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刚经》双遣否定法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经》双遣否定法赏析□李利安《金刚经》是最著名的几部佛经之一,在历史上流传极广,影响极大。此经以新颖的方式集中阐述了大乘佛教的基础理论,即般若学说,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方法论体系,这就是反对执实,又反对执空的“双遣否定法”。双遣否定法在《金刚经》中最...  相似文献   

2.
《金刚经》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刚经》及其文化价值杨明《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为最刚硬的金属,是金中之精坚者,百炼不销,能断万物,以此比喻以大智慧断除人的贪欲恶习和种种颠倒虚忘之见。“般若”为梵语音译,意指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  相似文献   

3.
谢锐 《华夏文化》2011,(1):48-50
《金刚经》一共有6种汉语译本,罗什译本属于简本中的代表,而玄奘译本则属于繁本中的典型。从古到今,人们一般所说的《金刚经》特指鸠摩罗什的译本(以下简称什本),因为不论是佛教界还是世俗社会,传诵、习持、使用的《金刚经》都是什本。  相似文献   

4.
八卦起源新说──《周易》本义之一杨炳昆近几年,海内外掀起了"易学"热,这是前一段时间"文化热"的继续和深入,也反映了人们对预测学的偏爱。但是,执着于从预测学的角度研究《易经》,常常使人感到玄乎神秘;另一种倾向则是否认《周易》起源于卜筮,竭力将之神圣化...  相似文献   

5.
谢灵运不仅是晋宋文坛领袖,也是著名的佛学家,由于身世之故,文集未得整理,遗文流失严重。本文辑录了其佛经注释十七则,其中《金刚经注》14则,《涅槃经注》1则,不知出处经注2则,并对谢注的得失及注经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占筮的书。《易经》的作者,以及成书时代,至今尚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的说法,认为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在羑里坐牢时推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为《易经》作传(《易传》)以解经。《易传》又称"十翼"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战国时期,人们将《易经》和《易传》合订成册,成为今天的《周易》。秦始皇焚书坑儒,没有焚《周易》。到了汉代,《周易》地位上升,成为"群经之首"。此后,《周易》的地位没有动摇。"群经之首"不是因为它能算命,主要是它的阴阳变易思维给人们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7.
《道德经》的管理哲学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经》的管理哲学浅议冯军作为道家主要经典的《道德经》,过去一直被更多地看作是消极、出世、倒退思想的理论反映,是弱者的智慧。从管理这个角度,认为它是反对人为的管理和控制,主张放任自流式的"顺其自然"。其实,这是对《道德经》的偏见和误解。以现代眼光纵...  相似文献   

8.
清凉与清凉山黄夏年在中国佛教中,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素以"清凉山"闻名中外,并围绕清凉山出现了"清凉国师"以及《古清凉传》、《广清凉传》、《续清凉传》、"清凉寺"等著名的佛寺、僧人和佛教撰述。本文试图依据印度宗教、文化的特点探讨有关清凉与清凉山...  相似文献   

9.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中的一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隋代。至今发现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这种历史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而今北京的荣宝斋仍在使用。至上世纪中期,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便成为以出售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7,(1):78-78
陕西部分大唐墓室壁画真迹亮相;刘小东《三峡新移民》创全球中国当代艺术记录;《金刚经·说法图》国内首次复制成功;2006“德胜杯”第一届全国专题集邮展览;“海归”塑像亮相首博  相似文献   

11.
《周易》的兵法姜国柱自古以来,《周易》就受到众多学者的推崇和称颂,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其思想"致广大,尽精微",影响百代。本文只就《周易》的兵法,作粗浅探析,以就教于方家。综观《周易》的兵法,主要有以下诸端。一、兵为大事,重战习武人类为...  相似文献   

12.
“寿麻之国”今何在胡远鹏在千古"奇书"《山海经》中,曾提到一个名叫"寿麻"的国家。《大荒西经》有云:"有寿麻之国。……寿麻立正无景,疾呼无响。爱有大暑,不可以往。"这"寿麻之国"是今何处,数十年来,一直众说纷坛。"寿麻",郭沫若在《驳实庵字说》认为指...  相似文献   

13.
上古服饰文化三题姚敏杰一相传黄帝时已经发明了衣和裳。《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说:"(黄帝)时,有臣胡曹造衣,臣伯余造裳"。据《释名·释衣服》:"凡服上回衣。……下曰裳。"专家们认为,黄帝时代的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对后世服饰形...  相似文献   

14.
论《太平经》中的儒家思想龙晦道教在古代号称"杂而多端",作为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太平经》,经王明先生加以整理后,为它写的《合校序》文中,也说《太平经》"全部内容多而且杂,杂而不纯"。王先生从宇宙观、认识论、社会思想三方面举出《太平经》里"自相矛盾的言论...  相似文献   

15.
“为己”和“慎独”──道德修养的境界与方法钱逊"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中国古代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提倡"为己之学"。孔子说:"古之学者...  相似文献   

16.
古代长江流域的“超级大国”──楚国张正明(我应日本勉诚社邀约,撰为此篇,其日文本为阿部进先生所译,刊登在《日中文化研究》第7号"长江文明特集"上。今将其汉文本删繁就简,并将标题做了相应的修改,奉请《中华文化论坛》的编者和读者指教。──作者)伯特兰·罗...  相似文献   

17.
行已有耻──做人的根本态度钱逊"行己有耻"。──《论语·子路》"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如此而已矣。"──《孟子·尽心上》在上一篇文章《他们的死值得吗?》中,我们从人生价值的角度讨论过关于"是否值...  相似文献   

18.
木版水印是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中的一种,最早的记载出现于隋代。至今发现的最早雕版印刷实物是公元868年的《金刚经》。这种历史1000多年的古老技艺,而今北京的荣宝斋仍在使用。至上世纪中期,以木版水印技艺复制古今名人书画原作,便成为以出售名人字画、文房四宝的百年老字号荣宝斋独树一帜的产业。名画《韩熙载夜宴图》、《虢国妇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等复制品,均出自荣宝斋。在去年公布的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相似文献   

19.
论杨朱思想及其与先秦诸子的关系黄海德杨朱是先秦时代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主要思想及其学派,在战国前期和中期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据《孟子》记载,当时"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为了维护儒家的正统思想,孟子曾大声疾呼"距杨、墨"。《庄子·徐无鬼》亦言,...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物鉴赏辞典》的高大伦从八十年代中期起,在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宣传普及的出版物上,出版界似乎偏爱上了"鉴赏辞典"、"古书今译"、"历史连环画"这三类书,图书市场上的广大读者也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在这个潮流影响下,我们就动了编写《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