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当今的人类环境———地球 ,正在遭受着空前规模的破坏 ,以至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 ,把保护和改善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从 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的 2 0多年 ,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有了蓬勃的发展。然而 ,要使我国的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还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可以说 ,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依然任重而道远。 2 0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 ,搞好环境保护 ,既要靠管理 ,靠科学技术 ,更要靠不断地提高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而学校首当其冲要承担起培…  相似文献   

2.
正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当前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我们眼下一个紧迫的目标。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将是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最大受害者,也是生态环境改善的最大受益者,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未来的生存空间。因此,语文课堂也应发挥环境教育的作用。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瑶族古歌抒写自然,思考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人类既热爱自然,同时又敬畏自然.瑶族古歌审视和反思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人类既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面,又有与自然相对立的一面.瑶族古歌关注人类精神生活与自然的关系,在和谐自在的自然中,人类拥有美好的精神家园,人与人和谐相处,然而在环境遭受破坏时,人的精神遭受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遭受破坏.  相似文献   

5.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摇篮,它向人类提供了生产和生活所需的各种自然资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面对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危机,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时代主旋律。  相似文献   

6.
最近二十、三十年,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到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出现了一些影响生态平衡和干扰人类生存的重大环境问题.比如酸雨的加重和蔓延,平流层的臭氧遭受破坏;全球的气候逐渐变暖等现象。它提醒人们在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为自己制造目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必须给自己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否则当人们健康和生存受到威胁之时,也必然抑制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引发了许多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我国很多地区因长期处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致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如何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低碳生活习惯,正在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的重要工具正在直接影响并改变着学生对于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认识程度,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今天,人类以高于当初的代价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损失无法弥补。同样,教育也有“生态环境”,也讲究“生态平衡”,同样也需要“生态保护”。教育生态正在遭受着破坏,由此而付出的代价比破坏自然生态更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生产力水平日益提高,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愈加严重,遭受破坏的环境对人类自身的威胁日益突出.环境恶化、资源枯竭、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已向人类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在生物生态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由于人类大量捕杀,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导致了许多动物的灭绝。如:西非的黑犀牛就是因为人们捕杀而灭绝的。有一种漂亮的蝴蝶,就是因为建筑污染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而被宣告灭绝,那种蝴蝶叫“大白凤蝶”。  相似文献   

11.
地球目前正在遭受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酸雨蔓延等"环境综合症"的困扰.人类如何排除困扰,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提高全人类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更为重要,作为承担中小学师资培养的师范类高校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科特点,实施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观点与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强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王殿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工业的发达,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产和生活必需品。然而,随之而来的大量“三废”却污染和毒化了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给人类和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这一问题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  相似文献   

13.
拯救地球     
学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后,我感受很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可多少年来,我们周围的环境在不停地遭受破坏。许多的动物、植物灭绝,我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身  相似文献   

14.
新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科学技术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明显和严重。人类要改变传统技术创新模式,科学技术生态化是人类的明智选择,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越来越严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  相似文献   

16.
论环境保护与资源重新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传统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由于人类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用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又通过生产、生活消费,以废气、废液、废渣、噪声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之中。从而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小黑猩猩,亦称为倭黑猩猩(pygmychimpangee).外形及生话习性酷似黑猩猩,但上肢更长更细,身体细长,面部不那么向前突出.小黑猩猩在野生环境中的数量在减少,主要原因是人类破坏其森林栖息地以及非法捕猎.  相似文献   

18.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虽然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共有的一个家园——地球,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臭氧层损耗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表15~50km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臭氧层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然而,近20多年来,地球上的臭氧层正在遭到破坏.目前,如何防止臭氧层遭破坏已成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体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意义和人类主体的智慧与力量。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在现代科学技术以更快速度和更大规模实现其产业化并形成改造自然界的巨大力量的同时 ,也对人类自身生存及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 ,在人类的能动性实践活动中 ,对未来科技发展及结果进行科学预测 ,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