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贴近实际,感悟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把数学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到生活中去,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教学“勾股定理应用”这一内容,我没有把书上的例题  相似文献   

2.
一、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建立在形象的 感知上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 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在数学概念引入时,教师首先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 入手,运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生活事例,激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又 到生活中去的道理。教师不宜过早下结论,诸如“大 数减小数等于相差数”、“求几倍数用乘法,求一倍 数用除法”等等,因为这样不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能 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单价、数量、总价”这一组数量关 系…  相似文献   

3.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我认为要在课堂中体现生活中的数学,应从以下“四个让”着手:一、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理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显然,新《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使数学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让学生…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它要求教师要善于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善于从学生所掌握的已有知识和现有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情境.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能将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生活中学习,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的魅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倍感数学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怎样让数学走近学生生活实际,促使学生学好数学呢?结合《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联系生活实际认识数学的普遍性《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创设一种数学情景,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如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笔者把单元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进行:(1)活动前,教  相似文献   

7.
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数学教育寓于生活实际。《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指出:“数学教学要联系实际”,中重度弱智学生的数学教学更应该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人手,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8.
曾双凤 《学子》2015,(1):16-16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我本着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为此,我们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具体形象的生活情境,让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链接起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的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好的数学教学应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和交流,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长期以来,为什么有许多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离学生的生活太远了,以往课堂教学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淡薄了知识的来源与应用。因此,教师必须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乐趣,达到学好数学的目的。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包括许多的日常概念和生活经验,而对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感到困难、乏味。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化抽象为具体,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中的应用价值。”把...  相似文献   

11.
数学即生活,数学不只是一些毫无生命意义的数学符号的集结,数学教学也不只是刻板的对知识的传授,而应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习活生生的数学。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等。因此教师必须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社会实际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才能使学生感到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的乐趣,达到学数学的目的。怎样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促使…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老师的重视和应用。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而数学知识又为学生的生活提炼了经验。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考虑在教学中能不能把现实的问题与之相连,能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去重新体验“数学发现”的过程.能不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可以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因此,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所以,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门学科,而不是枯燥的数学游戏,学起来才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在生活的兴趣中提高学习数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就是数学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一、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识,让学生感悟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当使提供的内容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乏味的任务让学生去负担。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由于各种原因,它所呈现的教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已有的知识背景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把教材只能看作是一个教学的参考材料,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把陌生的内容熟悉化,把陈旧的内容时代…  相似文献   

16.
“新建成的会展中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买2斤黄瓜需要多少钱?”“坐大巴从柳州到南宁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是生活中最常见到的问题,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需要掌握的知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如何把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一、让学生在“生活问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指出:学习数学的惟一的重要方法是实…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数学要与生活相联系,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引入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数学学习题材时,要特别注意考虑所选取的生活中的数学要符合实际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数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下面以“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的教学案例来分析虚拟生活情境给学生带来的是什么,是生活数学还是“人造数学”。在一次听课中,教师所讲的内容是“减法的简便运算”,为了结合生活实际,老师选择以下例题进行教学。例题:李阿姨带了240元钱,买了一条围巾用去32元,又买了一双皮鞋,用去68元。还剩多少钱﹖师:怎样解答﹖生1:…  相似文献   

18.
吴庆殷 《广西教育》2004,(7A):56-5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把教材、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三者联系起来,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中注重联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应紧密联系实际,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是十分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小学生的思维受年龄所限,认识感知实际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抽象的数学问题,更是如此。《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中要多挖掘生活素材,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机联系的切入点,让数学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能力。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求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