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坚强的鱼     
海底多么五彩斑斓。有鱼,有珊瑚,有石头,还有泪。我是一颗鱼儿的泪。我属于一条水蓝色的飞鱼。它每天载着我在海面上跳跃,飞腾。但我始终无法滚出它的眼睛,因为它是快乐的,它没有理由让我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感受那清凉无比海水的温度。我梦想着:假如有一天它老了,在海水深处再也飞不了了,假如飞鱼哭了,那样我就可以自由了。我盼望着飞鱼快点老去,每天想像着逃离它之后,就可以在海水中自由自在地跳舞、欢歌。于是我盼啊,盼啊。终于有一天机会来了:飞鱼因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痛苦无比。我大笑道:快,快哭啊,你哭了,我就自…  相似文献   

2.
那间小屋不属于我了。我还常常想它。忍不住,还到它窗下去徘徊。甚至一个黄昏,找了借口,闯进它的新主人家,百感交集地东张西望。仿佛在这儿遗失了什么……我爱它,不是因为习惯。然而,我在那儿开始了生活,开始了思索,慢慢认清了自己。我现在住得是间略大了些的房子,窗明几净,有了伏案读书的条件。朋友们说,这次更该写写你的房子了,又宽畅又舒适,下笔会更动情吧? 不然。我写不出。房于我虽还满意,却  相似文献   

3.
我有位天天见面不说话的老师。从入伍至今,它一直伴随我身边。在我高兴时,它和我分享喜悦;在我失落忧伤时,它鼓励我、安慰我;在我遭遇挫折时,它耐心地教育我、启迪我。特别是它教会我如何带兵。它,就是《解放军报》。2004年连队让我担任新兵班长,自己虽然有过当班长经历,可带新  相似文献   

4.
我们频道有出镜服,我觉得它就像战士的衣服,穿上它非常光荣。很荣幸我有,每次穿上它,我就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因为知道穿上它出门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带着频道的荣誉在做事。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中等师范学校留校生,从事图书馆工作已有二三年了。在这几年中,我觉得对我最有启发和切身利益的是《图书馆杂志》。它是我的良师益友,它帮了我的忙。  相似文献   

6.
一直想买一台数码相机,是因为使用它不再需要买胶卷和拿到外面冲洗照片,能够省去许多麻烦。一直在观望是因为不知道它可不可以真正地帮助我工作。偶然间,我在大众摄影杂志上看到了“西藏腹地旅行记”这篇文章,文中刊登了使用EPSONPHOTOPC 800拍摄的,并用电子文件和打印文件制版所印刷出来的图片,在一定大小的情况下,完全可以达到我的工作——平面设计制版的要求,于是我下决心买它一台。 思前想后,我选择了EPSON PHOTOPC 850Z这款数码相机。除了因为它是目前为数不多的300万像素级相机这个因素外,还因为它可以和我已有的  相似文献   

7.
白鸽     
它,长着小小的脑袋,灵活的眼睛,娇小的身躯,雪白的羽毛,这就是被人们誉为神圣的和平使者———白鸽。在第24届奥运会中,成群的鸽子环绕在奥运会的上空。当奥运圣火熊熊点燃,奥运会曲奏响的时候,它们展翅飞向蓝天,陪伴着运动员们在友好的气氛中载歌载舞。此时此刻,可爱的鸽子象征着人类珍贵的友谊。我深深地爱着鸽子。几年前,我舅舅家养了几十只鸽子。其中,有一只我最喜欢的白鸽,叫雪雪。幼小的我,常常抱着它。每当我去舅舅家,它总是乖乖地站着,咕咕直叫,好像在说:“你快来呀!”于是,我便抱着它,逗着它玩。在这一段岁月里,它给了我无穷的乐趣…  相似文献   

8.
别了,手稿     
别了,手稿谌容这次《人到老年》成册时,上海文艺出版社来电要我的手稿,可让我出了一身汗。因为我没有手稿。自人人这台电脑进了我的书房,两年来,我与它为伍,朝夕相伴,苦乐共享。我在它的键盘上敲来敲去,直到摸清了它的习性,建立了感情,又拿它写开了小说之后,简...  相似文献   

9.
谈起我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故事,就要先说说我与《中国地市报人》杂志的故事。我与《中国地市报人》这份新闻战线上大名鼎鼎的专业杂志相识已经有六个年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工作上,它是我学习的智囊;在业务上,它是我进步的导师;在生活上,它是我品读的益茶。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8):14-14
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看国际新闻,因为讨厌那些拗口的国名和人名。但是,工作原因,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了解这些信息。呵,一接触,才发现外面的世界真是太有意思了。在节目里,战争使我担忧,和平使我安宁,趣闻令我开心。有了种种不一样的新闻,我才有了与别人在一起的更多谈资。真的很感谢我从事的新闻工作,它虽然给我的日常作息带来了晨昏颠倒,但它更给了我一个多彩的世界。我很喜欢它,也愿意在以后的日子里看到它更大的进步与变化。  相似文献   

