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苏贵友 《出版广角》2014,(14):60-62
网络数字化技术使版权扩张趋势愈演愈烈,传统版权制度应对挑战捉襟见肘,个体私权逐渐蚕食公共领域的利益,现代版权制度因背离其设计理念,以致引起"版权消亡"的预测和呼吁。版权扩张与技术进步密不可分,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版权扩张达到顶峰的同时,实际上也打破了出版传播的技术垄断,颠覆了以复制权为核心的传统版权制度,亟待重构面向网络时代的后现代著作权保护制度,重新厘清著作权制度的逻辑起点,系统诠释著作权制度的原则框架和概念体系,从社会伦理、原则框架、法律救济三个层面,调节个体私权与公共利益、作者与传播者趋同、实物复制衍变无形接入三个领域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梁徐静 《出版广角》2015,(2):107-109
在秩序混乱的网络环境下,网络版权侵权成为见怪不怪的现象,维护网络版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网络时代具有开放性、全球性、综合性等特征,其为网络场域内版权侵权行为的易发提供了可乘之机,而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则可以从发表、剽窃、获利三个维度进行概括,并对侵权行为主体、客体及证据效力进行责任认定,从技术、制度及法律视角提出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章介绍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背景及其特点,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对网络化档案信息服务产生的若干影响,并从调整版权制度、完善版权授权机制、协调《档案法》与《作权法》之间的冲突、提高档案馆保护版权的自律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版权补偿金制度是一种通过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式向复制设备和空白存储介质的生产商或销售商、网络存储载体服务提供商收取费用来给予版权人一定经济补偿的规则。当前,我国一方面存在对版权人的保护救济措施乏力现象,另一方面存在“大规模权利”现象及网络作品获权难等问题。版权补偿金制度在我国有建立的必要。在积极引进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同时要避免“双重收费”现象出现和“合法复制”观念滋生,应明确版权补偿金的收取机构、收费标准、收费范围及分配对象。  相似文献   

5.
数字图书馆资源开发建设中的版权问题与著作权权利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结合我国现行法律对有关版权问题的规定,对数字图书馆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涉及的有关版权问题提出了探讨,着重论述了献资源数字化中的版权问题;虚拟馆藏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版权问题解决方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适当扩大作权合理使用的范围、确定数字环境下的法定许可制、授权许可与完善作权集体管理机制,以实现对版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6.
移动互联时代,“IP热”使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迅速成为一种“现象级”的影视创作方式,但因此产生的版权过渡问题却成为制约二者更好发展的症结所在.文章在分析版权改编可行性的基础上,厘清了有可能导致版权危机发生的多种因素,提出了完善司法救济、发挥政府职能,建立版权经纪人制度、实现产业增值,明确署名权归属、规范改编权及摄制权权限,建立版权集体管理机制、引入授权期合同等有效的突围路径.  相似文献   

7.
郑静 《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40(4):83-84,87
由于没有充分的立法保障,我国图书馆对绝版图书的数字化开发利用受到版权问题的阻碍。为此,文章提出可以学习借鉴法国采用版权默示许可制度规范图书馆对绝版图书数字化版权问题的做法和有益经验,完善我国版权制度,促进图书馆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条件下对绝版图书的开发利用,保护文化遗产,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维护公众的信息获取权。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现状和版权治理困境,从法律层面提出应对策略。我国网络文学版权发展存在生产环节抄袭现象屡禁不止,流通环节传播侵权泛滥成灾,消费环节公众偏好免费阅读等现状,导致网络文学版权治理存在困境,着重体现在网络文学作品价值与版权保护强度间的理论困境、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司法救济机制间的实践困境,以及网络文学版权侵权与损害赔偿制度间的平衡困境。文章从法律层面提出治理网络文学版权困境的策略:重构网络文学版权利益平衡机制、完善网络文学版权侵权赔偿制度、重视网络文学版权作品登记制度、强化对版权技术保护措施的立法保护,以建立符合时代发展的网络文学版权保护制度和规则,为网络文学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数字技术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及其广泛普及,为作品的快速广泛传播带来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挑战。网络环境下,版权主体、版权客体、版权的权利内容、版权权利的限制和例外、版权的许可使用和转让、侵权及其法律救济,以及邻接权的保护等等,都要依据作品的数字化和网络传播的特殊性而重新加以研究和界定,其中,关于网络版权的权利内容是问题的核心。一、我国网络版权保护的立法概况2000年以来,为了有效应对互联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作品传播秩序问题,我国通过修订国家基本法、颁布新的司法解释和规定等,进一步完善了网络版权…  相似文献   

