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意语文是以言语实践为本体的归真、求善、至美的语文。它是在"陶冶诗情—启迪诗思—感悟诗理—践履诗意—积淀诗语"等组织程序中展开的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多元互动的语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韩山师范学院诗教之开展,建立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之上,与中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紧密结合,成果丰硕,效果突出。韩山诗教的实施路径如下:一是改革课程体系,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将诗词写作作为专业必修课开设,并形成相互补充的课程群;二是以诗歌机构、学生社团为阵地,为学生的学诗开辟第二课堂;三是架设大学—地方—诗界、学界的桥梁,挖掘和整合诗教的学术文化资源,使诗教之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大堰河——我的保姆》为例,探讨了艾青诗歌语言的色彩美和自由体式的诗美特征。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说:“从西周到春秋中叶,从建安至盛唐,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个最光荣的时期,都是诗的时期。两个时期各各拖着一个姿态稍异但同样灿烂的尾巴。前者是楚辞汉赋,后者是五代宋词。”在第一个诗的时期里,闻一多以《诗经》为肇始,而以楚辞汉赋为其余脉。但事实上,在春秋中叶—楚辞兴起的这一段时间里,还有个用诗时代作衔接。《诗》在结集之后,伴随着《诗》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在思辩领域里的普遍应用就形成了一个《诗》的垄断时期。《诗》的垄断是指《诗》的应用代替诗的创作,垄断的结果是《诗》的畸形繁荣。造成了春秋中叶—战国末期诗歌创作的沉默与萧条。春秋中叶后诗的创作已不多见,随之而来的《诗》三百广泛应用。此时盛行赋诗与引诗,引诗是引用已有之诗,自不待言,赋诗依郑玄解或“述古”或“造篇”,但《左传》那么多赋诗赠答之中,属于造篇的赋诗仅有四例,诗歌创作的振兴是以楚辞的兴起为标  相似文献   

5.
<正>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文朴实、自然、淳美。无论是田园诗,还是咏怀诗、哲理诗,均以善于准确把握和描摹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具体事物为  相似文献   

6.
《毛诗序》是汉学《诗经》的义疏中心,尽管它多以穿凿附会的方法曲解诗义,但因被托为圣贤所作,汉唐及宋初诸儒“皆不敢背弃《小序》,未有舍《序》而自为之说者。”诗本义一直晦暗难明,自北宋庆历(1042——1048)以后,疑古创新之风起,《毛诗序》的迷信地位开始动摇。欧阳修作《诗本义》,对《毛诗序》产生了怀疑,开创了宋人说诗的风气。其后,苏辙作《诗集传》,仅存各诗小序之首句,删去其  相似文献   

7.
庞德和斯奈德是两个二十世纪最受亚洲影响的美国诗人。本文以马丁·布伯的"我—你"主体间性哲学概念为线索,将他们做了平行比较,认为庞、斯译诗继承了古汉诗的诗歌主题和艺术手法,又反向影响了中国近现代诗歌,故而他们的译诗与中国诗之间存在"我"与"你"的主体间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陈风.墓门》是《诗经》中一首篇幅简短却颇有争议的诗。笔者通过对陈国历史史实、社会习俗的考证和对该诗关键章句、字词的分析,又参之以相关文献,对《墓门》进行重新释意,同时,通过考证也推定《墓门》诗当完成于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之间,为《诗经》所收最晚的一首诗。  相似文献   

9.
论述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之文章多矣,以诗的形式评赞者相对地少;尤以十四行诗——sonnet——评赞者更少。马太·阿纳德(Matthew Arnold·1822—1899)的《莎士比亚赞》与哈蒂·克伦(Hart Cra-ne·1899—1932)的《献莎士比亚》二诗,各抒特见,均为人所乐读。二者比之,前者比较全面,且脍炙人口。现译为《莎士比亚赞》五古如下:(原诗附后)  相似文献   

10.
台湾现代派诗人罗门称艾青为“一个在浪漫的激情中见知性、在狂热地燃烧的火焰中寻找生命之光的诗人。①”这是切合艾青诗歌创作实际的评论。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正是以强烈的“恋母情结”为依托,表现了渴盼自由与个性解放的情怀,呈现出一种悲怆美,这也成为该诗现代品格的一个明证。该诗作于1933年冬,当时诗人正在狱中,他以诗作画,“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艾青语)因此,诗的语气激烈,充满了对封建桎梏的抨击。很多评论者称它为现实主义的杰作。其实,《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现代派…  相似文献   

