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作为一名有着近30年教龄的小学语文教师,很自然地想到了怎样的一名语文老师算好的语文老师。我想到了五条很"土"的标准。第一条,要求学生背出的课文,自己都能背出来的语文老师。每一册语文书都有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片段),都有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学生拿着语文书背书给语文老师听,封面朝自己、课文朝老师,他们知道老师是背不出来的,也不用背的。一个本科毕业生来到小学当语文老师,若能将学生小学六年需要背诵的75首古诗,一口气流畅地背出来,他(她)的学生一定会  相似文献   

2.
“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教育的基础,耐心施教是教师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需要教师耐心施教在学生身上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应该耐心指导、帮助、教育。如果教师缺乏耐心,对学生容易失去信心,甚至会泯灭人的可塑性和创造力。有位老师要求学生当天就把刚学完的一篇课文背出来,有一个学生没有背出,教师嘱咐他明天一定要背出来。第二天,这个学生还是不能把课文背出来,老师生气了,罚他把课文抄10遍。学生抄了,可第三天,这个学生还是不能把课文背出来。老师…  相似文献   

3.
妹妹在读博士,她是个聪明的孩子。妹妹曾经对我说:"姐姐,记得小时候你可用功了!你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读课文、背课文。你读两遍我就背下来了,可是你读了许多遍还是背不下来。你这样背课文,对我很有好处,等到我学这些课文的时候,我不用听老师讲就会背了。作为你的妹妹,我真是太幸运了!"  相似文献   

4.
方利云 《小学生》2006,(12):42-44
我的烦恼背课文有诀窍吗?在学习上,我经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我最难做到的事情就是背课文。每次,当老师说出“背课文”这三个字时,我的头就大了。每次背课文的时候,我总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背,可我总是背了这段,忘了那段,背了那段,忘了这段。放学后,我做好作业就开始背课文;吃完饭后,我依然背,可还是背不出。我只好到楼上去读,可没读一会儿,我就睡着了。第二天起床后,我又忘得一干二净了,到这个时候,我要再想在家里把课文背出来,已经来不及了。我就只好背着书包来到学校。当老师叫我们背的时候,我只好坐在位置上读。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要求背诵的课文,很多老师也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记忆、背诵。但是,有的老师,把这项训练放在课外完成,所以常出现这种情况:同时背诵一篇课文,有的学生读几遍就能背诵出来,而有的学生却迟迟背不出来。除了学习态度不同外,这里有一个方法问题。 小学生年龄小,记忆力强,我们应当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多读,多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积蓄丰富的经验。叶圣陶先生说:“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死用记忆  相似文献   

6.
三个笨学生     
“当!当!当!”熊老师把钟敲响,他要开始上课了。今天来了三个学生,他们是小花蛇、螃蟹和变色龙。熊老师开始讲课:“今天,我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前,什么是后。”刚说到这里,熊老师就想:什么是前什么是后,好像太简单了,反而不知道该怎么讲了。忽然,熊老师有了主意,他说:“你们看,肚子朝哪里,哪里就是前;背朝哪里,哪里就是后。”变色龙和螃蟹说:“我们懂了,肚子朝哪里,哪里就是前,背朝哪里,哪里就是后。”熊老师说:“对啊,对啊,变色龙和螃蟹真聪明,这么快就学会了。”变色龙说:“我们的肚子朝着地,背朝着天,所以,地是前,天是后。”熊老师听到这个…  相似文献   

7.
读完贵刊2008年第3期《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一文,对陈杰老师提出的“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的建议深以为然。陈杰老师用很多名师的实例证明“课文背出来了,再备课——这是教学设计深入浅出的必由之路,千万不可等闲视之”,确实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8.
李壮 《辅导员》2014,(19):47-47
这几天满脑子都是背书,英语背不完,老师就让我们提“红灯笼”过暑假。 昨天,我竞在一节课上背出了两篇课文,要在平时,背一篇都会磕磕绊绊,要我性命。看来,我的潜能是逼得出来的。那就一鼓作气,把最后一篇课文解决掉。  相似文献   

