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传统教育强调师道尊严,注重的是学生对师长的尊敬与服从,轻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使得学生们认为自己在学校只能接受老师的教育,而不能与老师交流。因此,他们既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意识,也没有与老师交流沟通的习惯。而老师找某位学生谈话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误就是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致使师生关系僵化。现代教育迫切需要师生之间的良性交流与沟通。那么,师生之间怎样进行交流沟通才会事半功倍、效果显著呢?  相似文献   

2.
在一节体育课上,老师正在细致地讲解着跳高的要领,一名学生不知什么原因走神了,老师看了他几次,他也没有注意到。老师没有办法,只好点名让他试着按照自己的讲解去跳一跳。他匆忙中奔向横竿,情急之下,忘记了老师刚刚讲过的要领,结果是面向老师,背向横杆顺势拔地而起,跳了过去。当他落进沙坑的时候,学生们哄堂大笑,只有老师没有笑。  相似文献   

3.
责任     
下午,区角活动开始了。我分配完各个区角的活动任务后,小朋友们都悄悄地各就各位了。“小医院”活动区的三名“大夫”和两名“病人”也都活动开了。可是没过一会儿,“小医院”便只剩下两名“大夫”。那两个“病人”看完了“病”,就加入了“娃娃家”和“建筑区”,有一名“大夫”趁我不注意,也跑到“娃娃家”里凑热闹去了。我走到“脱岗”的小“大夫”王一鸣面前,问他:“王大夫,你来给谁看病呀?”“我们医院没有病人去呀!”王一鸣抬头看着我,噘着小嘴不满地说。看着他那委屈的神情,我想,这正是教育的好机会,就拉着他的手回到“…  相似文献   

4.
如果一位老师能在自己工作的一开始就给学生们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同时,他的工作又是那么勤恳而富有经验的话,那么,他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将会时时处处得到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孩子们也会早就在心灵上做好准备,决心听这位老师的话,一定要好好学习。学生们这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正是我们过去所谈到的“定势”问题。定势原理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常常会产生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以消极影响而言,老师固然可以由于初次教育的失败,而给他今后的教育工作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学生也未尝不会由于首次给老师留下的第一印象好或  相似文献   

5.
我尝试的五步教育法主要适用于犯错误的孩子。这种方法一改以前单一的训斥、说教,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语感人。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我就按如下步骤进行教育: 1.告诉幼儿他犯了错误,老师很生气,小朋友们也不高兴。2.让幼儿看老师生气的样子,使其知道他做的事老师非常不满。3.向幼儿讲解他的错误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早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他们不断尝试着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创新思维等,这是老师们注重教学实用性的体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已是现在学校教育的目标.在一个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时代里,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是所有执教于一线的老师们所共同努力探索的.  相似文献   

7.
刘文东 《班主任》2004,(11):20-20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找其"谈心",说上一大堆的道理,说得学生不住地点头说"是……对……".乍看,"谈心"起到了效果,可实际情况呢?过不了多久,学生又会犯同样的错误.于是,老师再找他来"谈心",如此反复.老师抱怨学生难教,而学生也越来越反感老师的这种所谓"谈心",两者都感到疲惫不堪.  相似文献   

8.
课堂上,学生们正安静地做着作业,忽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我赶忙走了过去,原来是班上的调皮鬼——晓文,他皱着眉头说:“老师,我头有点痛。”想想平时活蹦乱跳的他,现在却焉头耷脑的样子,看来是真病了。我摸了摸他的手,不烫,我又用嘴唇试试他的额头,是有一点点热,我关切地问:“你能坚持吗。”他点点头。我抚摸着他的头说:“好吧,你在桌子上趴一会吧,如果真受不了,那就告诉老师,老师让爸爸妈妈来接你,好吗?”他听话地点点头,顺从地趴在了桌子上。欢快的下课铃声又响起来了。这时晓丹怯生生地走过来:“老师,我也病了!”怎么回事,是不是流行性感冒…  相似文献   

9.
王国华 《河北教育》2014,(12):32-32
在邢台市育红小学会议室有一块“教育是爱”的匾额,那是校长郭俊峰对自己从事教育事业的思考和行动准则。他常常对同事们说:“爱是责任,是智慧,是担当,只有心里装着学生,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我们才配做一个教育者。”作为一名校长,他是学生们最忠实的“粉丝”,在他眼里,学生永远最重要、最可爱;他是老师们专业成长的“主心骨”,在老师心里,他是标杆、是榜样、是领路人。学校文化橱窗的主角是学生;课改、教改、考改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大型活动的设计在展示、激励学生。他和育红团队用平凡的行动诠释着教育是爱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尽管是早晨,天气也不见凉爽,依然象夜里那样闷热。房世霖老师骑着那辆半旧的飞鸽车,突然觉得眼前发黑,一阵晕眩,便跌倒在马路旁。他意识到这是心脏病又犯了,过了好一会儿,才勉强站起来骑上车,赶到学校给学生们上第一节数学课。房老师在河西区二师附小任教,家住西北角,途经四个区往返几十里,无论是刮风下雪还是酷暑暴雨,都按时赶到学校。在事业上,房世霖老师是遐迩闻名的佼佼者。 1951年他参加工作,仅五年的时间就小有名气,被评为区级优秀教师。如今三十八个春秋过去了,年近花甲的房老师依然兢兢业业工作在小学教育教学的第  相似文献   

