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艺术大师林风眠,毕生以“调和中西”为艺术导向,在绘画内容和形式上做了不懈探索。从前期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西方现代主义因素特别是“立体派”对他的影响,以及他自身通过结合民间美术得到的绘画形式的创新实践,而在后期的戏曲题材的作品中,他的绘画语言中对东方符号的尝试有了新的突破,他将自己具有鲜明中国人特质的东方情愫注入其中,东方符号生动了,而画家的绘画语言也在延续之中产生了流变。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探讨体育宣泄身体本能缓解身体与文明发展张力的价值。文明社会中的身体是“秩序的身体”“消费的身体”及波普尔“世界3”中的身体,本能被全面压制,身体日益脱离自然、远离健康。认为,社会越文明,身体本能越受压制。一些现代社会疾病正是本能过度压制的后果。而体育之于现代身体是自然的身体呈现、真实的身体发泄渠道、社会疾病的对症良药,可有效缓解现代身体问题。从转向非功利性体育观、反思体育实用性管理、加速体育生活化融合、倡导自然化审美观念方面探索体育救赎本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何捷 《阅读》2023,(34):12-17
<正>上海,一个被称为“魔都”的城市,这里既有江南传统的古典与雅致,又有国际都会的现代与时尚。它“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它的文学、建筑、艺术、饮食无不中西合璧。它开放而又充满创意,文化多元而又有所扬弃。《三毛流浪记》是漫画家张乐平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大上海为背景创作的系列漫画。  相似文献   

4.
有唐一代,文学、艺术全面繁荣并互相影响,题画诗创作兴盛,爱好绘画艺术的诗人杜甫,被公认为唐代题画诗创作的“第一人”。从盛唐到中唐,政治与社会、文化都经历重大转折,绘画艺术精神也同步发生重大变革。杜甫身处这一时期,高度关注绘画,以“诗人之眼”赏画、论画,其题画诗体现诗、画会通的美学思想:以“神”“气”论画,追求“传神”,强调“立意”;以画“遣兴”,在题画诗中表达山水隐逸的趣味与立意。杜甫的绘画艺术理念,体现出诗歌思想的影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实践变革的动向。杜甫题画诗及其绘画观念入宋以后深得推崇,不仅影响了唐代画史的建构,也对“文人画”理念的生成与绘画创作实践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谈速写     
罗红 《职大学报》2008,(2):138-139
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将对象描绘下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它能够收集绘画创作素材、培养艺术家敏锐的观察力和造型能力.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课程,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它不仅仅是一条通往创作的大道.而且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6.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对情理和谐、情物相应的追求,在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学会注重心理的和谐、注重“美”与“善”之间的相似,强调主观表现和抒情等偏于创作主体的因素,从抒发主观意志开始,凭借“意会”和“直觉”这些精神和心理的感悟力去创造形象,最终实现个体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服装绘画有着各种表现手法,也体现出艺术表现语言的多种形式。服装绘画的装饰手法,语言独特而鲜明,线条清新而流畅,富于形式美感和装饰趣味。其中“线条”的作用尤为显著。线条是装饰语言的重要词汇,或粗细均匀、清晰流畅,或粗细兼备、刚柔相济,或古拙苍劲、错落有致。装饰手法较适合表现风格自然、线条清晰、形式感强的服装款式。  相似文献   

8.
体育是国家规训和强化国民身体,以达到自身治理和对外需要的一种手段,人们通过休闲体育的平台,找到了国家规训与个体欲求的结合点。不同阶层对休闲体育空间的占领,形成了身体的区隔,我们的社会目标在于缩小区隔,使人人都能享受休闲体育带来的健康、快乐和幸福。当代青年对身体的自主意识,使其更开放、更主动地尝试各种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运动形式,身体在休闲体育的基本追求是“娱乐”。而老年人的身体已进入衰退期,身体在休闲运动中的夙愿是“健康”,并且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使身体获得一种超脱,达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9.
元代画家黄公望在其著作《写山水诀》中提出绘画四忌“邪、甜、俗、赖”。明清画家在尝试为这四个字作解释的同时,又提出一些新的评画标准,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今天的绘画创作及品评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以黄公望提出的绘画四忌为出发点,重点梳理明清画家、评论家对这一绘画思想的认识,探讨“邪”“甜”“俗”“赖”之间的关系,试图更加深入地理解黄公望的艺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创意是一种能够用各种不同的角度解读人生的一种智慧。当你心中有了“这样是不是会更好”的念头时,便是创意闪现、活动的时候了。创意是一个有趣的历程,在尝试中求新求异,打破常规的绘画方式,探索新领域,相信自己,独特的风格一定会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1.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历史的演进,文字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也起到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文字的影响力更加深入,是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最为重要的手段和形式之一。通过现代平面设计使得文字更为美观、直观化,是现代商业、文化的发展趋势。笔者通过对广告设计、字体设计以及标志设计等创作中的文字字体的设计,浅析文字本身具有的创新性。充分解析经过平面设计创意的文字对于现代设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宋代词人苏轼、秦观无论从题材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拓宽了词的艺术领域,使得宋词的创作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虽苏轼与秦观的关系密切,但两人的“词法”别具一格.苏轼的词法是“以诗为词”、秦观的词法是“以赋为词”,它们在后世看来只起到“装饰”作用的而无具体含义.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仅以独特方式的排列、组合起来的“形式”是“有意味的”,还包括词体性质、复杂的观念、想象的意义在内,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能够激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主宰着作品的生命.从秦观、苏轼两人的“词法”创作特点出发,人们能够对两人的“词法”创作有一定的客观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13.
