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条条宽敞整齐的棋盘式道路、一排排崭新而略显单调的楼房.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面孔——这里是杭州(下沙)大学城.全国最大的高教园区之一。大学城里.却有这样一群人:大都年届不惑.来自偏远的内陆地区.在大学城里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就读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创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创业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业是一个复杂的创造性的事业,创业不仅需要创业的精神、创业的素质和创业的经验,而且是一个需要奉献、长期坚守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因此,对于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正在求学的学子们,创业不宜盲目提倡。  相似文献   

3.
当今大学,承载着越来越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的信念和理想应成为时代之光。坚守大学的信念和理想,是思考大学发展战略的基点和前提,是一所大学走向成功和辉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孟祥守 《知识窗》2013,(21):56-57
又是一年开学时,转眼我的大学生活已经过了四分之一。下了公交车,迈进熟悉的大门,看到校园里一顶顶接待新生的橘红色帐篷,我突然又想起了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那时候,我心里想的全都是大学的美好:和书中的主人公一样,经历别样的青春、拿到一笔丰厚的奖学金、参加各种各样的社团,生活充实而又美好。  相似文献   

5.
《科学生活》2013,(7):46-47
走过灿烂的六月,接受了“高考”的洗礼,大部分历经“十年寒窗”的莘莘学子即将迈入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未能如愿以偿的学子们也不必悲观失望,因为“上大学”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条条大路通罗马,不上大学照样可以成才、成功。在全球经济环境不景气的今天,700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显得格外严峻;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级技能人才短缺,让很多企业“一将难求”,“高学历人才易得,高技能人才难求”已成为人才市场的现状。可见,上大学不等于成才,技术工人一样能成为大师。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会陆续介绍一些上海的高级技能大师,他们依靠自身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勇于钻研,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圆了自己的中国梦。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的生活,去领略技能大师们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6.
当今大学,承载着越来越重大的社会责任.大学的信念和理想应成为时代之光.坚守大学的信念和理想,是思考大学发展战略的基点和前提,是一所大学走向成功和辉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声音     
《科学生活》2010,(8):67-67
<正>我为了梦想在大城市打拼,但是前途并不明朗,生活也很窘迫,我曾用"无处安放的青春"来形容这段时光。不知道自己要走向何方,也不知道在哪里需要坚持,哪里需要放弃。——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给自己的定义:我是"蚁族"。  相似文献   

8.
引导大学新生早日进入规范的大学生活,对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德、智、体、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新生的主要共性特点,并根据这些共同特点,从生活和教育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新生入轨引导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9.
钱成一 《科教文汇》2013,(12):35-37
引导大学新生早日进入规范的大学生活,对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涯中德、智、体、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和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当今大学新生的主要共性特点,并根据这些共同特点,从生活和教育两个方面总结了在新生入轨引导工作中的一些具体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陈宪德 《科教文汇》2012,(14):21-22
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往往需要较长时间进行适应。本文通过对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大学新生在适应大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特点、不良现象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大学新生的具体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历了十二年寒窗苦读,终于进入了大学的殿堂。每一个进入大学的新生都会憧憬自己即将开始的美好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环境毕竟和中小学环境有着巨大差异,大学生活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完美,学习并不那么轻松,生活理财并不那么简单,离开亲友后的思念和孤单等等。面对这些情况,一些新生由于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适应新生活、新环境,给自己的未来埋下了隐患,甚至影响了整个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万云辉  徐华珍 《知识窗》2009,(9X):52-53
大学第一学期是新生的重要时期,很多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笔者就新生如何从环境、生活、学习、心理等四个方面去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张莉 《科教文汇》2007,(8S):87-88
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在生活、学习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适应。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进一步改进我国大学排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排行是近几年大学评价的热点问题,有关的研究著作不断,各种大学排行榜借助媒体的力量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的大学排行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对我国大学排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国外大学排行的评价实践与特点以及我国大学排行如何进一步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文化》2010,(7):39-39
德国海德堡只有一所大学,校舍散落在小城各处,让整个小城更像一座大学城。海德堡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至今培养出了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青春四溢的年轻人让这里充满了活力。最酷的是,海德堡大学拥有一座颇有历史的“学生监狱”,用来禁闭调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6.
刘学勤 《科教文汇》2014,(29):34-35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一段崭新的旅途。他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憧憬和迷惘,对于即将向他们打开大门的大学生活显得茫然失措。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在大学中学生应该学会的几项基本技能,包括院独立思考、善于表达等。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又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依托与表现形式;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核心与精神动力.二者的养辩证关系给大学人以重要的启示:校园文化建设要围绕中心进行,彰显学校特色;校园文化要提升层次,突出思想性与教育性;大学精神培育要立足学校实际,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8.
愿科学与人文比翼齐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认为,高校教师和青年学子一定要成为科学与人文和谐发展的人。大学教育应该始终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工具”。高校不仅应是传授科学专业知识的场所,还应是人文社会教育、人文精神熏陶的园地;要使学生们懂得做人是立身之本,而掌握知识是服务祖国、人民和社会的重要手段。对于高校教师和青年学子来说,人文知识的积累和人文修养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做学问,第一步,就要应用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思想,所思考、所发现、所研究的事物简单、清晰、明确地表达出来,且在表达的同时理清自己头脑中的概…  相似文献   

19.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新生由中学升入大学后,在生活、学习上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适应.本文通过对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调查,分析了大学新生不适应现象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教育引导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科研团队引才机制构建事关高水平大学建设成败。团队建设和学术人才培养是提升大学学术实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的主要内容,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保证。科研团队领军人物需从分析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入手,探讨人才引进与团队建设的规律。作为国内211工程重点建设的G高校科研团队坚守大学发展战略,崇尚以才引才,秉承以诚引才,探索引才规律,初步形成一整套相对成熟科研团队引才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