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行在爱中     
徐翠丽 《宁夏教育》2014,(10):21-22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内心充满爱,才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智,才能唤起更多学生的追求。教师行在爱中,方能彰显职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爱学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又有人说“爱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础;爱能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爱能医治学生心灵的创伤;爱是迷惘的灯塔;爱是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正如此说,老师爱护学生,学生才会敬爱老师.也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能教育学生,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呼唤真爱。但是,对于教师而言,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爱,还要会爱,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爱如春风化雨,才能使学生把老师的爱转化为学习与生活的动力。我认为爱学生应该从“欣赏”学生的缺点开始。善待学生、“欣赏”学生、特别是欣赏有缺点的学生,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3.
魏建华 《考试周刊》2012,(70):181-181
教育是科学,是艺术。如何挽救、教育那些看似没有希望的学生,关键就是不要放弃对他们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希望。“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不仅仅是地理教师,每一位教师对学生的爱,都应是无私的、高尚的。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养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力量。教师只有对学生付出真诚的爱,才能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一、真诚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喜爱爱学生是一种心境,一种奉献,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6.
任何教育如果没有爱,只能是失败的教育,把爱贯穿于教育,才能把爱传播给学生,才能使教育的功能真正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7.
爱是教育的重要内涵,是教育的着力点,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没有爱的教育是苍白的,是不能打动人心灵的,只有有了爱,教育才能感动人、感化人,才能塑造健康而高尚的灵魂。本文探讨了中职院校班主任应如何用爱感化学生,走入学生世界。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老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素质教育包含"爱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的背后情感依存,在班主任工作中灵活运用爱的情感教育,让爱之花永远在学生心灵盛开。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代教育家夏西尊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因此,教育工作者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使教育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可见,热爱学生,是教育者的天职,也可以说是班主任的技巧。  相似文献   

10.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是一种职业情感。只有充满爱心的老师,才能真正关心学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同样,只有爱教育的老师,才能用心研究教育教学,才会把教育当作终生挚爱的事业,假如没有对教育的热爱,就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所以,教育需要爱。  相似文献   

11.
吴禹冬 《成才之路》2009,(10):75-75
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的问题。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爱是拂拭师德这面镜子的柔柔丝绢。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是对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  相似文献   

12.
爱的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只有爱才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只有爱才能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只有爱才能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把握爱的原则,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我们必须将自己的爱心和细心,化作无声的细雨,用精神的甘露去浇灌学生幼小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4.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育力量的源泉,也是教师的天职,更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只有教师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5.
爱是人类感情的升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把自己全部的爱倾献给学生,才能对学生循循善诱,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贾凤魁 《学周刊C版》2014,(6):206-206
赞可夫指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学生。”教育就是爱,没有出自内心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只有爱才能架起沟通师生间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才能引领学生茁壮成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惩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但这种教育的力量只有爱做基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产生奇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云新 《师道》2008,(2):34-3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被许多教育工作者视为至理名言。柏林斯基也曾说过,“爱,应该是教育的工作,又是鉴别教育的尺度”。爱,应贯穿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爱更是热爱学生像热爱自己的生命。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自己的工作,才能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生命的某物,好象掘池,……教育上的水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夏丐尊爱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爱学生,学生才能爱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的教师,才能  相似文献   

19.
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无数的事实证明:在爱的教育中,师爱是一把能打开学生心灵的万能钥匙,是实施成功教育的基础.只有真挚的师爱,才能冰释学生心底积沉的自卑;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才能树立学生不轻言失败的信心和信念;才能促进学生一步步走向成功,一步步走向成才.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的确,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联系在一起的,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智慧,只有平等的爱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