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元内劲日月功。是混元内劲上乘内功之一。通过练习可以加速人体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的循环。从而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调理五脏六腑.对各种慢性病皆有一定疗效。有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心意拳桩功劲力对应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戴氏心意拳的桩功叫“浑元势”,也叫浑元桩,是拳法母架,是修练“丹田”功能的外形构像。那么桩功有几种,桩功与劲力是啥关系,这就鲜为人知了。 从事任何事业都有它的目的,心意拳也不例外。修练“浑元桩”旨在滋养丹田功能,达到由内催外,  相似文献   

3.
释永涛 《武当》2005,(11):34-35
少林达摩养生功是达摩祖师所传,是少林禅武功夫的一部分,系少林内功之精华,内养浩然之灵气,外练筋骨之刚柔。它是靠内气行功以意引气,气人丹田后,潜气内转,周流全身。久练此功者,筋骨强壮,内气充盈,精力充沛,一旦运功发劲,用于实战,出手顿足可断砖碎石,以之击人,  相似文献   

4.
心意拳是以意领气,气沉丹田,以气催劲,由内催外的内功拳。练精、蓄气、养神是宗旨,强内、壮外、达意是目的。可见劲为拳之魂。气为劲之源,气是血之帅,血是气之母。以气为本则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如何调息运气? 光与气融 光与气融就是掌握练拳的宝贵时刻,把光气融入功法之中,从而增强内气强身健体。心意拳是内功拳,  相似文献   

5.
周颂南 《武当》2007,(12):44-44
八卦式内养功是根据《周易》八卦理论所创编,以意念运用为特色的养生功法。第一式:丹田悬卦本式是该功法的基础功。意念中心点在丹田———气海(肚脐中心直下一寸五分处)。上至神阙穴  相似文献   

6.
马雷石 《精武》2006,(4):28-29
心意六合拳六艺之雷声,必须在前五艺鸡腿、龙身、熊膀、鹰捉、虎抱头的基础上,以身法的高度统一、贯为一气为总体法则,可打通人体经脉,加强人体的新陈代谢,养五脏六腑之气,产生丹田之气,在心意的作用下,丹田滚动鼓荡于肺,震之于喉, 发之于口而成雷声。心意门内,闻声可知其内外五行顺否,丹田内劲充  相似文献   

7.
心意拳劲力来自丹田,丹田翻滚使内劲发至周身,但是丹田发劲尚须下肢配合,这就是“腿弯绷、后脚蹬、前步钉、劲力挺”。 下肢功能与丹田的对应关系 戴氏心意拳的丹田功能在于“滚”,束身进步呈倒立圆向前翻滚,展身进去呈正立圆向下倾滚,圆滚中则可身落手起束中进,身起手落展中击,俗称“阳起阴盖”。如同脚踢足球之理,踢其下半部球将顺着上旋圆  相似文献   

8.
卢艳彬 《武当》2014,(5):28-30
“探劲”不仅是磨炼虚实之势、进步之能,还是调动周身整劲之功,激活丹田之气之法。  相似文献   

9.
浑圆按莲功     
浑圆按莲功亦称“玉女按莲功”,是峨嵋拳上乘内手功夫。练此功法,可将丹田之气疏达于身体四梢,即上稍百会,下梢涌泉,前梢劳宫或指端,后稍肘尖。四梢相撑,使身形处于无形的浑园圈内,形成浑圆之气,并以浑圆气之整力去习掌功。它不讲究丹田,可以说整个人体就是个大丹田,讲求浑圆之力,全身之整力集于一点。初始意念诱导方可求得,达到炉火纯青时,浑圆之力自然而来。一是要身体放松。“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目自然前视,意随前手。二是要呼吸通畅。体内  相似文献   

