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朴槿惠是一位有着传奇经历的女总统。很多人认识她,或者因为她有一位做总统的父亲,或者因为她是"嫁给国家"的"三无女人",再或者她的当选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启等等。然而,我对于这个人物的兴趣,来自于她对中国哲学的热爱。2007年3月,韩国《每日经济》的记者采访朴槿惠时,她谈到:"二十多岁时,我曾面临难以承受的考验和痛苦。父母都被枪杀,曾经信任的  相似文献   

2.
正李怀宇这本《知识人》价值,不仅仅在于她为我们勾勒了十六位台湾"知识人"的形象,更是因为她对中国文化、知识人群体进行了一次很有意义的"补充"和"开拓"。很荣幸,2012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这本《知识人:台湾文化十六家》(以下简称《知识人》)。对于"知识人"这一说,我不知道有没有官方或坊间的定义,宽泛一点来说,有文化有知识的人都应该算是知识  相似文献   

3.
朴槿惠2月25日宣誓就职。韩国《朝鲜日报》评论说:"这可谓是韩国65年宪政史上极其特殊的事件。"从全球看,她是儒家文化圈中首位民选女总统。《时代周刊》曾以《实权者的女儿》为题,登出了朴槿惠的封面照。对于韩国"五六十岁那代人",朴槿惠总能牵动人心。前总统朴正熙也被称为军政强人,他于1961年开始独裁统治韩国,直至1979年遇刺。在此期间,其女朴槿惠是韩国的"第一小姐"。作为一种象征,朴槿惠是全国人看着长大  相似文献   

4.
读过《追求书境"--王大路文存》(以下简称《文存》),联系我对大路的直接印象,想从王大路是一位中国当代出色的出版家的视角,从开拓的编辑实践、创新的出版理念和执着的事业追求这三个方面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碰上了一个"老实疙瘩" 每个记者对于自己新闻生涯中的第一次采访,都会留下难忘的记忆.而我在第一次采访时便碰到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进入《解放日报》不久,对新闻刚刚有了些感性认识,我和张铁夫就接受了一个任务一一采访当时边区的模范工人赵占魁.大概当时报社里实在抽不出人手,或者是领导有意给我们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才让我们两个新来的年轻人挑起这份重担.报社在分配给我们任务时,就强调说这是一次重要的采访,一定要搞好. 尽管我们内心都有点忐忑不安,但想到这是当记者的"第一炮",无论如何也得干好.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当时的中央职工委员会,因为赵占魁这个典型是由他们向报社推荐的,所以我们想先从这里开始了解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6.
行动的写作     
这个专题我想让写作者自己说话,他们是写《十四家》的陈庆港、写《中国在梁庄》《梁庄在中国》的梁鸿、写《上课记》的王小妮,他们的职业分别是职业摄影师、大学教师、大学教师兼诗人.本来还邀约了写《冬牧场》的李娟,她还在遥远的新疆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劳力者",我不想因为我的约稿改变她的生活节奏.作为这个专题的主持人,我还是想,他们说他们的,我说的我的,这种主持不"主"的方式,也许倒可以有一种各说各话的嘈杂.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我的儿子有权利知道他自己的身世",这是一位美国母亲面对自己收养的中国儿子的询问时所说的话,她的儿子今年已17岁,对自己身世的询问始于14岁.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参加了一位老朋友的儿子的婚礼.这引起了我对在毛主席办公室工作时的一段回忆.毛主席曾派我当"娘家人",去参加他女儿李讷的婚礼.这是我一生参加的最平凡却最有意义、最值得自豪、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婚礼.  相似文献   

9.
以前看电影《猛龙过江》,李小龙饰演的角色刚到意大利时,言语不通.进餐馆点菜,先是连声鸡蛋、鸡蛋,后来又连声egg、egg,服务员还是不明白,最后不得不在菜单上胡乱比划了几样.结果端来一看,都是汤类,连吸带喝地吃完,周围人都很奇怪地看着他.这个情节令我印象很深.因为十年前第一次去香港开会时,面对全是粤语的菜单,我也是无所适从,只有奶茶和面包还算认识,于是点了这两样.结果餐后饿坏了;晚上到一位在中山大学读博的老同学那里,总算用她从内地带来的蔬菜和方便面填饱了肚子.  相似文献   

10.
认识王小柔是十年前.那时,她刚出版她在天津《每日新报》的专栏结集《把日子过成段子》,是文坛崭露头角的"专栏女作家".而那时我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也不过四年,刚编辑了我策划的第一套书——赵婕的专栏随笔集"纯棉时代".正因为"纯棉时代",赵婕"认定"我是一个好编辑,正好她的朋友王小柔想出第二本专栏结集《都是妖蛾子》,于是赵婕就推荐了我,帮我们结了这个缘.  相似文献   

