州经济广播电台荣获1993年度江苏广播奖一等奖的《红色之旅午间专线》节目,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人民日报重新提出“刹住长风”的时候,我们想借贵刊一角,赞一赞广播新闻上“短”风范例:《江苏快讯》。《江苏快讯》,是今年6月1日江苏人民广播电台开办的新节目。问世时间虽短,却受到听众的普遍重视和欢迎。我们这里不少人听《江苏快讯》已成“瘾”,迟睡觉,少休息可以,不听《江苏快讯》,象丢  相似文献   

17.
发挥广播优势贴近群众生活杜嗣琨《午间半小时》节目是1987年1月1日开办的,它是采用主持人方式播出的一个融新闻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综合性节目。8年多时间,《午间半小时》坚持自己制定的节目方针:接近群众、接近生活、接近实际,谈论人们生活中普遍关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1日重组改制后的山西广播电视总台五套广播节目全新亮相,其中新闻综合广播频率(原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一套,中波819千赫)在午间时段推出了一档风格明快、更加贴近百姓的“说”新闻节目《天天说事》。每天中午12:00~12:30播出。《天天说事》节目作为新闻综合广播频率  相似文献   

19.
在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我作为广播记者,向中国听众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国妇女的追求、向往、工作状况、生活情趣以及面临的问题,也向来自各国的妇女讲述了发生在我们中国妇女身边的故事和未来的畅想。世妇会期间,我除了为我们《午间半小时》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新闻纵横》节目、《世妇会专题》节目、台播部、听工部制作了节目外,还为国内外许多同行充当临时翻译,忙得不亦乐乎。值得欣慰的是,一位同行对这次报道给予了“及时、翔实、生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杜嗣琨,现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综合节目部主任、主任编辑。曾参与创办《午间半小时》节目,现为该节目主要负责人。杜嗣琨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和很强的业务能力,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业务骨干。作为《午间半小时》节目负责人,他参与组织和落实了多次重大报道,如每年“两会”的配合宣传;去年党的十五大的宣传;香港回归的宣传;以及中宣部推出的一系列典型的宣传等等,圆满地完成了每一次宣传任务。杜嗣琨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注重深入生活底层,认真采访,捕捉群众关心的热门话题,反映百姓呼声,制作广播节目精品。他采制的广播作品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