10.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11.
先明 《武当》2009,(3):41-42
武当筑基内功能够快速启动真阳之火,聚集散于身体各处的先天真阳之气,使丹田内产生并聚集高热能量,以炼化体内先后天之精,转化为真阳之气,达到“炼精化气”的效果。本功还能聚集炼化自然界的真阳之气,以补体内真气之不足,并促使丹田真气进一步充实、凝练,为修习高级内功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荣庭  陈瑜 《武当》2004,(4):6-8
“北斗桩”为闾山无极门重要功法之一,包括筑基功与活步功两部分。活步功以筑基功为基础,强调步法的变化。步之用在于转运身形,巧夺地利;游走靠桩,以求技击实战之妙用。此功属武术硬功类,内强脏腑,外壮筋骨。必须内外兼修,不可偏废。其中内功以气内养,开五脏之气机,逐六腑之邪气。以调理为主,外练靠桩刺激大脑神经,  相似文献   

13.
韩哲 《中华武术》2007,(10):36-37
第二步养真气充窍,练呼吸开合这一步主练采气、练气、壮气之功,其目的是练后天之气,养先天真阳之气,使之增强、充盛、壮大,而后归属于中丹田之"空窍",并逐渐促使"空窍"转变成真气能量充盈的"功态窍",自发地产生"窍呼吸",即"胎息"之功能状态,使习者内气之功发生质的升华。但是,为什么要练气?怎样练?真气与丹田、丹窍是什么关系?"窍呼吸"  相似文献   

14.
吴式北派太极快拳,又称吴式太极快架子,也称用架,该拳可文武兼练,也就是慢练为功,快打为拳。慢架行拳讲究缓慢虚静,轻灵圆活,松静自然,精神内敛,以蓄养丹田内气,以松柔著称:而快架则体用结合,快慢相兼,讲究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培养丹田爆炸之功。  相似文献   

15.
张金普 《武当》2014,(5):19-20
太极功的修炼包括站桩功、太极拳基本功、转腰’尾间收功、前打丹田后打命门功、气贯四梢功、摇橹功、抻筋拔骨功和慢步行功等八项。  相似文献   

16.
马琳璋  马天巧 《武当》2008,(5):23-24
心意拳是既注重实战搏击格斗,又注重丹田功,注重内养、内炼的拳法。内养、内炼首先要注重对“三性的调养”,才能逐步达到内强外壮的目的,才能祛病健身、强健体魄,达到延年益寿而至拳术上乘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精武》2010,(4):30-36
一、练内养功的目的 德建禅师所修炼的功夫是少林传统功夫,而他所编制的内养功主要是教导我们练气、养气和行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心境平静自在。这套养生功主要是练柔劲和内气,练至身体血气回圈,经络畅通,从而达到身心健康,血气旺盛。  相似文献   

18.
卢艳彬 《武当》2013,(10):31-32
(上接第5期)三、拧旋走转在运行中以阴阳为体,刚柔为用,是先后天八卦掌追求的目标。八卦掌拧旋走转的内功与道家内功为不二法门。道家“转天尊”之功,既练形又练体,既练外又练内。然八卦掌从高功夫着眼,从道家内功中加以提炼,集其精,求其速,取其与武术相匹配之功而练之。功久,可感悟到其奥妙所在,拧旋走转之功更具实效,练至极处,则身无虚肉,体轻神爽,此乃阴阳之功成就之。小腹乃下丹田之境界,丹田气足,小腹大而实。然下丹田者,乃人命之基,气之根,力之源,产丹之沃田。丹田之气充盈,必遍灌全身。练功中运化得当,必然炼得“真金”。可达至高境界。丹田之说,出自于道家。“丹”者,阴阳之合和,阴阳之精华,元气之结晶。从“丹”字结构来说,是日与月相叠,是阴阳重合之象;  相似文献   

19.
张笃新 《精武》2003,(3):38-39
桩功是一门拳术的根基,也是内气内功之源。桩能立脚下之根,调理精气,打通任督二脉,通运大小周天,吸收天地之精气凝于丹田,充盈贯注于筋经骨脉之中,在技击实战中可释发出非凡之能。  相似文献   

20.
关永年 《武当》2004,(11):43-43
丹田内壮功由武当剑术大师李景林所传,该功法简单易学,上功快。其法如下: 1、姿式:自然而站,横开步,与肩同宽,扣合双掌于丹田处。俯首,蓄神于丹田处,收视返观,心意合住丹田,双手扣贴,抱气归丹(丹田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