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很多家长都问我:“孩子怎么不知道着急呀?一点自觉性都没有,简直是给父母学习呢!”我总是这样回答:“那是因为你比孩子还着急,他的急你都替他着了,他还何必着急?孩子的学习,你是第一‘承包人’,孩子反而成了第二‘承包人’,他怎么会有自觉性呢?”孩子没有主权,是很难学习好的。所谓“有主权”,指的是确实把学习“承包”给孩子,家长只起帮助、支持和指导的作用,不搞过多干涉和指挥。也就是说,达到什么目标,考出什么成绩,时间如何安排,采用什么学习方法,都由孩子自己拿主意,因为这是他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学习自觉性和学习能力,都是在这…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村小的音乐老师,我面对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这里,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什么先进的教具。但这一切,并不能阻止我们对音乐的热爱。我们一样可以用最质朴的方式去触摸音乐,一样可以用最美好的心态去聆听音乐,一样可以用最执着的热情去学习音乐。看,那是我们的脚步———这样认识唱名记得,我刚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认识音符的唱名。音符是传递音乐的纽带,我不能让孩子被“乐谱”阻隔在音乐之外。于是,我想出了一个超速教学的方法。我们首先猜测“0”:师:“0”是什么?生1:“0”是什么也没有!生2:“0”是一无所有、一毛不拔!生3:…  相似文献   

3.
妈妈,您是一个很好的妈妈。我知道您对我的学习、生活都管得很严。但是,您没有发现吗,您每次教育我好好学习时,您老是跟您的同事的孩子还有我的妹妹攀比,您老是说:“人家的孩子在班里什么三好学生呀,什么小提琴拉到9级了呀,人家奥数考了102分,而你才考了101分,你怎么就那么不争气呀!”妈妈,难道我什么优点都没有了吗?妈妈,您这样每次跟别的孩子攀比我会没有自信心的。妈妈,我不就是胖了一点吗?但您在您同事面前说我像“肥猪”,妈妈您知道吗?您这样说会损伤我的自尊心。妈妈,在新的学年里,您能不能再也不要拿我跟别人家的孩子攀比了;再也不说…  相似文献   

4.
程永超 《班主任》2008,(7):26-27
记得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 在一列开往西北方向的火车上。一位作家问一位农民:“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5.
十二册的第一次习作,主题是“我的课余生活”。要求只有寥寥数字——“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批改完毕,感觉孩子们基本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孩子们对于这第一次习作态度很认真,不过感觉特别出彩的不多。怎样才能充分肯定孩子的成绩,又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呢?心理学家盖兹说得好:“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能力。”于是,我设想了给学生写信、上网交流的方式,给予孩子们成功激励,使他们获取成功的体验。 我是这样做的 就这样走进你们的生活 ——读学生《我…  相似文献   

6.
贺军成 《家庭教育》2008,(10):25-25
很多年前曾听到过这样一件事:在一列开往大西北的火车上.一位记者问一位农民父亲:“您把两个孩子都送进了重点大学,请问有没有什么绝招啊?”农民父亲的回答出人意料:“其实也没啥绝招——我只不过是让孩子教我罢了!”  相似文献   

7.
李镇西 《班主任》2013,(2):61-62
我喜欢和学生一起到大自然的怀抱里嬉戏玩耍。最初我这样做并没有想到要有什么“教育意义”,而纯粹是出于自己爱玩的天性。记得当年我利用寒暑假带着学生去玩,近在郊区,远到省外,家长感动得不得了:“李老师对我们的孩子太好了!这么辛苦这么累,牺牲这么多时间带我们的孩子去旅游!谢谢您!”我总是说:“我才要感谢你们呢!感谢你们把孩子交给我,让他们陪我玩!”  相似文献   

8.
推荐金句:“谢谢叔叔这样称赞你,很高兴吧!”“哎呀!你看,这个孩子真乖巧啊!他看见我的杯子里没有茶,便会替我斟茶,真有礼貌!”各位爸爸妈妈,相信你听到别人这样称赞自己的孩子时,心里一定甜丝丝吧!爸爸妈妈可能觉得不好意思,只略微笑一笑或者说一些表示谦虚的话,原来都不是最好的回应!应该加一句称赞孩子的话,例如“谢谢叔叔这样称赞你,你很高兴吧!”对孩子来说是一支强心针呢!孩子看见父母以高兴的口吻来回应,知道他们因为自己而高兴,心里更愉快啊。父母在别人面前认同孩子是很重要的,这说明孩子所做的事是对的,也得到父母的欣赏,孩子的自…  相似文献   

9.
“这孩子你是怎么管的!成绩这么差?”教师对家长横眉冷目。“这学生你是怎么教的?你还有脸质问我!”家长对教师一脸怒容。“说!你是怎么学习的?我为你操心费力,你就学成这样?你对得起我吗?”家长开始追究孩子的责任。“我教过那么多学生,就没见过你这样的,怎么教都教不会。你让我说你什么好!.”教师也开始追究学生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现代文阅读     
(一)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  相似文献   

11.
明天 《家庭教育》2014,(7):16-17
“我家小子整天看什么僵尸奇案,骷髅日记,都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书,浪费时间!”“我女儿今天学这,明天学那,全凭兴趣,什么都没学好!”“快考试了,天天催着他复习,他却像没事似的,一点也不上心。”这样的感慨,估计大家经常听到。家长口中的这些孩子,好像的确不求上进,不争气,是应该打板子。身为一个10岁孩子的母亲,家长们感慨的这些事,我都经历过。不过,我不是一味地去指责孩子,  相似文献   

