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青少年网络成瘾及诱发的犯罪问题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青少年网络成瘾诱发的主要犯罪类型,并提出了遏制与网络成瘾相关的青少年犯罪的对策,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成瘾的危害性,学会趋利避害,健康、合理地上网,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联系实际分析了近年来青少年网络犯罪特点,从个体因素、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归纳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通过强化家庭教育功能,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途径加强对青少年的保护,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3.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经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青少年网络犯罪智能化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从根源上说,青少年网络犯罪是其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研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探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切实有效地防控青少年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其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带给人类信息便捷和娱乐福祉的同时,也带来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等新的社会问题。青少年网络犯罪呈现出以侵财为主要目的,技术型犯罪愈发猖獗,犯罪手段日益暴力化的特点。其产生的原因,除了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外,还有家庭教育缺失,网络立法滞后、不完善,网络安全与网络环境失范等因素。对此,应在全社会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利用技术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网络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等,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青少年涉足高科技违法犯罪的案件呈上升趋势,既有主观方面原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本文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同时提出对青少年高科技犯罪可能面对的新问题,以 及如何防范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6.
运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对合肥市某监狱202名在押青少年和该市200名中学生发放了问卷,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和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与控制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红薇 《教育探索》2005,(10):87-88
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然而,由于青少年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网络带来的青少年犯罪屡有发生,并呈上升之势、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心理原因并提出加强教育的策略,对于规范青少年的上网行为,杜绝和减少青少年网络犯罪现象.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青少年犯罪原因及现状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联影响,论述了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综合教育网络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作用,说明“三结合”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十分突出,且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犯罪问题,对社会稳定至关重要。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制约和决定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本文试从法理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知识对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简要地谈了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在印度日益普及。几百万印度青少年迷恋网络,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为了控制和防止青少年网络犯罪,印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网络黄毒是导致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印度议  相似文献   

11.
何娟 《教师》2010,(17):107-108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源头。因此,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本文试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原因和预防机制作些粗浅分析,以期使我国网络法制体系建设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2.
何娟 《教师》2010,(14)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青少年已经成为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互联网也成为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源头.因此,互联网具有"双刃剑"的性质.本文试从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及特点、原因和预防机制作些粗浅分析,以期使我国网络法制体系建设曼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个体因素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成为日益严重的网络犯罪案件的主力军。堵塞网络漏洞,完善法制,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有效措施;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健全青少年网络人格,预防青少年网络有害使用是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治本之举。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犯罪是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可从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主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是家庭氛围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缺损;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学校因素主要是教育内容不平衡和管理体制不健全;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不良社会文化和不良社区氛围。探究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目的在于预防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青少年网络犯罪也日渐增多,而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的淡薄,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剖析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探讨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对青少年的关注不够,教育管理制度的缺乏,家长的教育不当,家庭关系的不和谐等外部因素和青少年自身心理特征和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内部因素使网络成为影响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所以从社会、家庭、学校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目前网络道德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影响,进而从网络的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产生这些不利影响的原因:网络的自主性容易导致传统伦理道德约束力的弱化;网络的虚拟性容易导致人自律意识的弱化;网络的开放性和多元化容易导致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弱化。在此基础上,对于如何保证青少年健康网络道德观的培养、预防犯罪案件的发生,作了些对策性研究:注重主体内在要求,培养青少年自主道德意识,防止犯罪动机的生成;注重外力引导,利用网络文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抑制犯罪心理的增长;注重环境约束,加强网络技术监控,遏制犯罪苗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是民族的希望。党和国家历来重视青少年工作 ,我国广大青少年的主流是好的、是健康向上的 ;但是 ,极少数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仍然令人触目惊心 ,得到党的总书记及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青少年犯罪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客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青少年主观方面的原因。要坚持重在预防 ,加强和改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 ,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 ,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预防犯罪网络 ,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它严重危害着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而其中,青少年团伙犯罪又是一种主要形式,它比单个的青少年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本文从社会学与心理学的视角,在对青少年团伙犯罪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内部和外部原因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心理预防、社会预防和综合治理等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青少年犯罪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本文分别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环境三方面就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