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83年9月19日,《申报》发表了一位读者的来信:“光绪三四五六年(指光绪三年到光绪六年,即1877年至1880年——笔者注)北省寄灾赈款几及百万苏州各局往往不收信资积少成多竞成巨款同人佩其乐善节经登报近日东赈孔急(指山东省赈灾甚急——笔者注)金增强五云堂叠寄赈款宝顺信局亦不取资足征利济为怀令人钦佩历年筹赈八载于兹即数十元赈款实非容易安得天下皆如宝顺局岂非灾民之幸哉同人乐于扬善用特登报以广善缘”。  相似文献   

2.
郑挥 《上海集邮》2008,(7):35-37
三、奔走从商扬州仙女庙竺师爷去吉安上任之前就曾在仙女庙(现江苏省江都市)经商。一件通过“镇海森昌信局”寄递给仙女庙协茂恒行竺师爷的银信(图1),  相似文献   

3.
2005年第7期19页图1所示1885年民信局封右侧应是“酒资照例”字样。据我所知,当时信局所寄之信,习惯上把“算”字简化为“フ”,把“酒资已付讫”的“讫”字简化为“フ,”,因此,图1所示信封背面书写的全句应是“酒资照例算”。  相似文献   

4.
宁波的民营信局肇始在清代。鸦片战争以后,逐步发展,尔后遍及全国,而以上海为其中心。19世纪中叶,宁波旅沪经商者不下数十万人,且在上海工商界中占有相当地位。为此往返于甬申两地的货物行李、书信银钱终岁不绝。信客业也随之茁起。 据鄞县(宁波)(民国通志)第1260页载:“为谋输送之便利,于是信局以外又有信客业之组织。信客业  相似文献   

5.
郑挥 《上海集邮》2008,(11):38-40
民信局在收寄挂号信函、汇银和包裹(POSTAL CHARGE承担责任的邮件)时收取号金、号钱,同现今的挂号邮件。在封面书“号金(号钱)已付/酒资照例”意为挂号费已由发信人支付,普通邮资由收件人例给,双向收费。但从笔者所收集的实物来看并非所有挂号邮件都是用“号金”两字加以区别的,有不少重要银信,发件人在封背以及信函内以手书“原班回条”或加盖红色“原班回复”、“务付回条”等专用戳记提示,犹如双挂号的回执邮件。下面选择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私邮实寄封、信笺和单证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1931年5月1日(民国二十年五月一日)。中华民国交通部邮政总局“为将历次发行之纪念邮票及加印‘附收赈捐’字样之邮票并旧式航空邮票布告作废,限期掉换普通邮票”,特发布第649号通令(通谕第348号):“为通令事案查民国十年发行之邮政开办二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十二年宪法纪念邮票、十七年张作霖就职纪念邮票、十八年统一纪念邮票、总理国葬纪念邮票、民国九年发行之加印‘附收赈捐’字样之邮票、以及民国十年发行之旧式航空邮票,  相似文献   

7.
郑挥 《上海集邮》2008,(6):34-38
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镇海区西水门桥竺家旧屋拆迁时发现清代竺钜封(又名修尧、巨峰)师爷遗留下来的一只旧木箱,内存老式信封、信笺函件、单据、信局经折(账折)等物。时间跨度从竺师爷1885年去江西吉安府任职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26年。经过整理后笔者曾撰文介绍个别信封,但总觉得太零乱,未能按时间系统地、客观地以实物形式还历史原貌。由于书信涉及面广,又大多被蛀蚀而破旧不堪、文字潦草,故至今日才重新整理完毕。竺师爷的信笺可分民信局封、信局经折(账折),全泰盛信局封、甬申甬汉线轮船信客封、宁波帮人物有关书简、大清官局封等多项,触及民信局史、信客史、大清官局史、清代官僚史、宁波帮人物活动史、民情风俗史等。  相似文献   

8.
郑挥 《上海集邮》2006,(6):42-42
自从发现清成丰四年(甲寅,1854年)宁波慈城曹氏从上洋经全泰洽信局、扬州天顺信局邮江北淮安府的珍贵物(参见031118)以后,一直惦记着曹家最初的开拓——淮安府丽源钱庄老板曹朝佐所留存下来的一件直帖“官报”。因持有开价过高(几近五位数),又拒绝提供彩照和影印件,历经几年的耐心等待,最近终于协商成交。  相似文献   

9.
谈及民信局,不妨举一反三,说说其它的民间通信方式。水路邮件,民间通信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讲述它的故事,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民信局产生发展的认识。本文所言水路邮件特指清末民初的一类民间通信方式,水路邮件与船信皆由民船运递,但不同之处在于,船信以船为主,而水路邮件则以人为主。换言之,船信是将信交予船家,由船家负责带运;而水路邮件则是将信托付给承揽人,而与船家无关。此种承揽人的营生是依托一条固定水路上的来往民船,对船家而言,那人不过一位普通乘客。水路邮件的经营者,属于信客的一种,如果把民  相似文献   

10.
宁波发现早期民信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挥 《上海集邮》2003,(11):18-20
宁波曹氏从上海全泰洽信局邮递北淮安古封,前笔在年代界定上有误,近据张介人提供实物资料证明,此封应是清咸丰四年(1854)之物,是一件非常难得能够实证早期民信局历史的珍贵物。半个多世纪以来人们所知存世最早的民信局实寄封是姜治方捐献的清咸丰九年(1859)宜兴寄北京封,现存中国邮政傅物馆,曹氏封较其提前了五年。  相似文献   

