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探讨和研究余数方程周期表众多的递变规律和解题方法,这些解法几乎囊括了现今初等数论中由辗转相除法派生出来的各类解法,其中就包括驰名中外的"大衍求一术"和"欧几里德算法",并且简化和改进了这些古老的传统方法,结束了一次同余方程不可能用公式一次计算的历史.探索余数周期律神秘的未知世界,将会激发你的数学兴趣,开阔你的视野,增强你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余数周期表和辗转相除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梁 《凯里学院学报》2008,26(3):125-128
运用余数方程axn≡cn(mod b)的周期表递变规律推导出该方程的多种解法,与传统的辗转相陈法相比,解题领域更广阔,计算方法更简便.  相似文献   

3.
运用余数方程axn=cn(mod b)的周期表递变规律推导出该方程的多种解法,与传统的辗转相陈法相比,解题领域更广阔,计算方法更简便.  相似文献   

4.
未知数的个数多于独立方程式的个数的方程。叫做不定方程。求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是代数中常见的问题,但因中学课本未作介绍,学生对此问题的解法还是较陌生。现举例说明求二元二次不定方程的正整数解的解题技巧。一余数法  相似文献   

5.
韦达     
韦达是法国16世纪最有影响的数学家.韦达在数学方面的贡献是第一次用符号代替已知量,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和方法,使当时的代数学系统化,并把代数学作为解析的方法使用,因此有“代数学之父”之称.由于符号的普遍使用,使得代数学从此成为一门易学的大众化的普通科学,这是方程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代数史上最大的一次变革的开端.他改进了卡丹的三次、四次方程解法,并用一般表达式写出二次、三次和四次方程的解法.在以上这些发现中,韦达特别创立了从已知方程根求作一个方程的方法———韦达定理.用这个定理可更方便地确定一般二次方程…  相似文献   

6.
一、基础知识思维导图 正确理解方程中"元"的含义,重点是在学习过程中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其最终目的是"消元",应结合方程的不同特点,灵活选用各种方法解题.学习二元方程组的知识,是解决更多元问题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一次教学活动中,有位老师执教了"有余数除法",在最后环节设计了一道开放题(如下图)。教师通过让学生学做"设计师"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圈一圈三角形,并写一写算式。通过这个练习沟通不同表示方式的关系,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镜头回放】师:老师想请同学们做一次"小设计师",请看第3题,先想一想,然后圈一圈,填一填。(学生设计,教师寻找代表性作品)师:老师发现很多同学的作品已经完成了,  相似文献   

8.
关于伯努利方程的几种新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阶微分方程求解入手,归纳、总结出伯努利方程的三种新解法,这些新解法在学习和应用微分方程时给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令人深思,它打破了沿用至今的伯努利方程的传统解法.  相似文献   

9.
朱昌海 《教师》2011,(12):82-88
在世界数学计算史上,"三次方没有笔算开方法,史丰收①立方求两位根被国际上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可见立方根的笔算法很难引入,一元三次方程的解法就更不容易了。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运动方程"是为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新课程,以取代过去地下水专业的"数学物理方程"课程。开设这门课的目标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讨论,在数学物理方程与地下水动力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利用数学知识来理解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运动方程"主要讲授地下水流偏微分方程的解析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突出方程解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一元一次同余方程的求解关键在于求解有唯一解的一元一次同余方程 ,利用同余的概念、同余的性质、余数定理等 ,可得到有唯一解的一元一次同余方程的五种求解办法  相似文献   

12.
方程的教学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板块,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后,如何有效的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并且让学生掌握其解法,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做有效的教学设计.本文将重点谈谈初中数学中关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教学实践与思考.一、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问题引入学生们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一元一次方程,对于其中各个相关概念,方程的解法等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这是学生接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契机,在展开新课程的讲授前,我首先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进行问题引入,我给大家看了如下问题:例题在一个大的笼子里有一定数量的鸡和一定数量的兔子,它们在一起共有50个头和140支脚,大家能分别算出鸡和兔子的个数吗?这是非常著名的"鸡兔同笼"的命题,由这个问题也能够很好的引入方程的思想,是展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当算术里积累了大量的关于各种数量问题的解法后,为了寻求有系统的、更普遍的方法,以解决各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就产生了以解方程的原理为中心问题的初等代数.代数是由算术演变来的,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什么年代产生的代数学这门学科,就很不容易说清楚了.比如,如果你认为"代数学"是指解bx+k=0这类用符号表示的方程的技巧,那么,这种"代数学"是在16世纪才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4.
周恺 《考试周刊》2013,(27):51-51
一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多种多样,本文通过三个例子说明这些解法在具体方程求解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先确定余数     
数学练习课上,杨老师出了一道题:写出两位数除以,商和余数相同的除法算式。你能把它们一个不漏地写出来吗?我想,要写出符合条件的除法算式并不难,但要一个不漏地写出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如果能够找到规律,或许会变得十分简单。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找到了解答这类题的诀窍: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里,每次除得的余数都比除数小”,问题就解决了。因为除数是已知的,并且还知道“商和余数都相同”,一旦余数确定以后,商也就确定了,因此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可以求出被除数。解法如下:因为除数是9,所以余数只能是1、2、3、4、5、6、7…  相似文献   

16.
现在,一元三次方程的求解公式,称为“卡丹塔塔利亚公式”.1535年,塔塔利亚通过自己的钻研击败了费厄,得出三次方程的解法.卡丹给塔塔利亚写信询问解法,开始遭到了塔塔利亚严词拒绝.卡丹于是用恳切的语言邀请塔塔利亚到米兰做客,卡丹以基督教徒的身份起誓,至死也要保守秘密.塔塔利亚受了感动,于是把方程x3+mx=n的解法告诉了卡丹.后来,卡丹给他的学生费拉里讲了塔塔利亚的解法,两人一起研究,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他们把x3+mx=n形式的方程推广到一般的一元三次方程x3+bx2+cx+d=0,然而他的解法依赖于塔塔利亚的成果,由于对塔塔利亚的誓言,卡丹自己…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一次同余方程的几种解法,并比较它们的优劣,探讨不同情况下所应采用的不同方法,对解一次同余方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解无理方程的方法很多,技巧性也强,我们应当灵活运用。本文介绍无理方程的十八种解法,仅供参考。1.平方法。用平方法解二次根式方程的过程,实质是把根式方程两边经过一次或多次平方,化为整式方程来解。  相似文献   

19.
方程解法和算术解法各有千秋,有些题目适合用算术解法,有些题目适合用方程解法,有些题目两种解法皆适宜,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甄别题目,选择优化的解题策略,"只选对的,不选繁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因地制宜,把握解题契机,选择适宜的解法。"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水到渠成",这才是教学、学习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实施后,不等式内容的编排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曾对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得80%以上的教师在必修1教学中提前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为此,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提前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不会显著提升学生的总体模块成绩,必修1课堂教学中不宜提前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