11.
接到进县城工作调令的时候,我已在基层供销店整整忙碌了3个年头。临行那天,我起得比往日早。照例,扫院子,擦地板,抹桌子,倒拉圾,里里外外收拾得干干净净。当我静静地坐在帐桌前,环视十多平方米的营业室,那熟悉的贷架,那用过的尺子,那提过的秤杆,那打过的算盘,都好像恋恋不舍地在向我惜别。尤其是那盏默不作声的小罩灯.它是我的好伙伴。一千多个不知疲倦的夜晚,它陪我点货、结帐,陪我看书、写稿。有时我累了,它困了,我伸伸腰,帮它擦去脸上的“乌云”,马上又亮晶晶的;有时我饿了,它的肚也空了,我顾不上吃喝,先得喂饱它(添油)。数不清,一条又一条换了多少灯芯,记不清,一支又一支磨秃了多少笔尖,我坚持业余写作,终于有了点“小名气”。县小报、县广播站不断刊登和广播我的稿件。人们称我为:“小笔杆”,可哪里知道还有“小罩灯”一份功劳  相似文献   

12.
我们频道有出镜服,我觉得它就像战士的衣服,穿上它非常光荣.很荣幸我有,每次穿上它,我就觉得自己像变了一个人.国为知道穿上它出门代表的不是我个人,而是带着频道的荣誉在做事.  相似文献   

13.
放飞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在集市上看到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鸽子。那是一只黑色的鸽子,全身羽毛发亮,睁着大大的眼睛,好像在看着我,小小的鼻子,几乎看不见。我拿出仅有的5元钱买下了这只鸽子。鸽子买回来的那一天,正是我弟弟的生日。阿姨买了生日蛋糕,我把生日蛋糕的盒子做成了鸽子的小屋,还拿了很多小米和水来喂它。可是它好像心事重重,大概是想念它的亲人了吧,一天都不吃不喝,还不停地走来走去。第二天我来看鸽子的时候,鸽子一直对着我叫,好像在说:“请放了我吧。”我看到这些,就不由得想到了它也是一个小生命啊。我不能因为…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杂志创刊在一九三○年,那时我是个初中三年级学生。我对《中学生》的印象很深。它创刊时,我就是它的读者。五十多年前它的创刊号封面,我还记得。我很早就在《中学生》上投稿。那时《中学生》上有《读者之页》的栏目,我在那个栏目里投过稿,写的什么题目,用的什么名字,记不起来了。《中学生》是我的老师。我从《中学生》上学到了不少东西,有文化的知识,又有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书里的世界     
感谢父亲,在我呀呀学语的年龄,就把文字这把钥匙塞在我的手里,在我五岁时,它就帮着我打开了书库的大门。从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书中,我认识了砸缸救人的司马光,灌水取球的文彦博……书里那么多聪明的人,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我囫囵吞枣、一知半解地一直看下去,许多字形劳因为重复呈现的缘故,居然被我猜着了它的意思。我越看  相似文献   

16.
我与自行车     
时间过得真快啊,一晃,我的这辆自行车已骑了22年。漆已经没有了光泽,镀层也不那么亮了。老伴不止一次劝我:“把它卖了换辆新的吧。”我可舍不得!22年来,它不声不响、不吃不喝,驮着我南来北往、风来雨去,几乎、跑遍了北京城。我在北京的拍照活动九成是依赖这辆老自行车。人心都是肉长的,怎能无情无义就把它扔了呢?有时遇到大雨,我精心保护的首先当然是相机,其次就是这辆车,最后才是我自己。有人送我“雅号”——“车奴”。我想,“车奴”就“车奴”!由于平日骑得经心,又注意养护,虽然它已失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是《新闻通讯》杂志的一名忠实读者,《新闻通讯》这本小册子可说是我的“良师益友”。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每当我接到它,总是放弃了其它的书籍先认真地看它。我订阅《新  相似文献   

18.
卖书     
郭沫若 《出版参考》2004,(29):32-32
我平生受苦了文学的纠缠,我想丢掉它也不知道有过多少次了.小的时候便喜欢读<楚辞>、<庄子>、<史记>、<唐诗>,但在一九一三年出省的时候,我便全盘把它们丢了.一九一四年正月我初到日本来的时候,只带着一部<文选>.这是一三年的年底在北京琉璃厂的旧书店里买的.走的时候本来也想丢掉它,是我大哥劝我,没有把它丢掉.但我在日本的起初一两年,它被丢在我的箱里,没有取出来过.  相似文献   

19.
徐斌 《新闻实践》2014,(8):F0003-F0003
也许是孤陋寡闻,我从没听说过Organ Vida摄影奖,在网站上也查不到关于它的资料。所以,当我看到它的一组获奖作品时,有一种“捡到钱包”的幸运感。如此少人提起的一个摄影奖,其作品格外地令我瞩目。我承认,我被它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住了!  相似文献   

20.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像往常一样步入那座充满着科学与智慧的殿堂──图书馆,在绚丽多彩的书架前例览徘徊。忽然,一份别致新颖的杂志映入眼帘,虽然它静静地躺在一个角落里,但却无法掩饰其与众不同的魅力。我仿佛遇到了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小心地把它捧在手中,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不知不觉被那些终年奔波在军营中辛勤耕耘的新闻工作者的用来深深地吸引住了。从此,我与它──《新闻与成才》结下了不解之缘。也许,是受它的影响,我从地方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地跨入了军营这方神奇的绿色海洋。在紧张的集训生活结束后,我到单位报到,望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