11.
该信封长13.5cm,宽6.3cm(如图),寄信者是:东龙赣西红色曙光社;收信人是:东大街大祠堂平民小学校校长宋振玉先生,实寄封正面及背面均盖有一枚碑形戳,戳中注明:“东固平民信局信资付讫”,背面还有手书:中华民国十七年谨封。  相似文献   

12.
《申报》集邮旧闻解读之八——民信局肇事案两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邮政开办初期,各地发生了一些民信局肇事案,其中最典型的发生在上海和扬州。 据1897年2月8日《申报》8551号报道:“邮政局创始之第一日(即1897年1月30日——笔者注),各民局收下之信件送交邮局者未能如全泰盛之迅速,遂疑及全泰盛有意抢夺生理,故邀齐同业在二马路景福楼茶肆会议。适又接到长江一带同业之电报,知各处亦因此事同业纷争,几酿巨祸。  相似文献   

13.
这里介绍一种不是由民信局,而是支付酒资,托“差弁”递送的清代大臣私人家信。 这个信封是旧时代通用的由白棉纸夹层制作的红签条信封,在笺扇帐簿店内有定制与出售。此封基本完好,高24.7厘米、宽12.4厘米,所贴红签条宽4.8厘米。正面为寄件人楷书“内信一件,敬祈饬交差弁带至京都东城东华门内光禄寺后身确交舍下为感”,“体仁  相似文献   

14.
《上海集邮》2006,(12):42-45
4位数字的前2位表示期数,后2位表示页码.f表示封面、封里、封底里、封底,c表示增页邮政史索引旧式邮政道光二十年官报仪讨2民信局与近代邮政倪肠信客1039,1 135中华邮政岭南大学与燕京大学寄国际邮简以拓解放区和断中国邮政华北人民邮政日欲尾日倒礴5沈曾华的龙口朱德票实寄封1233早期胶东县级战邮日翻拍334胶东战邮总付邮资制度肠礴0龙江部队封1 139,1949年无年份日戮0238邮政编码的“两地‘码”与“一地两码”1(域!地方御政史上海高昌庙地区佣夕邮政业务代收货价由阱1235汇票01刃,01份贵州银元汇票仍龙,住妇5,1 133邮资快树习142外…  相似文献   

15.
孔德 《武当》2004,(4):47-49
【原文】人生有五德,吾尝以譬天地之五行,人身之五经。仁属木,也肝也。义属金,也肺也;礼属火,也心也:智属水,也肾也;信属土,也脾也。是知五德之不可少一,犹之五经之不可绝一,即如五行之不可缺一。人皆日木不可少也,而何以无仁也?无仁者必无养育之念,其肝已绝,而木为之槁枯矣。人皆日金不可少也,而何以  相似文献   

16.
鸡有“、武、勇、仁、信”五德,为世人所推崇,被视为阳明之神,“报晓”之物,是英勇威武,避邪祈福的象征。  相似文献   

17.
民国18年(1929年)12月20日,曾经被央馆聘为顾问之职的查拳大家、国立南京中央大学专职武术(国术)教授于振声委托专人送来一封“致张上将之江馆长函”。  相似文献   

18.
一、武术思想中“艺为智出”的原理艺,最早是人的一种劳动行为。这种劳动行为要有完满的结果,即要“成于事”,就要求行为主体有一定的技巧与能力,因而“艺”又引申到“技”与“才”之义,于是就有了“技艺”、“才艺”之说。晋代葛洪说过:“创机巧以济用,总音数而并精者”①,都是“艺人”。可见“艺”的涵义已扩大了许多。先秦思想家孔子曾提出“游于艺”,具体指的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六种艺事。朱熹解释为:“游者玩物适情之谓,艺则礼乐之文,射御书数之法,皆至理所寓而日用之不可阙也。”因这里所指游艺,是…  相似文献   

19.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0,(10):41-42
1920年,中国遭遇大面积旱灾、水灾。《申报》曾刊登了一幅受灾图(图1),并称“……受灾区域如是其广也,几占全国精华之半而有余也……然则凡为中国人者,安可漠然置之乎……”。从图1可见,当年所受大面积灾害主要是华北旱灾,而不是集邮界流传的水灾。在这种背景下,全国人民奋起救灾。其中,“交部定筹振[赈]办法:邮费信件加五厘,包裹加一角,新闻纸免加,电费(指电信费)分二元、四元以上各加若干,铁路客票运费加一成。”  相似文献   

20.
万伯翱 《中国钓鱼》2006,(11):34-36
香鱼,日文字是“鲇”,但据我所查字典和请教《中国钓鱼酚主编袁海娜,这个日文“鲇”和中文“鲇”完全不搭干。同行的张鲁雅副主编则说,她曾收到吉林省敦化市的一位钓友来信,信中说他钓到过一尾20厘米左右长的小鱼,散发着一种好像黄瓜的清香气味,信中问道这种鱼是否叫做“香鱼”?鲁雅说已将信转给专家,很快就能有答案了。我至今还没有在中国见过香鱼,更没有听国内钓友谈到过钓上香鱼的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