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陶媛媛 《师道》2011,(6):63-64
《爱找东西的男孩》是儿童文学作家郁雨君"辫子姐姐心灵花园"成长故事系列中最新推出的一本。它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向佐老师来到了样样垫底的"四七班"。为了给学生鼓劲,他突发灵感,让班级成为"高度自治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了不起的岗位。于是班长成了"机长1号";还有些同学成为"新闻发言人""超级领座员""维和警察"等。  相似文献   

2.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对每一位老师来说都不难,难的是爱有"问题"的"、特别"的学生。在对待"问  相似文献   

3.
冰心老人曾说:"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和谐"一词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在新形势下,用爱和美创建和谐班级,必能促进学风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心灵得到舒展,精神上得到愉悦,人格得到健全,  相似文献   

4.
王峰 《宁夏教育》2012,(6):53-53
陶行知先生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是的,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润滑剂。当师爱像春雨一样滋润学生心灵,荒芜的心灵也能开出希望之花。那一年我带的六年级毕业班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升学考试了,这个班我从一年级一手带到六年级,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我们的心灵寄居在语言中,我们的情感经由语言而流露,语言是我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有位我非常敬重的教育家对我说过:"你的语言素养决定你的课堂效率和效果,你千万别把教室变成你的演讲场所,哪怕你有超常的表达天赋。"因为敬重,所以我将此话铭刻于心并身体力行,努力融爱于语言的锤炼中。  相似文献   

6.
"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孩子们也就需要这种无声无息的"爱",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根源"。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更深的参透了这句话的含意。是的,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一种心灵碰撞和思想交融的过程;我做班主任工作的宗旨是:将"爱"进行到底!依靠班干部铸造良好的"班风";班主任是"责任"的化身;在生活细节上给学生细心的关怀;因为我深受过我的老师给予我美的感染和传承,所以我会继续"将爱进行到底",用我的真心捂热我学生的心,然后让我的学生用她的爱心再捂热她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9.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所谓传道,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认识到,只有与心灵对话,同思想碰撞,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现在教师面临的不是"个人尊严"下的绵羊,而是在蜜糖里泡大的被家庭宠坏的一代。他们单纯、幼稚、热情活跃、  相似文献   

10.
王毅芳 《考试周刊》2012,(38):188-188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待进生"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待进生"是指不被同龄孩子欢迎,甚至被老师、家长揪心和担忧的一个小群体,但他们的影响却波及班级、学校、家庭及整个社会。他们孤独、自卑、焦虑、多疑,常常封闭自己的心灵。然而,在他们心灵深处又是那么的渴望与人交往,甚至这种渴望比一般学生更加强烈。如何增强"待进生"社交自信,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为此我进行了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是一项"爱心"事业,师生沟通的最好语言就是爱,有爱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只有用爱感化学生、教育学生,学生才会尊重、爱戴和信任你,才能在学生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威信,从而把班主任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2.
陆玉亮 《文教资料》2014,(27):128-129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必然尽心尽力地打造和谐的班集体。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化解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冲突,本文尝试通过充满"爱"的和谐教育,通过师生心灵的沟通实现。  相似文献   

13.
冬日的一个午后,QQ上一个头像在朝我摇摆,点击一看是女儿的叔叔在美国给我的留言:"嫂子,最近‘虎妈'很火,老外见了我就聊这个,您有空去看看‘虎妈'育儿的故事。"看来,  相似文献   

14.
丁捷慧 《海南教育》2014,(16):93-94
"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喜欢这首歌里描绘对梦想的追逐、对希望的执着。或许许多人都有这样一双隐形的翅膀,只不过他们把这"翅膀"深深地藏于心灵的某个角落,或许这"翅膀"层层折起,从未展翼过。学生也是如此,有些翅膀已经初露端倪,想要得到搏击长空的力量;有些则是藏着掖着,自己都不曾意识到,更让旁人察觉不到。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比一比——平均数"一课时,前面的教学都很顺畅,学生很快就总结出"先加后除"和"移多补少"两种方法,接下来就是练习了。正当我暗自庆幸学生的反应都在我预设的"圈"里时,"意外"却发生了……我首先出示了一组同学的身高数据,数据如下:127厘米,153厘  相似文献   

16.
"I love you"或许是英语中最重要的三字句之一。它是人们认真对待一段恋情的标志,同时也能表达兄弟姐妹、父母和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它也常常出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里。  相似文献   

17.
宋德发 《湖南教育》2014,(10):60-61
文字是心灵的窗户。读完《校长学概论》,可以懂得张楚廷为何能成为一位杰出的大学校长;读完校长学"四部曲",可以明白郭务强为何能成为一位卓越的中学校长。  相似文献   

18.
家访能够让老师切身熟悉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以及家庭教育状况,只有通过有效的家访,才能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认识、分析与理解,真正实现"把爱传递给学生"的目的;家访是沟通教师、家长、学生心灵的桥梁,是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有利于交换意见、达成共识,最后实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殷健灵的《纸人》是一部关注少女心灵成长的小说,她对少女的"性"、"心灵"、"情感"与"身体"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从故事情节、少女形象、语言表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对《纸人》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育好人呢?实践告诉我,爱是我们每个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教育好学生的秘诀;无限的师爱,就是我们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