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练腿需得法     
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拳谚说“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训练时本人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柔骨功     
柔骨功,亦称少林软功。此功为习武者,必须练习的一种功夫,专练肢体柔软,身体轻灵。功分揉腿、揉腰、揉肩三部分。方法有压、搬、揉、耗等。有拳谚曰:“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练拳不活腰,终究艺不高”,意指练腿腰的灵活性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武术拳谚的艺术性及罕见的语法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的传播首先应该是传统文化的传播,武术拳谚的运用给人们了解武术带来诸多的便利,通过武术拳谚使大家明确了很多深奥的道理与习武的意义所在。武术拳谚作为专业谚语,含有许多技术因素。对武术拳谚文化内涵研究是使传统武术走向世界,介绍武术特色、民族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如何了解武术拳谚的传统文化内涵,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既不能牵强附会,也不能盲信盲从,否则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武术拳谚的文化内涵进行系统地分析。  相似文献   

4.
李晓飞 《精武》2006,(5):57-57
腿的训练向来为习武者所重视。拳谚云“手似两扇门,全凭腿打人”、“拳打三分,脚踢七分”,可见腿的训练在武术训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人体生理学角度讲,身体素质包括柔韧、力量、速度、耐力四方面。虽说是相对独立,但相互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和相互影响。柔韧性如果发展好了,可以增强腿的力量,反之,也能削弱腿的力量。因此,在这里重点谈一下柔韧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醉拳,因其行拳走势模仿醉汉动作,以醉形、醉态和武术攻防技法融合而成拳术,故名为醉拳。又称醉酒拳、醉八仙拳,属象形拳的一种。现在流传较广的醉拳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古老醉拳套路,偏重武术实用性;一类是现代醉拳套路,突出跌扑滚翻,醉形醉态的表现性。醉拳以其独特的观赏价值、健身价值和实用价值,倍受习武者特别是青  相似文献   

6.
林超 《精武》2006,(8):33-33
力量在实战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武谚云“一力降十会,一力压十技”“一打力,二打巧,三打分寸,四打眼滑手快”。力量是习武者最基本的素质,力量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习武者其它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其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金刚铁掌功     
金刚铁掌功为武家秘不外传之杀手功法。拳谚云:“拳不及掌”。可见在对敌搏杀者掌比拳更具杀伤力。 我幼年习武,练就二指禅及金刚罗汉硬气功等秘技。今不揣浅陋将金刚罗汉硬气功中的铁掌功整理出来,奉献给热衷于武术气功的广  相似文献   

8.
通过查拳实用技法锻炼,有助于灵便身手,掌握套路中的招式、招法,提高表现套路中的格斗技巧;有助于体会套路攻防意识和动作的攻防含义。本文通过多年来对查拳的学习和研究,详细解读查拳的本质'用'与'打',以便提高习练者的攻防技能,使习练者具有在实际应用中所必备的技能,掌握防身制敌的有效本领,展示习武者的功力和内壮外强的体魄。  相似文献   

9.
截拳道肘膝技是以近身实战为目的,配合拳腿步进行攻防做战,在打斗中如能够灵活运用肘膝技,往往能够达到一击必杀的打斗效果。拳谚中有挨十拳不挨一肘之说以形容肘膝的杀伤力。截拳道  相似文献   

10.
拳谚,是太极拳的精髓,它精炼形象,易懂易记、给人以深刻印象,针对性地选择拳谚指导练太极拳,能理想地收到强身健体葆青春的效果。我通过阅读《太极拳全书》《太极拳研究》《太极拳入门》《太极拳运动》以及报刊杂志,收集了太极拳谚语歌诀200多条,并针对自身情况,选用6条指导练拳,不仅使缠身多  相似文献   

11.
拳谚云:"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腿法在实战中威力大,得分率高。腿的长度约为人体的二分之一,拳谚云:"一寸长,一寸强。"腿的骨骼大,肌肉发达,力量大,进攻隐蔽性好。在诸多腿法中,侧踹腿使用起来灵活多变,在实战中运用最多。低可踹对方小腿、腹部,高可踹对方胸部、面部。不论是远是近,是攻是守,在任何情况下都运用自如。  相似文献   