11.
人生的真谛     
人生的真谛张平你对人生是怎么看的?如果有这么一道题,而且你只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我想对任何人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人生是什么?或者人生的真谛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回答,各种人有各种人的看法。我写《孤儿泪》这部作品的时候,就有这么个问题一直萦...  相似文献   

12.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说传授方法的重要性.看了《医务工作者如何撰文立著》(中医古籍出版社)一书,自然联想起这句话来.作为《河南中医》杂志的资深编辑,作者魏群长期致力于"替人作嫁衣裳"的工作,有不小一批人都曾在她那里受过益.  相似文献   

13.
韩小蕙女士是<光明日报>资深记者、高级编辑、著名作家.尽管她的这个"身份"是新闻界、文学界众所周知的,我仍然要在文章开头标明,因为我希望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可能对这个名字还比较陌生的人们都能够认识她,了解她,感知她,热爱她--在多少人忘却崇高,鄙视信仰,失去追求时,韩小蕙以她柔弱的双肩、手中的笔,始终坚持职业操守,坚持文人的良知,坚持人生真善美情怀.而且贵在"始终",这是多么难得啊!  相似文献   

14.
说起汤修慧,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但提起她的丈夫邵飘萍我们都非常熟悉.邵飘萍在中国新闻史上的贡献不容小觑,可是另外一位《京报》的伟大贡献者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汤修慧. 邵飘萍和汤修息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杰出的夫妇报人.“夫妇报人”是中国近代新闻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但是这其中的妇者,一定是当时中国妇女中罕见的:她们须是少数识字且具有一定文化和见识的先进女性;夫者,也一定是当时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正洛杉矶来信1949年1月11日,一位署名为"Mrs.Willard Coe"的人致信宋庆龄。信中,这位威拉德·科夫人郑重地告诉宋,她所领导的"洛杉矶中国音乐协会"即将克服各方阻力,在洛杉矶重排俄籍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的音乐剧《孟姜女》(又名《万里长城》),并言辞恳切地希望宋庆龄同意把她的名字列在这次演出的赞助者名单中。不久之后,宋庆龄便写了回信。信的内容已经全文发表在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出版的《馆藏宋庆龄书信选编》中。宋庆龄态度鲜明地对威拉德·科夫人的邀请表示了拒绝:"我遗憾地告知你,我无法与你们一起做这件事,因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新闻界出现了一个异常但不为人注意的趋势:新闻人正变身为新闻当事人。越来越多的媒体或者记者进入主流议题,不是以新闻报道本身,而是以新闻主角的身份。这种趋势背后不可避免的话语权滥用现实,同样尚未引起新闻界警惕。最为典型者,就是广东《新快报》那两个著名的头版"请放人"、"再请放人"。当这两个头版刊出之时,我所见到的新闻界,包括我,大为叫好:"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新快报》的"穷骨头",确实有几分硬气。后来我才意识到,"请放人"其实是对媒体"喉舌"职能的滥用。这不是因为后来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是一部书,特别是经历了特殊年代,在荒唐环境里滚爬过来的人,读这样的书,可震撼人心,能让人悲壮哀绝.《沧桑人生--中国特殊群体写真》的作者是一群有特殊经历的人,他们如泣如诉地讲述了自己一生中感受最真、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18.
变局中的政治与人 政治对我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都很大,因此我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这里有《我的前半生》灰皮本,有马立诚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基辛格的《论中国》,还有李慎明等主编的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丛书等.我觉得,它们都探讨了时代巨变来临时人们的选择. 与正本不一样,《我的前半生》的灰皮本让我看到了又一个溥仪.在变革之际,是什么在改变人?人究竟能够被改变到多大程度?溥仪的两部书提供了有趣的样本.而空军大校张聿温所著《真相:"九一三"事件考证》则探讨了另一次巨变与中国政治、与中国人的复杂关系,涉及了什么是权力,以及领导人的性格,甚至精神疾患的问题.虽然讲的是历史,却像是窥视未来的一道门缝.  相似文献   

19.
台湾知名作家蒋勋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今天,我也将以布道的心情传播"大美",而这"大美"来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她就是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初识屠剑虹,是在2008年她被评为档案研究馆员的时候;再识屠剑虹,缘于案头几本多次获奖的编研精品——《绍兴老屋》、《绍兴古桥》、《绍兴街巷》和《绍兴古城》、《绍兴老照片》。近期,我欣闻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于是又一次前往绍兴市城建档案馆。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本是通浴小说,民间流传“老不看三国,少不读红楼”,这句俗语从一个侧面说明《红楼梦》存在着一个广泛的读者群。但在我的印象里,《红楼梦》早已登上大雅之堂,《红楼梦》的解释权在专家手里。我所理解的红学专家,就是穷其一生或者半生或者至少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研读《红楼梦》并卓有见解的人。这样的想法也许并不止我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