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野地里的树就要开花了。桃花是薄命的红颜,梨花是暗恋红颜的多情公子,在红颜老去后,著一身素服前来祭奠。被贬的梧桐花历经磨难后,依然披着做贵族时穿的紫衣,它默视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既没有多少欢乐,也没有多少忧伤。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话一点不假,不然,与我同龄的西施又怎会……哎!不过,要不是她的遭遇,我东施说不定就做了第二个西施呢!  相似文献   

3.
野地里的树渐次开花了。桃花是薄命的红颜。梨花是暗恋红颜的多情公子,在红颜老去后,着一身素服前来祭奠。被贬的梧桐花历经磨难后,依然披着做贵族时穿的紫衣,它默视着眼前的一切,脸上既没有多少欢乐,也没有多少忧伤。禁锢了一冬的柳絮又开始出来顽皮了,它们乘着风的秋千四处游荡。还有小草和羞羞答答的野花……它们全是岁月伸向我们的手啊!  相似文献   

4.
叹时光     
叹人生,不久长,恨光阴,骏马忙。百年几度春风扬,才脱了儿童形象,早做了爹娘模样。嘴上胡须放得几时已经半白,鬓边头发长得几日忽地皆苍。多少的美貌红颜,不多时变了个奇形怪状。  相似文献   

5.
雨恨云愁,木叶尽脱,寒风吹彻落木的每一处伤口。欢歌岑寂,人散灯残.烛光明灭摇曳着一面面红颜的一件件往事。古来红颜多薄命,一朝春尽,花落人摧;思量却是——疼彻心扉!  相似文献   

6.
刘重杨 《文教资料》2012,(13):21-22
"千古何须妒红颜,自古红颜多薄命",这句话是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在最后这两个女人,一个事业上功成名就,成为知名演员;一个家庭美满幸福,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然而就其二者的本质而言,这样成功的背后,隐藏的只不过是空虚生活里的些许润滑剂,抑或卑微的屈尊求爱。从女性主义视角加以分析和阐释,二者虽为不同作者的不同作品中的人物,但嘉莉妹妹和卡罗.肯尼考特身上却有很多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练习画圆。米奇画的圆怎么看也像是圆角的正方形,美术老师不高兴了,罚米奇画100个圆。那天,米奇很晚才回家。妈妈以为米奇是贪玩才回来那么晚,没有安慰委屈的米奇,还罚他做很多家务。米奇难过得快哭了,睡觉前,他对着夜  相似文献   

8.
《学子》2004,(10):58-58
谈到创作《四美图》的初衷,吴汝俊表示.在戏曲舞台上.故事情节大都是与爱情相连,红颜多薄命。“如果总是表现单一、结局雷同,就失去了艺术本身的味道。所以我把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塑造在一个舞台上.屏弃了与死相连的传统悲剧结局模式.而着重展现四个美人情感的幸福状态,突出其内心世界的无邪美和外表的姿色美。最重要的是通过《四美图》来表现人们对古往今来爱的呼唤。”  相似文献   

9.
冯军 《保定师专学报》2005,18(3):12-14,26
在《红楼梦》中香菱地位卑微,命运坎坷,她出现的时间、地点与她相关的事件对整部作品都具有关键性的作甩,她沟通了神话与现实,在全篇中奠定的是悲剧的基调;作为第一个薄命女儿、第一个家庭历劫、第一对薄命鸳鸯的承受者,她奠定的又是作品结构模式。同时香菱也涵盖了黛玉、宝钗、可卿的某些特质,而作者对她的反谶言选择更加深了悲剧的力度。  相似文献   