12.
刘志良  周宾 《精武》2004,(8):18-19
“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是一句很多人都知道的拳谚,虽然大家都能说出来,但多数习武之人都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难以悟透其中的道理,更不要说将其表现在习武的过程之中了。在这里,笔者仅以一家之言,对此拳谚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马雷石 《精武》2007,(12):44-45
作为清真教门名拳——汤瓶七势拳从问世到现在一直为武术界所珍视。穆斯林习武者对此拳尤为推崇,有"七势打六合(指心意六合拳),箅子抓窝窝"之誉。汤瓶七势拳的得艺者在过去极为保守,周口袁凤仪尝言:"大教(汉族)之人大多欲观之而不得",今邓州马雷石先生独家披露其拳,价值如何?尚请行家里手细心把玩。  相似文献   

14.
沈寿 《中华武术》2002,(8):55-55
拳谚说:“拳、兵同源。”已故著名武术家温敬铭教授生前常说:“古来习拳知兵法,不知兵法莫对手。”  相似文献   

15.
胡伟容 《武当》2005,(9):15-16
太极拳是内家拳,拳谚云“内功拳首在练意”。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如何加强意识的修炼、如何用意识指导实践,这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首要问题。习练太极拳,“意”是很重要的。故前人有“凡此皆是意”之说, 而拳论中“有意却无意,无意出真意。”孙禄堂大师《拳意述真》中讲“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  相似文献   

16.
宗锡元  宗婷 《精武》2010,(3):47-47
查拳大师李恩聚,不仅精于祖传的查拳,以及刀、枪、棍、棒等器械,还是精于实战的技击家。1928年,时年71岁高龄的李恩聚在南京国考擂台赛中,代表上海“精武体育会”出战,打败各路豪杰,一举夺魁,并荣获“勇士”称号。行手是查拳门的上乘功夫,须在全面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将套路中的技击动作拆散成招,以应付对手之变化。见招拆招,见势拆势,付诸于实战,是习武者最终目的,也是御敌取胜的法宝。下面,笔者通过史载资料及前辈的言传身教,将李恩聚大师对于查拳行手的理解整理出来。  相似文献   

17.
贵州黑虎拳是南派少林拳,广泛流行于与湖南、广西二省交界的黔东南地区。该拳短小精悍,实用性强,既防身又健身。由于该拳的拳论、拳理、拳谚分散在民间,没有完整的文字记载,故虽有拳理拳论,却未形成系统的文字资料。本文通过考察21位老拳师手中的资料,采用分套路总结,求同不存异,归类合并,保持原貌的方法,首次将民间资料汇总总结。并...  相似文献   

18.
铁腿功     
铁褪功系传统功法,目前有很多人习练。此功亦称铁脚功,专练腿脚的硬度。经过年门训练的腿脚,比拳、掌更有威力。拳谚曰:“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腿脚在实战中的具有重要作用。铁腿功法内容主要有戳、戳蹬、蹶崩、腾空蹬等脚法。  相似文献   

19.
孔云鹏 《武当》2012,(10):12
拳谚有"百炼不如一站"之说。站桩既能增强体质,稳固根基,又可以提高技击能力。武当太极拳为内家拳之首,十分注重内功修炼。武当内功三盘桩是武当太极拳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站桩功法,它采用站式进行锻炼。基本桩法有三种,即地盘桩、人盘桩  相似文献   

20.
凡不是科班出身的习武者,一说学太极拳,跟着别人就练拳架,拳架练完了基本就结业了。辛辛苦苦练多少年后,突然发现怎么还是停在一个水平上,总是不提高呢?特别是一些高难度和典型动作一辈子都没做好过。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基本功不行,从而导致水平难以提高。像24式、42式、48式、杨式太极拳等套路中的分脚、蹬脚,髋关节的韧带、肌腱拉不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