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商标零翻译天然具备保留商标源语的形式及内涵这一特质,迎合化妆品消费者的心理。以读者反应论为指导,通过分析已有化妆品英文商标的零翻译译名在读者中引起的不同接受和反应情况,探讨商标零翻译译名选择的规律及合理性,以期为化妆类商标零翻译译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商标的翻译要求译者必须洞悉原语和目的语两个国家的文化异同,并透过表层文化现象把握深层文化意蕴,使译名能准确传达出异国文化,又能注意原语商标词在目的语具体情境中的实际意义的传达,以免触犯目的语的文化禁忌。  相似文献   

3.
通过动态对等的翻译理论,可以使广告和商标的翻译更简洁化、更可视化,由奈达提出的这一客观翻译标准强调了广告和商标的内涵延展。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在不同情境中的细致分析、认真区别和灵活处理使信息发生转变,广告和商标的翻译者可以在保持与源语一致的基础上达到与目的语的对等转换。  相似文献   

4.
论中英文商标翻译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必然包括了商标的产生,而对商标的中外翻译研究越来越引起研究人员的兴趣,并产生了一大批与商标相关的指导性理论。对商标理论的研究及实践证明:对商标名称的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品牌走向国际化离不开商标的翻译,优秀的商标译名有助于产品在海外的推广和销售。因此,在接受美学视域下,译者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取多种翻译美学策略,体现原商标的形象美、简洁美、意境美、新颖美和文化内涵美,以满足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提高产品的销售量。  相似文献   

6.
商标是语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统一体。商标翻译与文化差异密不可分。从跨文化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几种国际商标翻译的实例详细阐述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指出在进行商标翻译时译者应考虑跨文化的思维差异、审美差异及联想差异。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外交流日趋频繁,对公示语翻译与商标翻译的需求急剧增加。本文以系统功能理论为指导,分析公示语翻译与商标翻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期能够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其担负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8.
不同于奈达提出的动态对等翻译原则,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商标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商标翻译的目的性出发,分析了英汉商标的构词来源,结合跨文化交际的实际情况,指出英汉商标翻译宜灵活运用直译、音译和意译等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商标是商品形象的代表和质量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文化特征的部分。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特殊方式,商标翻译不仅要忠实传达本国文化的价值与灵魂,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原语商标词在目的语具体情境中的实际意义,真正做到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结合商标翻译实例对商标翻译的基本要求、方法与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商品的商标代表着企业是形象企业的无形资产。成功的商标和译名能增添商品魅力,提升消费者购买欲望。语言的选择与语言的顺应是息息相关的。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灵活选择语言,以达到交际意图。由于商标词的特殊性,在进行商标名称翻译时应顺应商品特色、顺应目标市场的语言系统、顺应目标市场的文化特征、顺应消费者心理等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翻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商标词的翻译实践,主要论述了商标词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的文化原则和产品信息原则,并且例举了常用的四种翻译方法:直译、音译、意译和转译。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标的翻译也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是商品打入国际市场的桥梁之一。服装商标不仅带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也传播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差异。目前,一些学者对服装商标的翻译进行了研究,主要论述了在服装产业国际化形式下服装商标翻译的重要意义,然而,从文化视角研究服装商标翻译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将试图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消费心理和道德与审美心理方面分析隐含于服装商标翻译中的一些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做好翻译任务必须对源语和目的语有足够的掌握,在翻译的众多规则和方法之外,完形理论又为翻译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策略.由于完形理论是由完形心理学发展而来,因此在对翻译的指导作用方面,可以从根源处对源语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掌握,也可以对目标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进行预测.本文从完形理论及其原则入手,探寻其与语言运用的结合点,并在翻译实例中进行说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商标的翻译不单单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语码转换,还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因此,除了遵循语言规律,了解商标命名的特点,还应该注意异国的文化特征,消费者的文化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商标翻译达到音、形、义的完美统一,从而扩大产品竞争力吸引更多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好的翻译是以翻译情境多元系统为支点的源语和译语语篇多元系统诸价值的最佳平衡。语篇是翻译的基本单位。译者要根据语篇范围选择翻译方法 ,考虑译文是否体现了原文的语篇方式及体式 ;根据具体语境 ,采取灵活对策 ;掌握源语和译语衔接手段的异同之处 ,使译文符合译语的衔接和连贯标准 ;了解英汉语在语篇结构各方面的差异 ,翻译中及时调整语篇结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产品要想挤身于国际市场,商标翻译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分析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四个原则着手,通过具体实例对汉语商标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和所需采取的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商标翻译中要全面考虑国外消费者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消费心理,在宣传民族文化和产品特性的同时,追求语言朴实、形象鲜明的商品形象。跨文化交际是动态的,商标的翻译应该考虑文化交流的动态性。从商标和文化的内在联系出发,通过大量的实例探讨中外文化双向交流中的出口商标翻译。从跨文化角度概括了出口商标翻译的三种方法,即直译法、音译法和音义合璧法,并强调了这些方法在文化交流中的动态性,指出具体商标在翻译时可以随着商品目的国对其文化内涵理解的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8.
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语,携带着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双重身份活跃于社会语言的舞台,对语言文字运用具有示范引导作用。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外来词的翻译不仅要达到从文字翻译到文化翻译过程中多层面文化意义的转换,而且还要挖掘其深层文化内涵的语境转换。对商标、广告标题用语中的外来词语的规范问题应以译语文化为基础、词竞众择、适者生存为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9.
商标是商品的形象代表,好的商标名称就是一个商家的无形资产.商标翻译得好,则能帮助商品打入国际市场,使之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商标翻译中要注意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韦努蒂提出译者的隐形以及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等概念,这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文章以莫言先生的《养猫专业户》及其译文为例,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及译文中如何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等问题做了实例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在翻译实践中会通过对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形式及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译文中这两种翻译策略会交替出现,并非一种策略从一而终,并且这两种翻译策略在合理的使用当中均可以使译者身份得以彰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