10.
走近萧红     
有人说:当你开始回忆的时候,你已经开始老了.尚未而立之年的萧红却借着回忆,写下她艺术上的巅峰之作《呼兰河传》,把“回忆的诗学”推向极致,让我们走近躲在《呼兰河传》后面的萧红,了解这个才华横溢,却又历经坎坷的薄命红颜.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学"桃花+女人"题材作品涉及不同阶层、际遇的众多女性,按生命状态与形象特色,可大致分为壮实农妇、感伤少女、薄命红颜、刚强义女四类。这些形象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状况,寄予了作家们对女性的审美理想与欲望感情,具有文学和社会学的双重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曼娘是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独具特色的古典女性。她善良、温柔、美丽。少女的羞涩可爱,少妇的知书达理,老来的淡然雅致更体现了她独有的古典韵味之美。她人生各个阶段的幽雅之美都让人回味无穷。她既是封建礼教下的窈窕淑女,又是封建礼仪中的贤妻良母。自古红颜多薄命,她亦摆脱不了封建社会下美人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3.
我同事的孩子上小学五年级,平时特别调皮,一次上体育课捣乱,体育老师罚他在操场跑20圈,跑到最后孩子摔倒了,累得昏了过去。经医院抢救才慢慢恢复过来。请问,体育老师这样做对吗?安徽读者薛新伟体育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体罚学生的性质,显然是错误的。中、小学生虽是未成年人,但他  相似文献   

14.
高中语文课本里“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选自古典小说《红楼梦》第四回,原书回目是:“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这一回,是全书思想内容的总纲,是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章节。现在试就第四回的思想性、艺术性以及本回在全书中的地位,作一些粗浅的分析,同时简单介绍一下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相似文献   

15.
最近,笔者常听到一些老师说:‘现在,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不了问题,只有罚才能解决问题,罚是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好方法’。使我联想到某些学校最盛行的管理手段不就是一个‘罚’字吗?在学校,学生迟到了、早退了罚;请事假、病假罚;旷课、违纪罚;考试不及格罚;未按时完成作业罚……时下‘罚’就象空气一样,无孔不入,无处不有。  相似文献   

16.
一.《红楼梦》的闲文 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认为《红楼梦》是一部写阶级斗争之书,而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为该书之总要。这种观点实在不妥。还是脂砚斋有眼力,脂砚斋是这样评的:  相似文献   

17.
1939年 ,我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开始了我的外科生涯。60余年来 ,经历的许多医疗事例 ,终生难忘 ;从中得到的一些感悟 ,长期激励我努力做一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一、日常医疗工作中难忘的几件事例在我进入外科生涯一年以后 ,我的导师才允许我做第一个阑尾切除手术。记得在我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 ,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手术后第五天这位女病人忽然死去。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有什么问题 ,但我的导师盯住我的目光严肃而冷峻 ,他对我说 :“她(死者 )是一个四个孩子的妈妈 !”60多年前的这一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 ,…  相似文献   

18.
《红颜》(中国,2005年):这是一部充满希望的电影,导演李玉解释说.“红颜”在中国是个很暧昧并充满想象空间的一个词,而主人公小云也确实以“红颜”的方式生活在大家的目光当中,并有了一个无法逃避的世俗结果。  相似文献   

19.
美狄亚的悲剧与传统妇女的无奈心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狄亚的故事见于古希腊传说中的阿耳戈英雄传说。在这个故事中,美狄亚只是为陪衬伊阿宋的形象,并非主角,但美狄亚性格中令人赞赏的因素及其悲剧性的命运却千百年来被历代文人歌咏赞叹。古希腊大悲剧家欧律庇得斯,对女性的艰难处境和火山爆发式的反抗复仇做了震撼人心的刻画。人们赞叹美狄亚对待爱情的忘我及轰轰烈烈,憎恨伊阿宋的忘恩负义,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观念,感叹社会竞无法深护这样一个为爱做出巨大奉献的女性。于是哀叹“自古红颜多薄命”,“痴情女人贞心汉”,人们所要谴责的似乎就是伊阿宋这样的贞心汉。但是,假若伊阿宋不贞心,那么美狄亚是否就幸福了呢?作为女性的美狄亚,她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她存在于社会的意义是什么呢?怎样的女性才是一个幸福的女性?本文试从这些问题人手,来探讨一下传统女性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正>第一个用花作比喻的人是天才,第二个是借鉴,第三个是平庸,第四个是常态,第五个就变成了陈词滥调。可总有人盲目地把拾人牙慧当作美事,一味地咀嚼他人的渣滓甚至一口吞下,殊不知,只有创造才富有最饱满的深情和热情,这种能力也常常会引领人们去闯出一个从未有过的世界。当人们不甘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