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聪 《广西教育》2008,(7):54-55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重点词句体悟人物内心情感;通过学习懂得做人的道理: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相似文献   

2.
《掌声》(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三年级上册)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教参中要求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上《掌声》这一课,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课题:掌声)师:把掌声送给别人的人都是高尚的人,所以,"掌"字的上半部分是个"尚"字,下面的"手"要写得舒展一点。"声"要写得上面一横长,下面一横短。一起读——(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读准字词师:这篇课文很有意思,讲的是一个叫英子的小女孩,在掌声中成长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轻轻打开课本,翻到第117页,大声  相似文献   

4.
《掌声》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相似文献   

5.
《掌声》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的一篇课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掌声的激励下,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爱。我们对这篇课文进行了两课时的全程阅读教学研究。两次备课设计,因出发点不同,对文本研读深度的不同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初次研读文本,我们注意了课文的特点,把目光放在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于是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质疑课题;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熟读课文后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第二课时: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五自…  相似文献   

6.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掌声》(苏教版第五册)这篇课文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相似文献   

8.
《掌声》是上海二期课改小学语文新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的第五课。课文描述了一位残疾的小女孩在学生们两次掌声的鼓励下,从忧郁、自卑走向了快乐与自信。它赞美了学生们的善解人意,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为了上好本节课,我采取了精心设计练习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了解课文主题。  相似文献   

9.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掌声》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饱含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故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课文以小英“自卑——感激——乐观”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好教材。  相似文献   

10.
课文简介:新编人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课文《同一个名字》,讲的是一群在美国蔬菜罐头公司打工的波多黎各人,每年12月要举行“回乡之旅”活动,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把回乡的机会让给了沃尔特·詹森。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需要关心、友爱。  相似文献   

11.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9课 教材简析 《掌声》这篇课文描写了同学们的掌声让残疾女孩英子走出心灵的忧郁,走向充满希望和欢乐的生活。文章语言质朴、生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懂得爱是什么,学会关爱别人,  相似文献   

12.
《掌声》是人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组课文以"爱"为主题,深刻诠释了掌声之爱、合作之爱、给予之爱、互助之爱带给人的幸福与快乐。"这种文章,就是要让学生读文悟情。理解文本是第一要义。"这是我最初的想法。但是给儿子的一次试读让我改变了初衷。亲子阅读是我和儿子每晚必做的功课,从他7个月大到现在从没有间断过,现在他4岁了,尤其爱上了阅读。那天我给他读了《掌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班有位叫英子的同学……"我静静地读着,读完了第一自然段,我问他:"有什么想说的吗?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含义。3.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鼓励,学会主动关心身处困境的人。  相似文献   

14.
掌声     
雷骄 《初中生辅导》2012,(17):10-11
掌声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不管生活在哪里,我们都可以听到。 虽常见,但其中却包含万千情愫:它可以给人鼓励,给人关心,给人勇气,给人动力……虽简单,但却让人为此不断努力奋斗。虽平凡,但又有多少人能够得到由衷的掌声呢? 生活中,我们需要它,渴望得到它。所以我们要学会鼓掌,为他人鼓掌,但同时我们更为自己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鼓掌。  相似文献   

15.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懂得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教学重难点:1.理解小英获得的两次掌声的含义.……  相似文献   

17.
害羞的学生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有篇课文叫《掌声》,主人公小英因为小时候生病,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不愿意让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一天上演讲课,犹豫不决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鼓励下,出色地完成了演讲.  相似文献   

18.
师:(课件出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文,题目是《掌声》。 生:(齐读)《掌声》。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写字,踏踏实实地做人。"声"字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看了课题你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 (评:教师通过自己基本功的展示,提示学生写字要认真,巧妙地将写字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渗  相似文献   

1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1.谈话导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将学习一组以“爱”为主题的课文。2.朗读单元导语:爱是什么?爱是给公共汽车上的老奶奶让出自己的座位,爱是给下班的爸爸妈妈送上一杯茶,爱是向遇到困难的小伙伴伸出温暖的双手。师:爱还可以是同学们的掌声!4.揭题,齐读课题:掌声[设计意图]课始就将学习课文置于单元主题之下,以“爱”为暗线,以“掌声”为明线,一明一暗,相辅相成。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出示生…  相似文献   

20.
《掌声》这篇课文以饱蘸爱心的笔墨、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透过描写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