10.
“三权”困境与数字图书馆版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网络时代获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发展之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版权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本文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将遇到的版权问题——“三权”困境,即复制权、公共借阅权、公共传播权困境,讨论了在现有的版权框架上图书馆如何规避版权风险,以及为图书馆创造一个宽松的版权环境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宁黎黎 《中国广播》2014,(12):41-44
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对传统版权法的挑战记者: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传统版权保护制度提出了挑战。相较于传统版权保护,网络时代版权保护在理念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朱巍:传统版权领域中,侵权行为和侵权类型非常明显,按照侵害版权的构成要件,责任主体和侵权责任构成都比较清晰。在网络时代和版权数字化时代,传统版权保护从理念上和侵权模式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直接影响到版权法律规制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12.
试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版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分析网上版权侵权的性质与归责原则入手,参照比较国内外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侵权责任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进步和用户生成内容(UGC)产业的迅速发展,版权权利人与UGC服务商之间的博弈成为网络版权法律制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和借鉴美国UGC规则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立足于传媒产业发展的经济视角,从网络自治和法律治理两个层面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UGC版权侵权治理机制的具体举措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惠强 《出版广角》2016,(15):71-73
目前,微信传播陷入了版权法律制度的困境。相对于合理使用、授权许可等制度,法定许可制度更能平衡微信传播涉及的利益关系,具有较强适用性。我们应将法定许可制度引入微信传播领域,对相关的付酬机制、保留权和版权集体管理等制度开展科学设计,同时要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与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15.
范彧 《编辑之友》2012,(5):100-102
在当下数字网络时代,私人复制问题给出版行业和版权人利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冲击,版权补偿金制度成为各国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选择。文章主要以德国版权补偿金制度为借鉴,提出了我国建立版权补偿金制度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我国数字图书馆的版权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版权问题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不可回避的法律因素。本文分析了数字图书馆中的数字资源建设和网络化服务中所涉及到的版权关系,总结出数字图书馆的版权利用三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建立适当的网络传输权、确立公共借阅权、完善著作权的集中管理等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段维 《出版科学》2003,(3):48-49
分析了网络时代的版权特征和网络侵权方式,提出了网络侵权对版权保护带来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罗雪明 《图书馆论坛》2007,27(4):77-79,3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在数字信息网络时代获取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条发展之路上有许多困难和障碍,版权问题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将遇到的版权问题--“三权”困境,即复制权、公共借阅权、公共传播权困境,讨论了在现有的版权框架下图书馆如何规避版权风险,以及为图书馆创造一个宽松的版权环境所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我国版权立法上的重大进展,其中有关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性在实际运用中颇有争议.本文以百度文库侵权案件为例,对“应知”、“非盈利”、“权利人认定”、“合理通知”以及“立即删除”等基本概念进行分析,研究避风港原则的适用条件,找出我国版权立法的漏洞,提出减少我国网络侵权纠纷的办法,如完善立法、创新制度、软件监督等,为避风港原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知识产权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图书馆建设会引起一系列知识产权问题,并对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就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文献资源数字化引起的复制权问题、信息采集引起的数据库权问题、数据传输引起的发表权问题、信息资源入藏与利用引起的版权限制问题、资源共享引起的版权行使问题、信息传播引起的发行权问题和网络传输引起的跨国版权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