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丽斯.沃克的《紫色》中主人公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包括追求独立,自我尊重和寻根的意识。作为一名妇女主义者,西丽是受压迫的黑人妇女的代表。艾丽斯.沃克认为,妇女主义者不仅要为妇女的解放而奋斗,而且要致力于整个人类的生存和统一,使黑人男性和黑人女性之间得以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黑人与白人之间能够彼此爱护。  相似文献   

2.
美国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书信体小说<紫颜色>讲述了美国南方黑人妇女西丽的故事,作为社会的受害者,西丽在给上帝的信中诉说了自己的生活.西丽从一个没有思想的受压迫的黑人女性成长为一位独立新女性是有很多原因的.该文将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特别是他的人格理论来分析西丽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美国传统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大都是男性,艾丽斯·沃克在其代表作《紫色》中则成功塑造了一位黑人女性成长主人公——西丽。由于深受种族主义和父权主义的双重压迫,西丽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和追求幸福的自由,但是在黑人女性同胞的指引下,西丽以其顽强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成功地实现了从无知到成熟的转变。西丽艰辛的成长过程正是黑人女性寻求解放的过程,西丽用自己成功的成长经历,为黑人女性树立了榜样,为黑人妇女的解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另一个角度——《秀拉》中的女同性恋现象探讨分析托妮.莫里森的小说。通过分析秀拉与奈尔这两位女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性恋关系以揭示黑人女性寻求自我,构建自我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紫色》中的主人公黑人女性西丽惨遭家庭暴力并与之抗争的一生.在婚前婚后生活的两个家庭中西丽遭到继父、母亲和丈夫三个人的虐待.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从身体、心理和语言上虐待西丽,后来由于莎格的影响西丽由默默忍受发展到与暴力抗争,终于得到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成长领路人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紫色》作为一部典型的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由于社会环境因素造成其男性成长领路人的缺失,黑人同胞姐妹则成了西丽成长的重要领路人。通过分析耐蒂、索菲亚和莎格等黑人女性在西丽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得出黑人女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获得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7.
王玲 《华章》2007,(4):126-126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西丽亚人生命运转折的描绘,揭示了作品要求妇女解放的女性主义和解决对黑人种族歧视的反种族主义的主题,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起了警钟.《紫颜色》充分显示了艾丽斯·沃克对黑人妇女命运的关注,其"女性主义"思想与创作逐渐走向成熟的轨迹也清晰可见,从中可看出作者对女性主义文学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艾丽斯·沃克于1982年出版了小说《紫颜色》,该书当年就成了人们竞相争读的畅销书。小说非常理性地描述了黑人女性走出黑暗,挣脱枷锁从而走向新生的曲折过程。《紫颜色》的成功在于它为黑人妇女指出了走怎样一条解放之路并在现实面前应做何种选择的问题。本论文主要把西丽女性主体丧失的内外因分析作为前提,然后进一步分析西丽女性主体建立的内外途径,探讨西丽追寻真实自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紫颜色>是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创作的一部畅销小说,是当代美国女性文学的代表性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对书中的主人公西丽亚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探索了一名逆来顺受的黑人妇女成长为具有独立个性的新女性的发展轨迹,并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寄寓了自己对妇女解放的独到的认识和见解.  相似文献   

10.
在小说《紫颜色》中,沃克围绕"西丽—莎格—某某先生"之间的关系为中心,塑造了数组有趣的三角关系模式,深入分析人与人之间,特别是女性与女性之间的关系,并对这些模式进行了全新的诠释,突出表现了黑人妇女必须团结一致才能赢得自身解放的主题。  相似文献   

11.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作品《紫颜色》 ,通过描述主人公西丽走向觉醒的历程 ,揭露了遭受种族歧视及夫权专制双重压迫的黑人妇女的苦难生活 ,并探讨了妇女尤其是黑人妇女争取独立自主生活的途径 ,因而成为美国黑人妇女文学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2.
丁东粮 《天中学刊》2011,26(4):72-74
《紫颜色》是黑人妇女生存、团结、求解放的缩影。黑人女性从麻木走向觉醒,从依附男性到精神上、经济上的初步独立的过程,就是黑人女性解放的过程。西丽等人为妇女的解放,尤其是为黑人妇女的解放走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论《紫色》的黑人妇女形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女权主义和文化研究批评方法分析了《紫色》中的四个黑人妇女形象:西丽的新生、独立的女性莎格、具有抗争意识的内蒂和敢做敢为的索菲亚。黑人妇女不仅受着男性的压迫,同时作为黑人,她们同她们的种族还一起受着白人的压迫。所以,黑人妇女的解放是以黑人种族解放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4.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沃克强调黑人女性之间要建立"姐妹情谊",保持经济独立,从而摆脱白人社会和黑人男性的双重压迫。主人公西丽对丈夫的影响和他们之间最终的相互谅解、和谐共通谱写了妇女主义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5.
奥德·罗德(1934-1992),美国黑人女性主义运动的旗手、黑人艺术运动的历经者和倡导者,自我定义为“黑人,女性主义者,女同性恋,母亲,诗人,女战士”。身为非裔-加勒比女同性恋诗人,诸多差异性使其难以找到可完整归属而非部分接纳其整体身份的伦理共同体。文章以伦理共同体为切入点,探寻罗德诗歌中以身体意象所表述的有关自我身份整合的伦理认同过程,解析诗人文本背后所涵蕴的伦理、心理及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16.
冯丽君 《商洛学院学报》2010,24(3):62-64,68
<紫色>的结局一直是文学界争论的焦点,这种大团圆的结局正是本小说的精彩之处,它成功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的创作思想:改变了读者的期待视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赋予西丽和莎格的同性恋关系新的崇高意义;促使黑人男性的觉醒;以及体现了沃克致力于构建和谐的两性关系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7.
"酷儿"是西方20世纪90年代勃兴的性文化运动,"酷儿"运动本身及对于"酷儿"研究的理论,终极目标是挑战社会性别两分结构,消除一切歧视和偏见。《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小说,小说对黑人女主人公西丽在双重歧视和否定语境中的成长做了极力刻写:种族和性别的双重歧视与否定异化和虚无了西丽的自我意识,而来自同性姐妹的"酷儿情"让西丽自我意识苏醒,走向了追求自我独立与个性完整的道路,最后与黑人男性握手言和,为迎接来自种族歧视的大挑战而结成同盟,并肩作战,《紫色》姐妹情谊书写的价值与"酷儿"的终极目标巧妙对接。  相似文献   

18.
艾利斯·沃克是当代美国著名的黑人女性作家,在她的作品中饱含着对黑人女性的关怀,以及探索解决黑人妇女现实生活中的白人压迫和黑人家庭束缚。作品通过描写西丽在失去自我的漫长岁月中找寻自我的历程,探讨黑人女性妇女主义意识觉醒,这也是体现出黑人妇女解放的深刻内涵。作品中西丽的形象塑造,提出的“妇女主义”的思想,实际上是想通过此种方式可以达成妇女解放的宏伟愿望,为黑人群体解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小说成功塑造了多位个性鲜明、情感丰富的黑人女性形象。本文从西丽、沙格、索菲亚等女性入手,分析其代表的不同层面的黑人女性形象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紫颜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沃克的重要作品之一,通过一个黑人女性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作者追求自由、平等的愿望。莎格和西丽之间的同性之爱,不仅帮助西丽获得了尊严,赢得了独立,而且还让她和男性之间真正达到了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