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培养的,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重要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很多的初中生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还是处于一个非常模糊的状态,找不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方向,无法在思想品德课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就导致了自己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难以进步,并且教师的课堂也没有得到良好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2.
翟继明 《今日科苑》2010,(14):100-100
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是必要的,长期以来传统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存在教学手段上单一的弊端,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枯燥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妨碍了思想品德课作为德育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结合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到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杨程 《科教文汇》2013,(1):148+152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4.
杨程 《科教文汇》2013,(3):148-148,152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佳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的核心素质,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决定了它在素质教育中肩负的重大任务,而社会现实决定了思想品德课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艰巨性,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人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工作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存在明显的不足,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没有认识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且缺乏科学的培养方式。因此,深化对创新能力培养的认识,提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改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成为了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改革方向。本文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甘晓萍 《科教文汇》2012,(2):116-117
坚持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相统一的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丝毫不能例外。但是,在中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往往不大受重视。鉴于此,本文论述了非智力因素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雁 《内江科技》2009,30(9):199-199,141
在新课程标准下,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将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健康教育进行一定的整合,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贡继新 《科教文汇》2011,(36):24-25
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教育思想,充分关注教育本质即关注人的生命化教育,并且具备五个要素:1)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体现师生生命互动过程,促进双方完整生命成长;2)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体现在预设和生成融为一体;3)知识科学性、课堂高效性是促使思想政治课更优化的途径;4)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5)优化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求教师角色定位准确、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  相似文献   

10.
渠敏 《科学大众》2013,(8):25+15
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老师采用体验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并对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在思品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角色扮演、阅读文本、巧设游戏等方法让学生体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体验中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1.
史克松 《科教文汇》2011,(30):74-74,93
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加强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基本原则要求思想品德课必须要坚持互动教学。在剖析了思想品德课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几点提高思想品德课互动教学效果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2.
<正>思想品德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自身的素质良好是上好思想品德课的基础。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取得实效的良好途径。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对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曾庆飞 《内江科技》2008,29(6):181-182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由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乏味和教师的满堂灌,严重扼杀了初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兴趣。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创新,注重课堂教学的巧设,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期盼的课堂。  相似文献   

16.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很多学生都有这样的看法: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它的晦涩难懂,所以,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想品德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差等现象。究其原因,就是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的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  相似文献   

17.
吴子贤 《知识窗》2011,(9X):60-60
<正>在中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几方面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知是基础,行是关键。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旳德育目标。让学生将道德认识化为道德行为,并使其科学化和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想品德课程的教育地位不断提高,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显得异常重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时期,做好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调动小学生的个人情感,才能促进思想品德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运用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探究生活。即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动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效果及能力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艺术,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思想品德课才能真正被学生所喜爱、所认可,也才能正真实现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