9.
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高中英语作为从小学启蒙英语到高中英语的一个过渡期,自然也就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是当前很多教师都认为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多读多背,甚至有的教师还认为单词背得多,考试就能够拿高分。从而导致在英语课上出现老师带读学生跟读,缺乏师与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感觉学习英语只要课后背出了单词和课文就行了,失去了英语课堂原本应该有的活跃气氛。笔者通过将互动式教学模式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并通过本文对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应用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
一、常见的词汇学习困难(一)缺乏对词汇学习的正确认识高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刚踏入高中校门,第一次上英语课,就会有很多困惑:"老师怎么满口都是英语?老师讲课怎么这么快?课文的生词怎么这么多?……"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平时可以少花些时间在英语词汇学习上,只要到期末时凭自己的小聪明突击背几天,就可以把所有的词汇都背出来。殊不知,高中词汇远比初中的要更多、更复杂。(二)单纯背词汇表、甚至词典有部分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11.
装牙膏     
苏莲英 《湖南教育》2005,(22):43-43
“我不想读二年级了!”刚放学的孩子一进门就气呼呼地大喊。“为什么呀?”“读二年级一点都不好玩,老师总是叫我们读书、背课文,还要抄写生词。”他嘟着嘴。“那你想读几年级呢?”“我要回去读幼儿班。”我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你一年级不是读得很好吗,为什么现在又想回去读幼儿班了?”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本来以为只有读一年级才要抄写生字词、背课文,二年级就不要了,谁知道二年级了老师还是要我们读书、背课文、抄写生字词,而且课文那么长,不会背还要留下来补背。”孩子撅着嘴。“小学阶段与幼儿班不同,你现在年龄大了点,就该上小学,…  相似文献   

12.
《诺言》     
我们在广西南宁市中山路北段小学听宋浔坚老师(全国优秀班主任)上《诺言》一课,她诱导学生利用板书探求课文思路,很值得借鉴.在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宋老师要求学生抓住故事的主要线索,把文章的思路用图式表示出来.学生踊跃举手,宋老师喊四位学生上讲台.学生板书形式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论是中午还是下午放学以后,你如果到乡村各小学去走一走,就会发现这样的情形:几乎在每一个教 室里都或多或少地有被老师留下来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在咿咿呀呀背课文;有的在一声不吭地做练习;有的甚至被抓在黑板前罚站。而老师呢?有的就蹲在教室里陪着,手里拿一份报纸;有的就端着饭碗边吃边在教室外来回巡视;有的老师要有事去了,便索性给教室上把锁。吃饭时间早过了,那些小学生饥肠辘辘却个个强打精神,巴望能提前被老师“释放”。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是我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人物,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有一天,老师让他背一首唐诗,他在学校足足背了一天,也没背下来。老师就让他回家继续背,第二天上学背给老师听。  相似文献   

15.
朱芳 《高中生》2015,(10):44
亨利·沃德·比彻还是小男孩时,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讲台前,要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满怀信心地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背诵。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不"字。比彻停顿了几秒,心想,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并无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几分钟后,比彻的背诵又被老师一连几声"不"打断。他慌了,感觉一定是自己背错了,变得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起  相似文献   

16.
目前,许多小学生仍存在着一种现象——不喜欢学习英语。原因是:英语要背单词、背课文,既辛苦又无聊。其实,背单词和背课文并非如此辛苦和无聊。为了能够让更多学生学好英语,积极背单词和课文。作为老师,应对一部分学生使用特殊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积极背诵单词和课文。针对小学英语单词的教学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7.
汪强 《师道》2003,(11):36
我希望我能遇上一个笨老师,或者他虽不笨,可他的孩子却不那么聪明。当然,最好是不但他自己笨,他的孩子也不那么聪明。如果能这样,那我就幸运了。我听说有个叫钱梦龙的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他小时候就比较笨。可能比我还要笨,因为他上到五年级时,就已留了三回级。老师说他是“聪明面孔笨肚肠”,读书也就只读到初中毕业。后来,他做了老师,不管遇上多笨的学生,他都不嫌弃。有个学生,读课文都读不利索,原来的老师说他没出息。到了钱老师班上,钱老师叫他查字典,他会查了,钱老师就夸他聪明。后来,他果然变聪明了。又有一个学生,写作文抄人家…  相似文献   

18.
预习新探     
潘江国 《湖北教育》2002,(11):46-46
一、要改变对预习的传统观念,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去自学探究。过去,我们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常常把预习局限在读读课文,自学生字,背背词语意思等,把学生框在一个模式里,被动地去应付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如果我们真正的把预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多角度地去自学,那么,学生就会尽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老师可认真呢!说到做到,说要什么时候背完课文,就一定要什么时候背完。”“我们老师可凶啦!有个同学作业没写完,老师就罚他把课文抄了两遍,还一直守着他抄完。”“……”一天玩耍时,几个好朋友在谈论自己的老师。我没搭腔,因为我的班主任杜老师年纪轻轻,是个“说话不算  相似文献   

20.
防身香皂     
打出来的发明马苏是个聪明绝顶的小子,上小学之前他就能把爸爸的电动刮胡刀改装成小吸尘器,害得爸爸的胡子被一根根吸了下来。上了小学后,他还是爱弄个小发明、搞个小创造什么的,对学习却没有兴趣。他经常制作些学习中用得上的小把戏。比如:把计算机和格尺合为一体,计算大数位题时可以偷懒,而且还不会被老师发现。轮到他背课文,他又在舌头上安上个“超薄背书膜”,一张嘴,昨天录好的课文就出来了。还有什么电铃遥控器、上课聊天消音器等等等等,多得都没法数,以至于偷懒成性的马苏对应试教育的考试常常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为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