11.
焦菊隐的戏剧—诗观念是其导表演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他对中国现当代话剧理论,特别是导演理论的重要贡献。从焦菊隐戏剧思想的发展来看,其戏剧—诗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年代至30年代为第一阶段,40年代至50年代中期为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以后为第三阶段。焦菊隐戏剧—诗观念的意义在于强调了戏剧与诗的内在关联,将诗性的呈现视为戏剧导表演的终极追求,而这在当代话剧导演中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12.
诗歌命题的一种新创造─—论李商隐《无题》诗的产生及其历史价值李一飞李商隐的《无题》诗,包括以“无题”为题和取诗中二字作标题的,共约六十首,在其近六百诗中,不过十分之一。可是它们引起后人重视的程度,却远远超过了它在李诗中所占的份额,在我国诗歌史上成为一...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当代诗坛在长期的沉寂后,突地冒出了一股以青年诗人为骨干的新诗潮,这股新诗潮作者们的诗以明显地不同于传统诗歌的内容和形式,震动了当代文坛,并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且尚未完全平息。对于这股新诗潮,褒者,誉其为“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是“崛起的诗群”;贬者,则把他们的诗斥为“朦胧诗”,“古怪诗”,“是西方没落诗歌的沉渣泛起”,从而加以一概否定。事实上,  相似文献   

14.
从诗作主旨与诗法诗境两方面浅析王昌龄《闺怨》。从诗作主旨看,此诗深刻地描画了少妇微妙的心理变化轨迹:有愁—知愁—掩愁—解愁—触愁—悔愁,从而充分证明少妇的愁从始至终都是存在的。从诗法诗境分析,依据笔者从王昌龄"诗三境说",浅谈其诗论主张对《闺怨》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1933年在狱中写的。艾青因参加革命被捕,在铁窗内,他看到窗外雪花纷飞,想起了自己的保姆,一口气写下这首诗,这是诗人第一次以“艾青”的笔名发表诗作,也是奠定他成为著名诗人的一篇力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抒情诗,也是诗  相似文献   

16.
漫步在藤长叶茂、金果垒垒的葡萄园①——评文晓村的《九卷一百首》古远清在当代台湾诗人创作中,文晓村的新诗以明朗、健康和富有中国特色为人们所称颂。在他新近出版的《九卷一百首》(台湾,诗艺文出版社1996年)中,完整地呈现了他三十多年来创作的面貌和理念。其...  相似文献   

17.
孔家店的二老板——孟轲(公元前389——前305年)为了利用文艺的宣传作用制造反革命舆论,使劳动人民成为循规蹈矩、俯首听命的奴隶,从而达到复辟奴隶制度的罪恶目的,不但全盘继承了孔老二的反动文艺观,而且还独出心裁地“发明”了一种唯心主义的评诗方法,即“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万章》)所谓“以意逆志”,就是“以己之意迎受诗人之志而加以钩考”(朱自清《诗言  相似文献   

18.
“诗的散文美”和“诗是生活的牧歌”是艾青诗歌的两大美学支柱。于其说《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下简称《大》)是“诗的散文美”的一次成功实践,不如说正是《大》的成功创作,促成了“诗的散文美”这一命题的提出。《大》是艾青“诗的散文美”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从艾青对“诗的散文美”的阐释中,可将之概括为三个方面:叙述姿态、结构安排和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9.
魏晋时期同时出现了"以《诗》为经"和"以《诗》为戏"两种矛盾的现象,分别体现了宗经和离经两种相反的倾向性。"以《诗》为经"表现出对《诗》的态度是尤为宗崇的,"以《诗》为戏"则显示出一种戏谑和幽默的态度,二者是不同性质的语言游戏。"以《诗》为经"显然是有汉一代经学意识形态的延续,而"以《诗》为戏"则反映了魏晋之际《诗》文化的新风貌。《世说新语》较为真实地再现魏晋史实,对上述《诗》文化面貌也有很好的记录与反映。在"以《诗》为经"的大文化环境下,"以《诗》为戏"显得相当特殊,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宋人改编诗为歌辞,采用了“以诗度曲”、“檃括”等方式。“以诗为词”是“檃括”的方法之一,最直接的目的是使“诗”合于歌唱。陈师道评论苏轼“以诗为词”,即着眼于其“檃括”创作歌曲。李清照“句读不葺之诗”,当谓声诗。单纯从案头文学表现手法的角度阐释“以诗为词”有失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