12.
孩子自有孩子的逻辑,这逻辑比成人们的逻辑要精彩得多。如若不信,请细品几篇英国孩子的作文,那作文的题目是:未来的我是——是什么呢?第一个孩子写道“:未来的我一定是海军大臣,因为有一次我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没有淹死。”注意:既然海水淹不坏我,我就一定能成为称职的海军大臣。多么滴水不漏!多么理直气壮!第二个孩子写道“:未来的我必是法国总统,因为我能背出二十多个法国城市的名字,而同班最棒的同学只能背出七个。”注意:既然我对法国“了解”最多,我就最有资格跨越国界去当当法国的总统!如此推理,其严密性岂不是“滴水不漏”?最…  相似文献   

13.
我常常用“送小礼物”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每次我都像圣诞老人似的将礼物悄悄地放到礼物盒里。这让孩子们感到惊喜而神秘,他们称这样的礼物是“飞来的礼物”。一天晚饭后,奇奇如往常一样去欣赏自己的礼物盒,“哎呀,我的礼物少了!那张史努比图片不见了!”奇奇有些着急,走到我身边,“老师,我的礼物不见了!”“是飞来的礼物吗?”“对!就是那张史努比图片!”“是啊,礼物会悄悄地飞来,也会悄悄地飞走!”我非常平静地说道。这时,聪明的丁丁突然明白了什么,他转身拉住奇奇的手臂:“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坏事,礼物悄悄飞走了?”“没有呀!”奇奇…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大家都说我是“捡来的孩子”。“小不点儿,你看你妈又给你姐做花衣裳啦!捡来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啊!”婶子大娘们经常这样对我说。我问妈妈:“我是捡来的孩子吗?”妈妈笑了,“是啊!  相似文献   

15.
一日,偶然听到邻家小孩用《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曲调唱着这样一首歌谣:“我是一个小小孩,阅读笔记呀却记也记不完。我祈祈求求、祈祈求求一个轻松的阅读,这样的要求实在太难。”我吃惊不小,忙请孩子“解读解读”。那孩子开始大倒苦水:“我们看个书可累了,要求多着呢!老师要求我们:读书批注篇篇要,阅读笔记天天做,读后感想周周写……”最后孩子“结案陈词”:“课外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相似文献   

16.
与肖复兴先生交流关于中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观点.先生认为,语文学习的“说”比“写”更重要,“读”比“写”更重要,“改”比“写”更重要.关于读书,先生主张有些书必须精读,要静下心好好研究作者的构思和写作的角度,这样的读书才能有效.名著不一定都适合学生阅读,强迫性的名著阅读容易伤害孩子的阅读热情.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10,(7):14-15
在孩子的阅读世界中,亲子阅读无疑是最吸引他们的,一边听好听的故事,一边看着他们最喜欢的爸爸妈妈,这个场景简直太美妙了!“妈妈,小兔子最后会跑去哪里呢?”“爸爸,我觉得这个故事不应该是这样的!”和孩子一起阅读吧,和他们一起感受这阅读的美妙吧!  相似文献   

18.
一次,我对班级学生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调查,问每一位学生:你的家庭月收入或年收入约有多少。全班竟有一半左右的同学回答不出来,再问,回答是“我只知道父母每月给我多少钱,他们有多少收入我真不知道。因为他们从来就没告诉过我。”我们的部分孩子就这样大手大脚地花着父母的辛苦钱,“反正不会少我的。”他们什么心都不用操,于是也就什么责任心也没有,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没有懂得,怎会珍惜?也常听说外国的教育跟我们迥然不同,他们似乎不愿“默默奉献”,父子之间也是账目清晰,令我们很是费解!富裕的澳洲人信奉:“再富也要‘穷’孩子!”一位中…  相似文献   

19.
小幽默     
●妈妈:“瞧你这手,多脏呀!你什么时候看到过我的手像你这样脏?”女儿:“没有,妈妈。我从来没有看到过你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两个农家的孩子在聊天,一个突然问:“你家的牛会抽烟吗?”“你疯啦?牛怎么会抽烟?”“哦,那么,也许是你家的牛棚着火了。”●母亲说:“今天能完成的事,不要留到明天。”儿子道:“好吧,把刚才的蛋糕给我,我今天都吃光了吧。”●“爸爸,你可以省钱了!”“省什么钱?孩子。”今年你不用再花钱给我买课本了,我已经留级了。”●父亲在游戏厅门前看到儿子,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知道学习,光会打游戏,我十回有九回都在这儿…  相似文献   

20.
表扬的魅力     
你遇到过这样的孩子吗?什么恶作剧他都敢做,什么热闹他都凑合,上课总爱和你唱反调,作业从来都不交……遇上了这样的孩子,真够头疼的!每天总是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对付”他!如果有100万个脑细胞,至少有99万个是为他准备的!他就是我班的“捣蛋鬼”——任小伟!这不,课代表刚搬来了作业,数了数全班54个人,就少他的作业。在我的记忆里,他只做过三次作业:一次是写一条新闻;一次是给《暮江吟》诗配画;一次是在我的陪同下做完的。这可怎么办?如果再这样下去,聪明的脑瓜不就“荒废”了吗?于是,我就对他展开了跟踪调查。半个月下来,我改变了对他的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