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人们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效果,作为民众传媒主导力量之一的电视新闻,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核心更加趋向于人文关怀情结。这种情结的根本就是在新闻节目中,最大限度地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尽可能多地把客观事实展现给社会,在尊重民众知情权的同时,关注新闻当事人的生存价值和状态,维护其应有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作为民众传媒主导力量之一的电视新闻,其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核心更加趋向于“人文关怀”情结。这种情结的根本就是在新闻节目中,最大限度地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尽可能多地把客观事实展现给社会,在尊重民众知情权的同时,关注新闻当事人的生存价值和状态,维护其应有的人格尊严。哈尔滨电视台经济频道的《万家灯火》栏目,从2003年11月开播以来,一直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推动下不断地探索着,在兼顾新闻节目的政治功能和经济效应的同时,努力做到具有本土化特色,充满“人文关怀”意味。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新闻人越来越关注新闻传播的效果。新闻报道要想不失其生命力、影响力,关键要体现"人文关怀"情结。这种情结表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要瞄准民众关注的焦点事件,把客观事件展现给社会民众,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关注新闻事件中当事人的生存状况和生存价值,维护民众应有的人格尊严。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基数庞大,他们的情况关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问题。新闻媒体在报道  相似文献   

4.
邰澜澜 《记者摇篮》2012,(12):24-25
所谓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人文"指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和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以人为本,改善民生",这是我们党重要的执政理念。关注民生,搞好民生新闻报道,是体现党报政治意识、责任意识的重要方面。这次"8.3"暴雨洪水灾害,记者对受灾群众安置地  相似文献   

5.
郭军 《新闻世界》2011,(5):12-13
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编辑人员,要义不容辞地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社会成员中宣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宣扬人文关怀;用健康积极的新闻作品感染读者。编辑要在新闻选择上多关注"弱势群体",在新闻编辑中要尊重当事人,在版面设置上凸显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李骁 《新闻窗》2013,(5):49-50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质与精神境界的提高,对人文关怀研究越来越多。人文关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等,从而体现出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关怀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人文视角下电视体育新闻报道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电视体育新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不管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场域中的人文关怀,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点那就是以人为本位,体现为对人的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汪志鹏  赵馨 《新闻前哨》2005,(10):68-69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文关怀的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人文关怀已经从原来的侧重教化,发展为进一步强化对人的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对符合人性的需求、生存状态、生活条件等的关注和保障。人文关怀思想的产生,是和人类文明发展相同步,与人们追求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相适应的,无论是从过去和现在来看,人文关怀都是实现这一社会理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9.
通俗地说,人文关怀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价值和人生命运,尊重人的理想、个性与尊严、隐私,把人作为观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文关怀应是媒体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应是衡量新闻作品优劣的一项硬指标.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已经成为各地媒体越来越重视的课题。在现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社会新闻作为党报新闻报道的生力军,应当并且要认真地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1.
一切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起到驱动力作用的两种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一种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办报上,就是要做好人文关怀的文章.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以及他的生存状态、社会权益,而每一个人及其生存状态,其实又往往代表了一群人.  相似文献   

12.
人文关怀,是当前新闻报道“含金量”的一个衡量标准。“人文关怀”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表现为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报道讲人文关怀,就是要强化受众意识,以受众为中心,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寻求与观众人性化的平等交流,解读普通人的生命意义,增强新闻传播的亲和力与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重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可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九十年代以来,大陆传媒也提出了“人文关怀”的口号,强调传媒活动中要有人文关怀的理念。那么在报纸编辑中要如何体现人文关怀昵?下面从几个  相似文献   

14.
人文关怀是从国外学术界植入的一个概念,它直接针对着人类科技发展导致的物质丰裕而精神沦落的现实。所谓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尊重人、关怀人,重视人的个性、尊严、独立人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爱生命:灾难报道的基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庭 《视听界》2006,(3):94-94
灾难报道就是灾难事件报道。灾难事件是具有很大破坏力和伤害力的突发事件,很受社会关注,因而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往往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热点。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它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虽然许多媒体在张扬“人文关怀”,但在报道中,有时“人文关怀”只是流于表面形式。人文关怀的缺失尤为突出地表现在灾难报道中。火灾、车祸等灾难事故往往造成血淋淋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带给人们的往往是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因而,在报道的用词上,…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明天的思考,它关怀的是人类的和谐与发展,体现了对生命的怜悯与尊重.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重视以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新闻工作的终极目的,从本质上说,与人文关怀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即:通过新闻报道这种形式,对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世界予以长期的关注和关怀,积极引导社会努力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的权利和人格尊严,为人们的文化生活和精神活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活动环境,进一步促进人与人关系的融洽与和谐,从而达到推动整个社会进步的目的.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前提下,国内众多媒体已把人文关怀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核心价值予以自觉的追求.  相似文献   

17.
中西经济文化虽然存在种种差异,但同为人类社会,就必然存在共性。1.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宗教而提出的人文主义,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新闻实践活动中一种必然的追求。今天,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发展,在中西方社会新闻报道的内容中,人文关怀也由此被赋予了更为宽泛和深刻的意义。中国的新闻媒体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角色,人文关怀是其新闻活动必然的一种追求,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闻也是实…  相似文献   

18.
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做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民生新闻就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指导下,更多、更贴切地关注民生民情的当代新闻,是以民众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人文关怀的理念,从民众的生存空间开拓新闻资源的新概念新闻。民生新闻就是反映广大的社会民众生活的新闻。民生新闻有很强烈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故民生新闻在我国得到迅速的发展,从而形成今天的主体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切人类社会的文化活动,都离不开起到驱动力作用的两种精神,一种是科学精神,一种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体现在办报上,就是要做好人文关怀的文章。人文关环,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以及他的生存状态、社会权益,而每一个人及其生存状态,其实又往往代表了一群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