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3 毫秒
1.
从“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经营方式的理论分析入手,主要阐述了如下问题:(1)鄂东地区“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2)鄂东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性和可能性;(3)鄂东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旨在说明鄂东农村经济再上台阶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分析对于鄂东农村经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经营方式的理论分析入手,主要阐述了如下问题:(1)鄂东地区“粗放型”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的原因;(2)鄂东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性和可能性;(3)鄂东地区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法和途径。通过以上分析,文章旨在说明鄂东农村经济再上台阶的根本出路在于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些分析对于鄂东农村经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农业比重大、老工业基地密布,建国以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如今面对“东西夹击”的态势,面对中国加入WTO的冲击,中部地区不能坐等东部的“带动效应”和西部的“顶托效应”,要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奋起直追,但这离不开中央的财政支持。提高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中国经济转型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本课题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分析(其中中部地区以河南省作为代表进行重点分析)说明中部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的经济盆地,中央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并以此作为依据提出财政政策建议,以求为中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与西部大开发经济增长的源泉必然是多元的和多样的,对于一个经济转型中国家(地区)来说更应重视制度因素和“经济内能”增长的作用,区域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增长机制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区际传递机制,区域协调机制,制度创新机制,社会保障和稳定机制,西部地区要走出“惟区位论”,“惟资本论”的误区,着力于市场化改革和社会稳定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新疆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许多国家和地区通过时外贸易来推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新疆对外贸易验证了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我区应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6.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三年多以来,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主要集中在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建设上。在投资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比前几年明显加快,这表明西部大开发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开端。三峡开发是“西三角”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经济极有潜质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各省份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区域异质性上,数字经济水平由“中部塌陷”逐渐过渡至“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而旅游经济则由“东—中—西”逐级递减过渡至“中部塌陷”的区域特征.(2)数字经济能显著赋能旅游经济增长.考虑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它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0.670 3%,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3)在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从不同区域来看,仅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能释放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入手,揭示了“九五”以后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步伐的客观必然性。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结合中西部地区的客观实际,提出了“强化基础、突破重点、循序渐进、加快发展”的战略方针,认为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区域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经济正处在“体制转轨”和“增长转型”的历史时期,工科研究生教育如何进一步改革以适应“两个转变”的要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一、区域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要求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两个转变”的大背景下,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区域经济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以逐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我国中西部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以发展制造业为主,把第二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地处西部地区的工科院校应据…  相似文献   

10.
世界银行2005年的发展报告对全世界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尼系数做了一个排序,中国位列85,这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接近那些两极分化严重而经济增长近乎停滞的拉美国家,很多人因此认为中国得了“拉美病”。但是与拉美国家不同,中国的经济增长仍旧以极高的速度增长,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达9.4名。当然这无法掩盖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均衡状况,这种不均衡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从“十一五”规划以及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来看,都将减少这种不平等当成重要工作来抓,但问题的关键是:这能成功吗?  相似文献   

11.
“金三角”经济区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对新疆经济,特别是对北疆次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行政机制不合理、中心城市发展不突出和区域经济传递不顺畅是制约该经济区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推进其经济增长机制的整合是培育全面、快速、健康、和谐的“金三角”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环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作为衡量旅游经济增长品质的关键指标,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与互联网之间的理论关联反映了互联网影响旅游业发展的规律与价值。基于2006—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平衡面板数据,从中介效应、非线性动态效应及空间溢出效应等视角切入,探究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的多维度作用机制及其影响效应。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互联网对旅游经济增长效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说明互联网已成为新常态下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第二,互联网通过推动要素结构变动而间接驱动旅游经济增长效率提升,但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第三,互联网与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之间存在明显、积极且“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关联,验证“网络效应”与“梅特卡夫法则”存在。第四,互联网在释放本地红利的同时,对其他地区旅游经济增长效率产生正向、显著的空间溢出影响,且该溢出效应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与制度环境的正向空间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陷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加剧了西部经济增长要素的稀缺状况,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陷阱”。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关键是打破不利于经济增长要素聚集和导致要素漏出的不合理的空间组织结构,并设计创造出最有效率、最优的有利于资本、人才积累的最佳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分析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率的相关建议,以期对黑龙江省实施“高教强省”战略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本身就是速与度的统一。社会主义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护较快的速,同时也必须把握适当的度。本文从经济增长目标的预测性、指导性和增长运作的“二有一没有”原则上,探讨了如何把握经济适度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十五”计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是我国今后五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和环境已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在未来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更应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质量经济”问题已成为理论研究的新的重要课题,本在阐述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构成的基础上,结合温度区域经济增长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从金融支持机制的角度对相关指标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在效率至上的原则下,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导致了道德贫困,因而需要确立合乎人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合乎人性的经济增长模式是最为道德的经济增长模式,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和建构途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应该具有合乎人性的伦理向度,为了实现这一向度,不仅要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而且要以“生活的逻辑”代替“资本的逻辑”。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可知: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的股票市场已具有某种程度的“财富效应”的功能,但日常的交易情况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出现经济增长与企业利润下滑相伴随的现象,这被有些学者称为“悲惨式”经济增长。我国出现“悲惨式”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产业陷入衰退、经济粗放增长、企业缺乏核心能力等等。结束“悲惨式”增长有赖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市场化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鉴于服务经济对经济市场化进程具有重要促动作用以及西部服务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事实,采取与经济市场化相适应的策略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服务经济,以此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