摘要:20世纪兴起注重身体“内在感觉”的身体教育与16-20世纪一直倡导“外在指标”进步效果的身体教育结合,日渐成为21世纪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流模式,而传统武术文化传承也是以身体为载体集“外在指标与内在体验”为目标的身体教育过程,面对现代武术教学长期追求外在指标锻炼效果所导致的学生“喜欢武术,不喜欢武术课”的发展困境,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互动的身体教育视角审视中国武术文化传承的教育实践,认为:传统武术传承过程不仅是“外在指标提高与内在感觉深化”的一体化身体教育,而且从内外结合中强化了武术人对身体的认识,形成了四种武术身体观:分类与系统的身体观、被控制与自主的身体观、超越肢体与人械一体的身体观、意志磨炼与思考想象的身体观。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历史实践所形成的“外在指标与内在感觉”相融合的文化教育遗产既具有增强体质的锻炼特性,又因体验丰富而具有提高兴趣的精神元素,应成为当今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躯体化”文本叙事范式的审美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女性文学所描摹的女性形象切实不再是以柔弱无力、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的身份忸怩呈现而是洋溢着对权贵、金钱、性欲的强烈希冀并演进为“颇能折腾”的一代精英群体而充满了野性、生机和魅力。可以说,“身体写作”、“欲望话语”、“裸奔叙事”、“隐私窥探”等女性躯体文本叙事范式正渐趋演绎为众多女性作家的创作性灵、叙写姿态、生命意趣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5.
摘要:嘻哈文化和街舞运动都是外来品,从它们传入我国到发展至今,人们对街舞这项运动以及嘻啥文化依然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甚至存在一定的偏见和误解而拒绝接纳它们。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从嘻哈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洞察其元素与精神意义,如艺术、音乐、刺青、个人化宣言以及集体力量凝聚等,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体育运动中嘻哈身体的文化表现,发现嘻哈文化建构出了特殊的身体展现方式,也发展成高技术的身体运用。随后以街舞运动为例进行个案分析,从文化诠释视角探索街舞受到嘻哈文化影响所发生的变化以及表现出的嘻哈身体内涵。研究发现:当前街舞运动与嘻哈文化融合后,嘻哈文化不仅影响了街舞的跳法和舞者的穿衣打扮,更为重要的是,它还以一种无形力量深深改变了街舞运动的核心价值,同时使得街舞嘻哈身体具有了多种内涵和象征,包括街舞嘻哈身体是一种“时尚-风格”的身体、一种“街头-创意”的身体、一种“表演-艺术”的身体、一种“阶级-权利”的身体。本研究着重于探讨街舞运动吸收嘻哈文化后丰富自身嘻哈身体文化内涵的过程,有利于推动嘻哈运动文化的本土化,引导街舞运动在中国的开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切认识“整体”在绘画艺术中的自律性,首先要把握整体绘画的总体:一方面,探求看整体和整体看在画面上的具体表现,想整体和整体想作用在创作中的艺术生命;另一方面,分析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及其辩证统一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纤维艺术逐渐成为各国艺术家们争先施展才华的新领域。本文通过对纤维材料的运用、创作手法和表现形式的拓展思路,对现代纤维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进行了探索,旨在为现代纤维艺术的发展、创意与表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传统色彩造型向艺术设计的过渡,从单纯的色块练习转化到具体的创意设计,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涂鸦艺术作为一种充满自由时尚和创意精神的艺术形式,引入色彩造型教学,其效果的偶然性、形式的多样性、创作的自由性等实践特点,有助于色彩造型教学向艺术设计拓展,从而使色彩造型教学更具创意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产、学、研新的办学模式带给陶艺专业教学一些新的思路,对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创作教学采取“学研”结合、“产学”结合的手段,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在教学目的上以人才培养为本,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设计创意中对新形式和新风格的探索与追求,提倡作品创作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寓言式奇幻文学大师”的意大利著名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先锋意义,他的作品童话寓言色彩浓厚,哲理深刻,开创了身体与空间相结合的新创作方向。本文选取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三部曲(《分成两半的子爵》《不存在的骑士》《树上的男爵》)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梅洛·庞蒂的身体空间的理论,分析三部作品中不同的身体裂变空间,以及人类逐渐异化历程,探讨卡尔维诺具有现代意义的身体空间观,以及空间裂变背后潜在的权力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