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校园建设作为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要素,逐渐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谐校园建设归根结底还是实现高校中“人”的和谐发展。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其自身发展对于构建和谐校园尤为重要。青年教师的“自我和谐发展”是包含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师德师风、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莉  李磊 《文教资料》2008,(30):191-192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心理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之一.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优秀青年群体,其心理和谐对构建和谐社会有极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心理和谐必须建立在其心理健康的基础之上.心理和谐是从心理健康的内涵中扩展和升华出来的,和谐心理强调的是一种最佳的心理状态.大学生的心理和谐模型由三大要素组成:大学生个体内部各种身心状态的和谐,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和谐,以及大学生与环境的和谐.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时,大学生要达到心理和谐必须将这些要素加以良好的运用,使得各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关联、协调、统一、平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海霞 《教学与管理》2012,(6):113-114
和谐是社会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机制,只有和谐社会才能整体推进、有序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领域、各要素全面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由和谐的人组成的,而课堂则是培养人的主要场所,所以构建和谐课堂尤为重要。目前,对于和谐课堂的研究更多的限于理论探讨层面。究竟和谐课堂的操作性如何?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何?还有哪些因素  相似文献   

4.
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多系统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从社会心理角度看,大学校园中人的心理和谐对大学和谐校园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校园心理和谐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积极的心态,健康向上的班级,和谐稳定的同学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存在着与社会生态之间的适应性不和谐、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匹配性不和谐以及发展性不和谐现象。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建设必须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从历史发展、社会需求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寻求依据,从目标、性质、构成、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对高校和谐德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社会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与社会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谐有着密切关系,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从社会心理角度来说,人们和谐的心理状况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注重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心理状况,培育和保持人的和谐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是一个多种要素相互配合相互统一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心理环境的概念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整体论观点,它强调了心理环境各构成要素对整体功效的影响和制约。从心理环境概念的历史考察出发,不难发现高校心理环境中诸多要素对于促进高校德育工作效能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因而构建优良的高校心理环境,强化其德育功能,是新时期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增强其效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和谐学生公寓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探讨如何构建高校和谐学生公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郝东  于文 《文教资料》2010,(9):166-168
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有机体.具有系统的一般特征.因而高校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这项工程并不能简单归因于人本、制度或文化等环节的建设,而应是校园系统中各子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包容、协作和有序的综合构建。要构建好和谐校园需要运用系统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分析和把握大学校园的规律和特点.使校园系统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间互相协调、相互促进,从而促进和谐校园构建工作的科学化.实现校园系统的最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构建,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其以高校为纽带,营造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促成高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高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有助于形成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也就是说,和谐校园源于协调和默契,表现为水乳交融的自然状态,营造的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协调的是各方面的利益。建设大学和谐校园,就是要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校园环境,用和谐的音符推动学校科学发展,用和谐的氛围激发师生的创造活力,把学校建设成为…  相似文献   

11.
一、高校和谐心理氛围的界定及构建原则高校和谐心理氛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是高校完成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认为和谐心理氛围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和谐环境、一种秩序、一种文化。具体到高校,和谐心理氛围指的是全校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校园里人与人和谐的环境、井然有序的教学及生活秩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高校和谐心理氛围也涉及学校里的人、部门、学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行政人员队伍,而培训是提高行政人员各方面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探索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行政人员培养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对高校实现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思政课堂"的构建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化解学校改革创新进程中的矛盾的重大举措,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构建和谐的思政课堂应当以人为本,构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和谐的教学结构,使教学系统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讲究教学艺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探索合理的考试方式,实现大众思政教育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保持人与教学环境的和谐,构建和谐的课堂活动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和谐校园的维度及党委领导的路径与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人类知识薪火传递与创新的主要承载者,是社会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理所当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写作,离不开人的写作能力。而写作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特殊而复杂的系统心理机制。掌握写作能力自身本质要素及生成机制,对于更好地培养人的写作能力和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用保卫学的理论来研究分析,和谐高校应该具备稳定的校园局势、强力的治安保障、良好的法制环境、协调的人文关系和有序的校园秩序等要素,而这些要素与高校保卫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保卫工作对和谐高校的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类社会是一个运动发展的整体,是由人、自然、社会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和谐是指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矛盾运动朝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方向发展,使社会呈现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的一切发展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因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系统特性、辩证特性和人本特性。辨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大特性对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环境能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利用环境各种构成要素,构建新时期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是和谐理念在高校德育创新中的深入体现。  相似文献   

19.
庾荣 《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73-175
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界也提出了和谐德育的观念。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就是要使高校德育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及其要素相互配合、相互协同,产生合力,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当前,构建高校和谐德育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学生、教材、设施、心理、环境等。这些要素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因此.要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必须从整体出发.把握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心投人到学习中.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本文就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下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