11.
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给一位身患重病的人治好了病,这位医生紧紧握着病人的手说:“谢谢你!谢谢你!”周围的人大惑不解,医生解释说:“这样重的病,没有他的惊人毅力,没有他的密切配合,我是没办法治好的。”由此笔者想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无论电影、电视,还是书籍、报刊,人们看到的都是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言,这使教育工作者们深受鼓舞,从而更加坚定自己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信念。然而我们却很少看到有老师感谢学生的记述,很少听到老师向学生道谢的声音。诚然,学生的进步饱含着老师的心血,这是确定无…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美国伊利诺伊州一所高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自己曾经做过的危险事,比如过去是否吸烟、喝酒、吸毒、打架、偷盗等。这份调查问卷一发到学生手中,约翰就觉得不对劲,他是这所学校社会学研究的老师。他觉得这份问卷实际上是在暗示那些犯过错的学生,他们是坏孩子,他们犯过的错将永远被铭记。如此一来那些犯过错的学生必定产生自卑心理,并有可能自暴自弃,将来走上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课外阅读》2014,(8):25
<正>不久前,美国伊利诺伊州一所高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如实填写自己曾经做过的危险事,比如过去是否吸烟、喝酒、吸毒、打架、偷盗等。这份调查问卷一发到学生手中,约翰就觉得不对劲,他是这所学校社会学研究的老师,他觉得这份问卷实际上是在暗示那些犯过错的学生,他们是坏孩子,他们犯过的错将永远被铭记,如此一来,那些犯过错的学生必定产生自卑心理,并有可能自暴自弃,将来走上犯罪  相似文献   

14.
课余闲谈时,常常听到老师们埋怨:"现在的学生真难教,老师苦口婆心说的一大堆道理总是听不进去,明知故犯。"究其原因,其实是老师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犯了个大错,那就是光顾"言传",却忽视了"身教"。常言道:教书育人,要言传身教。言传,即通过语言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明白事理;身教,即以行为举止来影响学  相似文献   

15.
公开课上,执教老师请一个小男孩朗读一段课文,没想到他说:“老师,现在我不想读!”这令在场的听课老师大感意外。“你有权保持沉默!”执教老师笑容依然,“我们会耐心等待,以后再欣赏你的精彩表现。”果然,后半节课这个学生主动请求,以自己精彩的朗读赢得了掌声。执教老师总结道:“教育首先是一种尊重,一种保护。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是现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内涵。”在“尊重学生”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有时也会犯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即表现上是尊重学生,实际上却是主导了学生,纵容了学生,使他们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我有个同事碰到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某学生不肯做作业,老师想了个办法,让他写保证书。通过写保证书这一办法,学生的作业情况比原来好多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后,该学生又不做作业了。于是,老师又重新想了个办法,把他叫到办公室,进行了一番认真做作业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该学生的作业情况又有了明显的改善。可是,后来那学生老毛病又犯  相似文献   

17.
当教师的时候,教过一名“差生”。他念了五年书,仍坐在二年级的板凳上。学生的及格率和升学率与老师的奖金挂钩,每逢开学,他便成了老师们的皮球,被踢过来,踹过去,没人愿收留。他虽然自卑,失宠,人却勤快,每天争着做好事,比如扫厕所,几乎包了下来。可同学们熟视无睹,教他的老师也提不起表扬他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融洽人际关系。老师面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注意“换位思考”。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急得老师心烦意乱、火烧眉毛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这样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个孩子,你就会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19.
学生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如何处理、教育犯错误的学生,我们借鉴魏书生老师的做法,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1.宣布做法。开学初,我把“我们的同学犯了错误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提出来交全班讨论,然后宣布自己的主张:“我提议,犯了小错误,罚他给全班同学唱支歌;犯了比较严重一点的  相似文献   

20.
苏英 《教育艺术》2009,(5):12-13
在农村初中学校,问题学生总是不绝如缕:赌博、打架、偷盗、挑逗异性、恶意破坏公物、抽烟、喝酒……他们不把教师的教育当一回事,或者改了又犯,反复不断,甚至还对老师谩骂、侮辱、殴打报复。班主任们整天被问题学生弄得焦头烂额,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用在教育他们身上。而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问题学生的出现归咎于学校教育,这是有失公允的,其实问题学生的背后存在着多方面的教育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